中科院“举荐”直辖市,青岛有权说不
青岛
青岛 > 凤观青岛 > 正文

中科院“举荐”直辖市,青岛有权说不

对一座城市来说,直辖是史诗一般的宏大叙事。

7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刊》发布了一篇名为《“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的文章,在“推进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一栏提出建议: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

近年来,关于青岛能否直辖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更有声音期待青岛可以成为下一座国家中心城市。然而,抛开一切名头之争,苏州、无锡等地级市以及与青岛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在没有直辖市以及国中等定位的前提下,仍然发展得风生水起。

上述三市的发展对青岛也着实有借鉴意义:只有抛下名头之争,着力谋发展,才是一座城市价值与意义最好的体现。

城市心观察第479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专家提议!支持青岛升格直辖市

7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刊》发布了一篇名为《“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的文章,作者是王开泳、陈田。

文章在“推进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一栏提出建议: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

由于文章的第一作者王开泳是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且《中国科学院院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智库类期刊,因此这篇文章仍然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文章一经公布,引爆了外界对于青岛成为直辖市的讨论。而由于青岛计划单列市的身份,外界曾多次建议青岛成为直辖市。此前,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就曾建议将青岛、深圳以及大连三座计划单列市升格为直辖市。

从副省级城市升格为直辖市,青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图片来源:青城山说

首先是地理位置。一旦青岛直辖,由于并非地理位置上的末端城市,将把齐鲁半岛与烟台和威海割裂,而这是直辖的一大禁忌。

如果将烟台威海并入青岛一同直辖,青岛GDP可以突破2万亿,但相应的面积也扩张到3万多平米,在经济体量达到直辖市的标准后,城市面积却过于庞大,并不利于管理。

其次是城市规模。如果青岛自身直辖,虽然面积上与北京、天津相当,但人口以及GDP要远少于这两座城市,从体量和规模上成为直辖市,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青岛如果想要成为直辖市,一方面要解决烟台和威海与山东的联系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继续修炼自身的内功,着重抓好经济发展与人口吸引

行政级别的高低,对一座城市的发展确实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头部效应越来越突出,衡量一座城市的标准不再是诸如“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等各种行政级别,真正有说服力的还是城市自身实力

因此,能否成为直辖市,真的很重要吗?

直辖不直辖,真的很重要吗?

当前,各地对自身发展的关注程度超过以往。比起盲目去争夺各种名头,倒不如低头谋发展。当城市自身变强变大了,不用你争我夺,各种资源与人才自然而然就被吸引过来了。

在头部经济时代,像苏州和无锡这样的地级市,能常年位列GDP前十五强,殊为不易。复盘两座城市的崛起之路可以发现,他们都属于低头谋发展的典型。

先看苏州,在7月30日举行的苏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曾指出,“制造业是苏州的‘王牌’,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要努力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形成无可替代的突出优势,不光总量要大,还要竞争力强、占据价值链高端,努力形成上游卡口优势。”

上半年苏州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投资增速位居江苏省首位,固定投资增长达5.4%,起到重要拉动作用。有着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在外贸受到强力冲击的情况下,仍然逆势实现GDP同比0.8%的增幅。

固投等外部资本之所以青睐苏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城市营商环境好。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也曾表示,苏州之所以能够从全国地级市中脱颖而出,关键的一点,就是一直注重营商环境的打造

3月28日,苏州推出“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进入品牌化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对内监督也在今年加码,建立营商环境通报制,每季度通报“服务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企业不满意”的典型案例,倒逼改革。

苏州的逆势崛起,并不像其他城市一样大张旗鼓,但低调发展的他们更拥有行稳致远的资本。

再看无锡,如果说苏州的崛起是产业的崛起,无锡则将侧重点放在“人”的引进。在不少省份实施“强省会”的发展模式下,无锡作为地级市,难免缺乏政策支持,于是无锡便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人才引进。

5月15日,无锡“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动在南京启动。此次无锡整理出首批2.2万多个岗位,意在吸引青年人才到无锡就业创业。无锡市长杜小刚表示,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伟大时代,无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青年人才,也更能成就青年人才

