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方寸之间 活灵活现
青岛
青岛 > 文旅 > 正文

非遗 | 方寸之间 活灵活现

原标题:即墨非遗 | 以葫芦作纸,以铁作笔,游走在方寸之间的黄氏烙画

葫芦为纸,铁作笔,火作墨,画出各色人物,惟妙惟肖,多种动物,活灵活现,不同的植物,栩栩如生,这便是列入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类代表之一——黄氏烙画。

非遗 | 方寸之间 活灵活现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叫火笔画、烫画,相传起源于秦汉时期。以烙铁代替毛笔,利用碳化原理和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的表现手法,在葫芦、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形象。

黄氏烙画的制作工艺在即墨世代流传,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日前,青岛市文旅局公布了第四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即墨黄氏烙画传承人黄旭作为民间美术类代表名列其中。

非遗 | 方寸之间 活灵活现

黄旭,青岛即墨人,是黄氏烙画第三代非遗传人。由于幼年时耳濡目染爷爷和叔父的烙画制作过程,因此黄旭在少年时期便掌握了烙画的基本工艺,并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黄旭从2008年开始深入烙画艺术研究和传承,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便创作了大大小小的葫芦烙画千余个。

黄旭的爷爷最早是在木质的家具、梳子上烙画,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旭又将烙画工艺发展到葫芦。黄旭选择葫芦作为烙画的表现载体,除了看中葫芦本体材质外,还有谐音“福禄”的美好寓意。

在作画最初,需要先将葫芦用砂纸打磨光滑,其次再用铅笔在葫芦上作画,这很考验绘画者的美术功底。黄旭每次都会拿着书本认真选样、思考,根据每个葫芦的自身特点,将画作完美融入到葫芦中去。

如果说葫芦作纸,那烙铁就是黄旭的笔了。唯一不同于画笔的是,这支“笔”在用的时候会滋滋地冒着热气和白烟。

粗的、细的、扁的……根据图案表现的不同,黄旭会选择不同笔触的烙铁笔。这些烙铁笔不是现成的,而是买来铜质铁棒,根据他自己的偏好烧制打造的。

非遗 | 方寸之间 活灵活现

烙画的过程与书法有几分相似之处,烙画就是褐色的素描,和毛笔绘画同源不同体。 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烙笔的走峰间有着书法的神韵。 意在笔先,落笔成型,这同时也是烙画的精髓所在。

对于黄旭来说,每烙一个葫芦,都是一次艺术创作。看似简单的线条,但从构思到创作需要大量的时间,精神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这笔法的轻重缓急,都要细细琢磨,多次斟酌,一旦下笔,就不能再改动。

烙画技艺是中国一种珍贵的稀有画种,现在已经非常稀缺了,因为这门老手艺必须要静心且有耐心。

非遗 | 方寸之间 活灵活现

目前烙画作为即墨一宝,黄旭认为若通过产业经济刺激,对烙画的传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今年50岁的黄旭,作为非遗传承人在烙画技艺的传承上发挥着自己最大的能量。他会一直坚守这份珍贵的烙画技艺,弘扬民族精神,让更多人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烙画技艺这份非遗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