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品出“舌尖上的青岛骄傲” 推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
青岛 > 商业 > 正文

农博会品出“舌尖上的青岛骄傲” 推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农博会品出“舌尖上的青岛骄傲”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青岛人消费讲究规矩、体面、正宗,这些讲究归结到饮食上,就变成:吃白菜要吃胶州白菜,吃馒头首选王哥庄馒头,吃海米得吃金钩海米,芋头则吃白庙芋头,芹菜要选当地的金口芹菜或者马家沟芹菜,猪肉则是里岔黑猪……

当这些品牌都汇集到11月28日举办的2020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品牌农产品博览会暨农业“国际客厅”农产品展销活动上,除了青岛人又多了一个买买买的好去处外,更重要的是青岛农产品的品牌效益日趋明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博会品出“舌尖上的青岛骄傲” 推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品牌意识的觉醒与升级

罗永浩被农村农业部授予“第十八届农交会推广大使”身份,在11月28日为重庆做了专场公益助农直播,累积销售商品数量逾4万件,销售总金额超过280万元;河北省在今年提出打造10个系列农产品“河北品牌”,不久前还开启了2020年河北省农业品牌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山东省各市相继推出了市级区域品牌形象:临沂“产自临沂”、聊城“聊·胜一筹!”、淄博“HELLO·品淄博”形象和“齐民要术·上乘农品”广告语;青岛胶州市发布了“胶味领鲜”区域公用品牌……这些做法表明,各地的农业品牌意识正在觉醒。

据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启动的“百乡万户调查”发现,农民不论是搞种植,抑或是搞养殖,收入都不是很稳定。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品牌效应,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高。“近些年,各地时不时会出现农产品滞销情况,那些卖不出去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是没有品牌的产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认为。因此,只有搞好农业品牌建设,才能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增强农企竞争力的“油门子”,牵住现代农业的“牛鼻子”。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28日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预计观众超过3万人。青岛人在饮食上的讲究,为青岛农品品牌建设出了一把力。自9月以来,青岛举办了2020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热销暨中国品牌农产品展销庆丰收活动、山东省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020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品牌农产品博览会等多个农业节庆、展会、产销对接会活动,全方位展示了青岛农业实力,加强青岛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宽产销对接渠道。

截至目前,青岛市打造绿色品质、世界共享的“青岛农品”品牌集群,“三品一标”农产品1042个,比2015年增加237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2个,增加6个,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农博会品出“舌尖上的青岛骄傲” 推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企为农品创优各展神通

一盒小小的芋头,竟卖出120元的高价。

“最近几年,每次的青岛农产品展销会我都会参加,白庙芋头也很受市民欢迎。”记者在农博会现场采访到青岛白庙芋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崇美,据了解,白庙芋头生长在即墨鳌山卫街道白庙山区的山岭沙窝里,好山好水的自然禀赋和精细化的种植管理,使白庙芋头外观个大形圆、口感香滑软糯。

“2007年我们成立了白庙芋头合作社,当时合作社只有零星几户加入,现在已经发展到141个种植户。”江崇美指了指白庙芋头精品礼盒上自己的照片,略带自豪地向记者继续介绍,“过去一斤白庙芋头最多也就卖一两元钱,现在一斤能卖到15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合作社里,平均每人每年收入可达2.5万元左右,增收非常可观,这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

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创建组合拳打法,成为创优农品品牌的路径之一。“沃林现有近2万多亩的种植面积,包括东北、山东、四川、湖北、云南等地,我们打造了蓝莓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沃林(青岛)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品线上,主打果酒、果汁、果酱、果干等。以果干为例,沃林是国内大型坚果类供货商,我们还是恰恰和三只松鼠的供货商。”

科技创新也能提升农品品牌的含金量。“因为大米的口感好、品质高,我们的顾客中最少30%是回头客。”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区负责人张玲表示,致力于海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的袁米农业科技已经连续两年参加农博会,在塑造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上,依托产品的可溯源体系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研发技术,袁米农业科技培育出更加好吃、安全、健康的大米产品。

“我们在城阳有一个华为提供技术支持的大数据运算中心,生产基地内的每一块土壤都配备监测系统,从手机端就能每天查看土壤种植情况,包含温度、湿度等多项指标,这使得在施用肥料时会更加精准,也让整个种植过程更加安全。”张玲介绍,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公司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致力于种子研发、土地整理、订单种植、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溯源研发,在业内首次提出“数字农品”的概念,积极筹建“数字农品认证联盟”,引领行业创新标准,创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农品品牌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基础日益夯实,营销推介创新有力,推动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协同发展,促进了优质农产品消费,带动了乡村产业升级,我国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青岛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拓展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新动能。

10月26日,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以镇为单位整建制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不同类型乡村振兴模式,构建土地规模经营、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机制,这属全省首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打造“样板中的样板”的决心。特别是按照《方案》部署,到2022年,青岛市还将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和7条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链。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0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热销活动上,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的李金祥指出,“面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农业品牌建设意义更加凸显,正在成为引领农产品消费、抵御市场风险、推动农业贸易合作的重要力量。”

记者了解到,本届农博会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助推各地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实现跨区域流通,擦亮山东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为提升“鲁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力添翼。未来20年,我国农业看品牌,创优农品品牌,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