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稳住北方“第三城”的背后
青岛
青岛 > 凤观青岛 > 正文

青岛:稳住北方“第三城”的背后

新肺疫情过后,各省各市重新回到赛道,开启新一轮的你追我赶。 

先说好消息。在2019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中,济南GDP9443.4亿首次进入前20名。最近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青岛以城区人口512.7万人跻身特大城市。山东两座主要城市的发展后劲正在聚集。

好消息的背后是隐忧。青岛北方第三城的地位岌岌可危,与挑战者郑州的GDP差仅有151.6亿元;济南也被穷追不舍,后面的合肥GDP为9409.4亿元,差距仅仅34亿元。

发展后劲与挑战并存。在这场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竞争白热化的变革中,“不进则退,慢进还是退”已经成了济南、青岛面临的现实情况。

平心而论,山东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反思。以青岛为例,2018年在全市范围发起持续3个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2019年提出“学深圳、赶深圳、超深圳”口号,连派3批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每期学习时间长达300天……青岛明显感觉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公开承认发展慢了、落后了。这次虽然稳住北方“第三城”的段位,但青岛将被赶超的紧迫感,使得上上下下的集体反思声音不绝于耳。敢于承认短板劣势,勇于发出落后退步的呼声,以开放性的思维迎接挑战,这座城市未来快速发展可期。

本文转载自ET财经观察

撰文/©生菜

二十年卧薪尝胆

济青老大哥面临赶超风险

我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更新迭代速度迅速的当下,二十年就足以改变城市发展的格局。往前追溯20年,我们会发现:山东这些年一直在发展,但是速度在减慢。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有的还实现了赶超。

2000年,青岛GDP达到1150亿元,成功超越沈阳和大连,跃居全国第13位,成为继北京和天津之后北方GDP总量第三高的城市。

这一年,郑州GDP为738亿元,刚刚超越潍坊,位列全国第29位。虽然与青岛GDP数值相差不大,但是两座城市的排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此后的20年,青岛“北方第三城”的头衔从未动摇过。2005年,青岛跃进全国城市GDP前10。2011年,青岛跌出前10,一直在十二三位徘徊。

反观郑州并未止步于30强,开启了这座城市真正大跨步发展的20年,郑州2011年进入前20强,几乎每年排名都要前进一位,直到2019年的第14位。上升势头依旧强劲。

再看另一组城市:20年来,山东省会城市济南的GDP排名一直很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倒也小富即安,大多数时候处在20名之后,唯一一次是在2002年全国19。

安徽省会合肥呢?2000年,全国城市GDP排行榜的前50强里没有,前60里没有,前70里还是没有,排名只有第80位,GDP只有325亿元,甚至比不上山东的泰安和德州。

合肥绝对是个励志的故事。2005年,合肥越过70强,直接迈入前60强;2008年进入前50,2009年进入前40,2014年进入前30。2019年排名已经达到21位,距离前20强只差临门一脚。

2017年,济南市党政考察团在合肥考察时,合肥市委书记开玩笑说,“济南是个老大哥,但一不小心我们就要和老大哥看齐了。”

这还只是追兵。曾经远不如青岛的江苏省会南京,2013年成功超越青岛,GDP差距只有5个亿。到了2019年,这个差距拉大到2200多亿元。四川省会成都2011年超过青岛,跻身GDP前10强,从此站稳了脚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山东的城市竞争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没有富士康、京东方

济南青岛需要打造自己的明星企业

提起深圳,人们想到了华为、腾讯,提起杭州,人们想到了阿里、海康威视,提起郑州、合肥,人们想到了富士康、京东方,提起青岛、济南呢?