随着人才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无锡也开始围绕“人”做文章。或许无锡没有“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等名头的加持,但无锡一方面抓住长三角高端人才聚集的契机,通过政策加码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又紧抓无锡当地新产业培育的契机,依靠高端企业和物联网释放的红利,吸引人才。

除苏州和无锡两座地级市外,与青岛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同样也是低调谋发展的典范。

如果要数改革开放以来成长最快的城市,非深圳莫属。短短几十年,深圳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陲小县成长为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之速令人惊叹。

在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是直辖市,广州是省会,从级别上来看,由于深圳与广州都属于广东省,似乎直辖市才更加符合这座城市的定位。另外,北上广目前均已入列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同样不在其中。

既不是直辖市,又不是国中,但丝毫没有耽误深圳的发展。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犹在耳畔,作为大学生和科技人才择业首选的城市之一,深圳始终具备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深圳着重发展的金融、航运、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均属于朝阳产业,一座年轻的城市,拥有最高端的人才以及前景最光明的产业,城市活力自然也有了。

深圳“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样体现了一座城市对发展的最大诚意。有诚意又有发展的潜力,深圳并不需要政策的过度倾斜,自身就能成长为世界级中心城市。

上述三城的发展之路也可以带给青岛一个重要的启示:抛下各类名头之争,紧抓对外开放与战略项目两条路,才是决定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抛下名头之争,青岛该如何发展?

直辖市之争本质上是城市对于权力的争夺。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发展起来了,产业和人自然也会用“双脚”做出选择。

抛下各类名头之争,青岛更应该注重自身发展。而结合青岛实际,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分为向内和向外两个方向。

首先是向内发展,从“国家级新区”到“上合示范区”,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随着一个个国家级“功能区”的落户,青岛也因此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各类“区”的出现,实际上也指明了青岛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承载着经略海洋、军民融合、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等国之重任,辖内设有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际经济合作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等众多功能区,在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区,GDP占比超30%,在当下青岛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机遇前当然不会“掉队”。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工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快速落地。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青岛依托蓝谷等功能区,发挥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打好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等六场硬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岛力量。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资源,也是青岛吸引人才和产业的资本。随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步伐不断加快,围绕现有的青岛蓝谷以及“海洋攻势”等内容,青岛可以进一步深化海洋的优势,进一步修炼内功。

海洋之外,青岛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开放。借助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两大国家级重点功能区以及中以国际客厅等对外开放的新平台,青岛可以围绕“双招双引”攻势做大文章,打通全球资源与人才的交流与引进渠道。

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的金融,是实体业、制造业发展的催化剂。当前,青岛正向上海取经现代服务业,而金家岭金融区,便是青岛发力现代服务业的重点。

金融活,则经济活;经济活,则产业活。只有产业活了,城市才能活。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投资金家岭就是投资国家金融战略。青岛金家岭金融区作为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阵地,拥有“国字号”的“金”字招牌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依托金家岭,青岛可以进一步引来投资,深化创投风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创投风投为青岛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项目签约落户所带来的资本,更重要的是意识、观念以及氛围。

另外,对于加码“新基建”的青岛来说,轨道交通等符合新基建领域的功能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如海尔生物等,同样可以在青岛的产业转型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叠加,已经为青岛指明了发展方向,而青岛如果可以将一系列国家战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修炼好自身内功,必然会为城市发展赋予全新动能。

当今的中国,“建群”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做好对内发展之外,青岛也要加强对外辐射。

想要扩大自身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青岛必须要围绕“胶东一体化”做好文章。对于胶东半岛的龙头城市青岛来说,虽然自身实力足够强劲,但带动作用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接下来青岛仍要着力增强龙头效应。

作为龙头城市,引领发展的实质,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实力,增强说服力,这同样需要青岛进一步修炼自身的内功。

实际上,不管有没有直辖市或者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头,只要自身发展好了,不用靠别人定义为中心城市,也能具备中心城市的属性。

所以,面对这次来自中科院院刊的“举荐”,青岛有权说不,毕竟除了地理区位与自身实力的限制因素,城市更应该放低姿态、勤修内功。待未来发展功成之时,直不直辖,又有什么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