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半年区市经济成绩单发布:谁在突起,谁在煎熬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上半年区市经济成绩单发布:谁在突起,谁在煎熬

文章来源:青小岛(ID:QingXDao)

原标题:青岛上半年区市经济成绩单发布:谁在突起,谁在煎熬

疫情冲击之下,青岛经济格局在悄然改变。

7月29日青岛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后,各区市的GDP也集中发布。

根据青岛市统计局官网发布的信息,上半年胶州、崂山和城阳的GDP增速排在前三位,分别为3%、2.5%和1.5%。功能区中,高新区异军突起,GDP增幅高达5.5%,位居全市第一。而传统的经济强区正在掉队,尤其是空心化严重的市南、市北和李沧。

特殊时期,经济增长幅度直接体现一个区域的经济韧性。所以,透过上半年的成绩单,或许能对青岛经济新格局产生新的认知。

环胶州湾经济带,北岸和西岸已成为青岛经济的绝对重镇,越来越强,并在疫情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抗压能力。

上半年,西海岸GDP同比增长0.1%,虽然数据不是很亮眼,但作为青岛经济的稳定器,西海岸只要转正,青岛整体经济就不会太差。毕竟,西海岸占比青岛经济总量约三成。

除去功能区,在所有区市中,同在胶州湾北侧的胶州和城阳均表现不俗,加上增速抢眼的高新区,西岸和北岸的GDP已占到青岛总量的一半。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北岸和西岸的提升空间会更大。上合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政策红利,均在这一区域。

该片区域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尚未由点连成片,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从城市战略上讲,可以考虑这一片区从产业布局到交通链接的整体规划。

与之相对应,胶州湾东岸则沉闷许多。市南GDP同比增长0.1%,市北0.3%,李沧仍为负数:-1.4%。只有新经济聚集和金融发达的崂山,为东岸保留了颜面。

上半年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区市,有两个共性:要么工业基础好,要么新兴产业强。

工业基础好的,比如胶州。2018年的数据显示,胶州工业企业近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5家。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胶州是全球最大的冷藏箱研发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船用锅炉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电力装备、钢结构、轮胎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知名的锻压机械、塑料机械、家具、制帽、发制品等生产基地。

有相关媒体,此前多次撰文指出,疫情之下工业是绝对的中流砥柱。胶州的工业基础,为经济提供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增速最高的高新区,则是因为新兴产业优势突出。

而缺乏工业支撑的区市,在疫情之下无一例外地遭遇了滑铁卢。服务业密集的市南、市北、李沧,可谓同命相连。若是下半年依然存在,保持现在的状态,上述三区还会比较难过。

最惨的应该算李沧,无论是GDP增速还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下滑不少,看来“紧日子”要延续一段时间。

对于市南、市北和李沧而言,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寸土寸金,只能瞄准现代服务业。青岛如今正在学习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虽然不能照搬上海,但其思路应该会带来不少启发。再者,将营商环境打造好,至关重要。

上半年的数据,还引出一个看点:今年胶州会超过即墨吗?

胶州上半年的GDP为543.03亿元,即墨为555.76亿元,仅仅相差约12亿元。增速上看,胶州比即墨高了2个百分点。

如果能保持势头,年终胶州很有可能超越即墨,占据青岛第三的位置。随着机场即将转场胶州,其上升势头无疑会加速。

上半年,另外一个惊喜为莱西,GDP增速为0.6%,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几乎翻番,而且多数为工业项目,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同在青岛北部的平度则表现不佳,GDP增速为负:-1.8%。1-6月,平度的固投增长15%,已经相当高,GDP增速为负,说明工业出了不小问题。

文章来源:青小岛(ID:QingXDao)

青岛上半年区市经济成绩单发布:谁在突起,谁在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