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企业入库!青岛拼了
青岛
青岛 > 商业 > 正文

16家企业入库!青岛拼了

一年前的7月22日,备受瞩目的科创板在黄浦江畔鸣锣开市。一年间,科创板市场规模迅速壮大,从首批的25家增加到140家。作为中国“硬科技”的代表,科创板正成为一家又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首选地”。

一年后的7月21日,也就是科创板满“周岁”的前一天,全力冲击资本市场的青岛迎来重大利好——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首批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拟入库企业名单中,青岛共有16家企业上榜,占比近三分之一。

另外,在7月23日开始发布的“科创50”指数实时行情中,青岛辖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海尔生物作为首批50家样板公司之一,成功入列。

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的关键节点,青岛接连收获“大礼”。

科创板开市一周年:青岛全力出击

从2019年6月13日陆家嘴论坛上宣布科创板开板,到7月22日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再到今时今日,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已经运行超过一年。

一年间,共有152家企业完成科创板注册,140家挂牌上市,总市值超2.6万亿。作为改革的产物,刚满“周岁”的科创板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光聚焦青岛,2019年10月25日,海尔生物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青岛市首支科创板上市企业以及科创板首支物联网科技生态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在科创板挂牌的青岛企业。

7月23日,海尔生物作为首批50家样板公司之一,入列“科创50”指数。据悉,“科创50”指数是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具有代表性充分、行业特征鲜明以及科创属性突出的三个特点,能够较好地反映科创板总体表现,样本个股每季度调整一次。

能够作为首批企业入列“科创50”指数,对海尔生物的实力是一种认可。

客观来说,青岛在科创板这一板块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除海尔生物外,还有高测股份、青岛中加特以及青岛大牧人等5家企业处于排队阶段。填补科创板的空白,青岛正全面发力。

除已上市的海尔生物和正在排队中的拟上市企业外,青岛乃至山东也在加速培育一批符合科创板要求的企业。

7月21日,科创板“周岁”前一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官网公布了首批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拟入库企业名单。

入选的50家企业来自山东12个地市,其中 青岛共有16家企业入库,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紧随其后的烟台、淄博,各有10家、8家企业入库。

作为此次入库名单的最大赢家,青岛入列的16家企业都有什么来头?入围的为何是他们?

16家青企入库,什么来头?

根据山东省发布的《关于推进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的若干措施》,培育库是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遴选的已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估值不少于7亿元,上年度营收5000万元以上或近三年累计营收2亿元以上,获得投资机构投资2年以上的优秀企业。

纵观青岛入库的16家企业,6家来自崂山区,3家来自市南区,高新区、李沧区各两家,市北区、即墨区、平度市则分别有1家入库。

按所属行业区分,有8家企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据入库企业的半壁江山。生物医药以及高端装备这各有三家企业入库。另外的两家企业则分属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行业。

成立时间上看,有三家企业在2000年前成立,资历最深的青岛欧森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资历最浅的则是成立于2018年的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深挖青岛入库的16家企业背景可以发现, 这些企业要么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要么与知名大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关系,要么拥有顶尖的核心团队,更有一部分企业具备极高的成长性。

其中,青岛易邦以及青岛中科润美分别带有农业农村部直属正局级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相关印记,科研实力不容小觑。目前,青岛易邦估值达到200亿元,已经属于独角兽企业的范畴。

日日顺乐信、全掌柜、欧特美以及小鸟看看这四家企业则与知名大企业关联。 其中,前两家企业均属于海尔旗下子公司;欧特美则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小鸟看看大股东的实控人则是歌尔股份创始人姜滨的独生子。

亿联客、博益特、高校信息以及中科英泰这四家企业的创始人或核心团队同样具备看点。按其出身分类,亿联客的CEO姜兆宁以及中科英泰的创始人焦丕敬分别具有朗讯以及海信这样的大公司的工作背景;博益特的创始人刘万顺以及高校信息董事长杜长河则分别有中国海洋大学以及青岛科技大学的任教背景。

此外,中特科技则是由青岛微电机厂改制而来,2019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杰华生物则是青岛首家被认定的独角兽企业;金东数字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上市,但为转主板,在2019年终止挂牌;容大高科则曾入选2020年度青岛市大数据高成长型企业20强名单。

青岛豪江以及青岛欧森这两家企业则相对低调,与其相关的报道极少。

对于青岛入库的16家企业来说,他们实际上已经初步具备向科创板发起冲击的实力。但站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的新起点上,青岛发力科创板之路仍任重道远。

发力科创板,青岛任重道远

站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的新起点之上,考虑到现在只有海尔生物一家企业上市的现状,青岛企业发力科创板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发力科创板的青岛,不妨看看长三角的无锡。

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140家企业中,来自江苏的企业最多,一共有29家。而具体到江苏省内,则以无锡表现最为抢眼。截至7月22日,无锡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共有6家,与杭州并列全国第五。

由于其亮眼的表现,无锡也被外界称作“科创板高地”。作为一座与青岛在经济上发展程度相近的城市,无锡在资本市场上究竟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

首先是政府部门对科创企业的重视。近年来,无锡市政府先后与江苏高投集团、上交所、深交所等权威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并先后组织了10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高管到上海、深圳进行培训。

其次是无锡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浓厚的科创氛围。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体化的加速建设促进了科创资源在区域内的有效流动,各家科创企业的新技术也形成了互补互促的群体规模效应。

第三是无锡对于科创企业培育的重视。早在2018年科创板上市标准尚未落地之时,无锡便已开始梳理、征集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后备企业。这一举措实际上也让他们在一开始就占据了有利身位。

最后,则是无锡的产业氛围有适于科创板企业发展的土壤。在科创板重点支持的细分行业内,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位列其中,而这三个细分行业,或是无锡基础打得牢,或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重点发展且取得优秀成绩的行业,尤其是集成电路和物联网。由此,无锡有6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挂牌也就见怪不怪了。

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硬科技实力养成非朝夕之功。曾经被外界诟病产业结构偏重的山东,也逐渐开始将扶持政策倾斜至科创企业。

在《关于推进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推动符合条件的入库企业享受省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最高补助1000万元。而对于升级为相应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入库企业,省财政按规定给予每个1000万元经费支持。

具体到青岛,在2020年初召开的2020年首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企业发布会暨高企上市专场培训会,会上发布了62家高企上市培育库入库名单。为鼓励企业创新研发,青岛将拿出4.42亿元专项资金,用来奖补2019年度企业研发投入。

并在2019年喊出“学深圳,赶深圳”的青岛,也发起了“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 五场攻坚战中的第三场,便是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攻坚战。

这项攻坚战的目标是到2022年,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打造传统优势产业,培育重点新兴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50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家。

作为青岛登陆资本市场的先锋,高企在整个青岛的经济结构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市只是序章。上市后,在竞争更加激烈的资本市场,如何脱颖而出更加重要。站在科创板一周年的新起点上,青岛需要加把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