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年轻干部“变形记”!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城市年轻干部“变形记”!

执政之要,首先在于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重视培育选拔年轻干部,青岛很用心。日前,青岛罕见地面向全市和驻青单位集中遴选了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其中包括副局级30名、正处级40名、县级市正科级30名。

随后的11月21日上午,青岛市集中遴选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举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会议并讲话。在这场持续了三个小时的座谈会上,王清宪勉励全市年轻干部率先提升“三化一型”素质能力,勇当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的生力军。

透过城市“一把手”的表态,关于青岛为什么需要年轻干部以及需要什么样年轻干部的答案,都已跃然纸上。

在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一场关于城市年轻干部的“变形记”,正悄然上演。

青岛市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

11月21日上午,青岛市集中遴选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王清宪强调 青岛改革发展事业需要敢打敢拼、冲锋陷阵的年轻力量 。同时,他也勉励 全市年轻干部要率先提升“三化一型”的素质能力,勇当建设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的生力军

站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之下,青岛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城市中的独角兽”,更是成为市委书记多次向外界推介青岛的名片。

诚然,“二次创业”的青岛离不开资本等要素的支撑,但“人”尤其是那些“关键少数”所发挥的作用,同样重要。

正如王清宪在座谈会现场所说:“年轻干部要率先提升“三化一型”素质和能力,用好‘三述’‘体悟实训’两大抓手,站在理论政策实践的交叉点上思考问题,更加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提升法治思维和专业素养,拿出年轻人勇于胜利、敢于胜利的劲头,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新事物、勇于探索新事物。”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为社会所瞩目,是因为选什么人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青岛集中遴选的百名干部,一方面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专业度”。而在年轻与专业之外,青岛选拔的年轻干部还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唐代名臣魏征提出知人的“六观”,即“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对今天培养年轻干部仍不乏启示。

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轻干部只有通过实践历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才能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增强担当。

而在此次青岛选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副局级干部人选先不明确其职级和具体任职,而是充实进市、区市两级防疫专班,到重大任务的第一线接受锻炼考验这类举措。

显然,青岛已经把 提升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置于重要位置,一场关于城市年轻干部的“变形记”正在悄然上演。

近年来,各地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早已成为常态。杭州、苏州等地对年轻干部的“高调厚爱”,备受外界关注。那么,正处于“二次创业”关键时期的青岛,为什么需要年轻干部?

急需年轻干部的青岛

近年来 , 各地已有不少“80后 ”甚至 “ 90后”活跃在干部岗位上,其中不乏处级干部。 从这些干部的任职情况看,不少地区都在大力引进年轻人才,他们将之称为“战略性培养储备年轻干部”。

在各地争抢年轻干部人才的背后,反映出了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重要趋势—— 搞活一座城,首先要搞活关键的人

今年8月11日,杭州市委组织部发布任前公示名单显示,拟提拔任用的20名年轻干部,有1名“90后”、16名“80后”、3名“70后”。

而苏州,则于今年6月8日举行“再解放、再出发、再攀高”年轻干部集训班开班仪式。参训学员共25名,平均年龄35.2岁,是苏州历年青干班中最年轻的的一届。参训人员主要从全市35岁左右、近期可进一步使用或具有一定培养潜力的正科职干部中择优遴选。他们中,“85后”17人。

纵观杭州与苏州两城,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都极为迅猛,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他们都抓住了机会,加速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又保证自身在转型升级后,没有掉队。这其中,年轻干部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速,对城市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须培养选拔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

虽然杭州和苏州对年轻干部的重点提拔,并不是让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部原因,但却成为推动城市蝶变的“催化剂”。

3月份以来,青岛专门派出调研组对所有市管领导班子进行专题调研,在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范围开展干部队伍专业化需求问卷调查,经过对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梳理分析,形成三点判断和共识:

一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干部队伍整体老化趋势,优秀年轻干部数量不足;二是全市“一把手”队伍专业素养和领导班子专业化覆盖率不高;三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国企领导干部之间的交流渠道仍不通畅。 这些都是青岛需要专业化年轻干部的主观因素。

另一方面,青岛近年来在经济上的失速以及先后被无锡、宁波超越的现状,意味着青岛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仍未度过。

转型升级过程艰难,诸多改革叠加,困难挑战不断,青岛急需一支敏于改革、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队伍。

“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干部,大多知识丰富、充满热情、思维活跃,正处在怀揣梦想、伸展拳脚、大干一场的年纪,是青岛发展的生力军。 这正是青岛需要专业化年轻干部的客观因素。

青岛对年轻干部的重视,通过此次高规格的座谈会已经无需多说,公开遴选100名优秀年轻干部,这种被“一把手”称之为“非常之举”的方式,是青岛在准确研判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释放出愿意为年轻干部提供机会的信号。

此外,青岛一方面通过提拔的方式为年轻干部提供展现自身能力的舞台,另一方面也通过体悟实训、专业实训的方式,让更多年轻有为的干部去往深圳和上海,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 “三化一型” 干部队伍建设。

与青岛相似的是,近年来各地在加大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量身定制了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比如福建的引进生计划,2019年将“选拔引进前2年改为5年,与设区市委组织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签订合同,并下派挂任科技副职,在全省范围内统筹安排,重点向山区、革命老区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倾斜”。

而与城市对年轻干部的重视相比,更关键的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让他们在青岛“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发光发热?

青岛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

从青岛此次遴选的百名优秀干部看来,分布在市直部门、功能区、街道、各区市部门、企业、高校等各个岗位。

青岛对年轻干部的选拔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党政机关,而是试图把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汇聚起来。

在座谈会现场,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指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是有规律的,没有捷径可走。”确实,年轻干部的选用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讲台阶但不能唯台阶,讲资历但不能唯资历,既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同时防止拔苗助长,让真正有能力、有干劲、有激情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通过“一把手”的表态,彰显了青岛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包容与耐心。结合城市发展现状,青岛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

首先,从对地方发展的角度来看,年轻干部的融入将改善当地政府的决策生态,激活当地经济发展。而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则是招商引资,政府服务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营商环境的质量。

营商环境影响的是企业对城市投资的兴趣,政商环境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最终决策。营商环境与政商环境这两个无形的“环境”,是城市竞争过程中的软实力,也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城市未来能走多远。

近年来,青岛越来越重视资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遴选出的年轻干部一定要具有市场化的思维,在“双招双引”的城市发展大局下,为青岛优化营商环境做出贡献。

其次,随着城市发展更加智能化,政府的职能分工也将更加精细化,这也对年轻干部的专业度与创新性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由深圳40年的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关键主题便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从“蛇口”到“前海”的创新理念,为深圳汇集了一批批敢于干事创业的年轻干部人才。

对青岛的年轻干部来说,身处干事创业的“第一线”,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真正做到起而行之、勇挑重担。

最后,造就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对年轻干部而言,戒骄戒躁、扬长克短,是一门必须认真对待的“必修课”,修好了,才能干出个样子。

年轻干部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要有“一心一意”的干劲,要有“一鼓作气”的冲劲,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

为此,青岛要坚持搭建更多实战平台、实践基地,舍得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开放前沿、攻坚一线和吃劲岗位摔打磨炼。

当“二次创业”的青岛遇上一群有拼劲、有闯劲的年轻干部,一场关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变形记”正在黄海之滨澎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