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11年间,京东方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吸引了包括法液空、住友化学等1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安徽落户发展,实现了“从砂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新型显示领域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从一无所有起步,合肥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家电之都,中国IC之都,中国光伏第一城,平板显示器之都。

如果说京东方是合肥壮大的酵母,富士康则是郑州腾飞的翅膀。2010年,郑州在与天津的竞争中胜出,成功引入富士康。富士康带动郑州电子产业信息增加值达5倍以上,高新技术占比超过40%,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超过30万人,带动华为、中兴、OPPO、魅族等纷纷落户郑州,成为河南省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聚区。2018年,郑州市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占全省总额的70%以上,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第一位。

根据2018年工业增加值TOP25排行情况来看,“无工不富”的俗语不无道理,深圳、上海、苏州位列前三,深圳全部工业增加值达9254.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青岛工业增加值仅为413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5位,甚至低于GDP排名,济南的排名更靠后。

事实上,山东的城市都曾是制造业起家,强大的产业成就了济青。青岛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为首的“五朵金花”享誉世界,济南机床一厂、国棉一厂、轻骑、小鸭等品牌也曾经辉煌全国。可惜,这些优秀的山东品牌要么亟待转型、要么辉煌不在,影响力今非昔比。曾经让山东引以为傲的工业没有持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活力。

山东已经注意到制造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2018年起,山东开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就明确提出打造“十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被定为“牛鼻子”。2019年,山东确定了120个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6130亿元。2020年又确定了223个重大项目和88个重大准备项目。

对于济南和青岛而言,重大项目并不算少,缺的是具有强大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头部企业。京东方、富士康这样的航母级企业可遇而不可求,当务之急还是挖掘内部潜能。

最近,一场市委书记主持的企业发展座谈会在海尔集团举办,这在海尔历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提出要用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加快打造5000亿的产业集群。青岛市也将借海尔平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山东强则济青强”

集中精力做大山东全省经济

最近关于青岛北方第三城地位失守的议论,让很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山东的发展战略。有人批评山东“三核引领”是平均主义策略,不如集中力量发展一个城市,还举例河南的引领者是郑州,湖北的引领者是武汉,四川的引领者是成都。

论证虽然很充分,但是并不适合山东。在全省整体实力较弱的情况下,集中资源支持省会可以理解,以中西部省份较普遍,但用在山东这样的发达省份就不合适。广东的广州、深圳,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浙江的杭州、宁波,就是鲜明的例子。

山东是GDP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各地的发展基础很好,借鉴的对象应该是粤、苏、浙,而不是豫、鄂、川。朝前看能明确方向,朝后看只会降低视野和格局。

举一个例子。宁波和青岛情况最为相似,都是副省级城市,都有世界级的港口,制造业都很发达,都是外贸业主导型。两座城市的问题也很相似:尚未有产值过千亿元的制造业企业,缺乏航母级企业作为产业支柱。

这几年,宁波大张旗鼓推进产业升级,将智能化改造明确为主攻的“城墙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19年,宁波的GDP排名从此前的第15名上升到第12名,GDP反超青岛200多亿。前15城市中,宁波的工业产值占比最高,突破5000亿元。

再将格局放大一些,我们就会发现城市的竞争与省份的竞争相辅相成,济南和青岛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能做大做强本省经济。“山东强,则济青强”!

江苏是山东的老对手,曾经围绕全国GDP第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自2008年以后,山东失去第二位置后,两省GDP差距不断拉大,2019年差距扩大至了2.8万亿。

谈龙头城市,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排名均在全国前13位;论发展均衡,江苏13个市全部进入中国城市100强,GDP总量都超过3000亿元。山东有7个市没有达到3000亿。

更关键的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缺少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跨省域战略,只能在内部做文章。脱离了山东整体谈济青发展,都是脱离实际。

时间对所有努力都是公平的,20年时间可以让一些默默无闻的城市大放异彩,也会让一度辉煌的明星城市慢慢衰落。靠着前人的辛勤和智慧,青岛和济南依托工业立市战略,站到了改革开放大潮的最前列。

下一个20年,竞争才刚刚开始,只要沉下心来埋头苦干,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将山东从制造业大省打造成为制造业强省,济青两城也将在城市之林中有更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