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与城市梦想交汇!胶州谋向新目标!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国家战略与城市梦想交汇!胶州谋向新目标!

极不平凡的2020年接近尾声,引得我们泪目的这一年,也为大家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2020年3月,山东省委决定,刘建军任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区市“一把手”,可以看出青岛对胶州赋予的重任,随后这一年胶州的发展也足以说明,胶州并没有辜负这份期待。

这一年,胶州以上合示范区为最大机遇,引领更高水平开放,经贸合作加速集聚,产业建设全面起势,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得到质的跨越。几大关键词,收获满满:上合示范区,国之重任;国家物流枢纽,联通欧亚;胶东机场,腾飞在即;地铁高铁,奔向未来……

中央赋予上合示范区的重任,让胶州站在了国家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属于胶州的机遇仍在成势。面对即将展开的“十四五”,加速融入胶东经济圈的胶州,已然谋向新目标!

跨越千年的开放之城

胶州勇担国之重任

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称。千年前,这里“百贾奔走”、“南北交驰而奔辏”,开启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起航地,曾是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全国五大商埠之一。

千年后,胶州因上合示范区的落地,再次站在了中国开放的最前沿。穿越千年的丝路帆影,照映在今天的时尚胶州,“开放之城”承载起新的战略需求。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间经贸合作的新平台,上合示范区自两年前落地胶州,便被胶州视为最大的历史机遇、开放机遇、发展机遇。

两年多来,上合示范区共投产项目49个、总投资额达到416.2亿元,73个总投资1871亿元的项目正加速推进,36家500强企业、665家外资企业、2399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在这里集聚,西安交通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这里落地……

这里东接日韩、面向亚太,西接上合组织国家,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连东盟、北接蒙俄……外通内合的区位优势,让胶州与青岛的对外开放成为一件便利的事情,各类优质要素加速集聚。

仅2020年上半年,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刘建军便先后拜访了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上合组织秘书处等上级部门49次,会见了山东能源等企业客户58次,与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乔哈里·沃他曼根等10国使节展开对话。

开放是在更大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而青岛·上合国家客厅正是在青岛配置全球优质资源的平台。这一定位为“开放的超级市场”的会客厅,以项目为媒介,以贸易为纽带,不断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开展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已有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15家商协会、50余家中外企业计划入驻。

以上合示范区为依托,胶州瞄准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目标,成功申建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探索成立了上合经贸学院,一座汇聚开放之“力”、畅通开放之“路”、打开开放之“门”的开放之城正在这里加速崛起!

展望“十四五”

胶州定下远景目标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明晰目标、借势机遇”依旧是胶州工作的重点。回首过去,胶州收获满满;面向未来,胶州不畏前行。

12月25日,胶州召开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公布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上合示范区建设和以其为依托的对外开放,依旧是接下来胶州发展的重点。但在此之余,先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物流服务等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也不容忽视。

发展先进制造业,胶州有着先天的优势。这里拥有30个行业300多个产业门类,25家上市企业,3936家工业企业,3.5万家注册企业,一直是青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地。

工业互联网发展大势下,胶州主动融入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潮,在青岛十区市率先发布工业互联网工作方案,设立3亿元工业互联网发展基金,培育76个工业互联网改造项目、50条自动化生产线、24个数字化车间、7家智能工厂,发布23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并在智能家居、绿色食品等百亿级产业版块,航空业、物流业、电力设备和机械加工千亿级产业板块,国网芯片、数字音频芯片、5G高速半导体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加速布局,快速崛起。

而这些领域的优势显然也将持续到更遥远的未来,助力胶州建设智造之区,塑成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新优势,培育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实现“成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新高地”的目标。

此外,胶州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为其物流产业的发展搭载起通道。2020年,胶州代表青岛成功申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上上合示范区一直将打造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作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胶州的物流产业发展早已进入了“加速期”。

例如,在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入驻物流企业已达500家,通过与传化集团全国150多个实体物流港互联互通,搭建起联通全国各地的集疏运网络体系,物流港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税收达6亿元。此外,还有传化公路港国际经贸合作基地、中集“一带一路”高端冷链平台、苏宁跨境电商产业园、嘉里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正在胶州加快建设。

产业的崛起必然会促进胶州经济实现新的飞跃,而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胶州,正在“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各类经济政策的加持下,逐步实现“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的远景目标。

迎接“十四五”,胶州面向全球招引战略投资者,创新招商模式,加大政策支持,聚焦人才引进,打造汇集人才资金的最强磁场,引领全域迈入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境界,开放的胶州焕发出勃勃生机。

机遇转优势

胶州加速融入胶东经济圈

“十四五”时期,是胶州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和胜势的绝佳时期。这个机遇,是上合示范区建设塑造的开放大势,是新机场转场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赋予的发展红利。

在胶州各领域的未来发展目标中,加速融入青岛、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而这之中,交通显然走在了前列。

胶州是山东半岛目前在建的唯一一座4F级机场、国内首个拥有地下高铁站的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所在地,伴随着新机场转场进入“黎明时分”,胶州正加速将综合交通塑成新优势,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门户城市。

围绕新机场,胶州已将自身打造成为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目标,在距离上加速融入胶东经济圈。

公路方面,规划建设了“四横(青银高速、G204改线升级、正阳路和胶州湾高速)六纵”(沈海高速、机场西快速路、机场高速、青威高速、滨河快速路和双元快速路);铁路方面,济青高铁、胶济客专、胶济铁路、胶新铁路、青连铁路、青荣城际轨道交通,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轨道交通方面,连接主城区的地铁8号线已开通运行,未来还将规划建设连接西海岸新区的12号线、连接平度市的14号线、连接青岛蓝谷的16号线,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

与此同时,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未来之势,12月8日胶东五市在京举行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恰恰便是握指成拳的胶东5市以“群”的方式面向全球的一次宣告。而既有新机场所带来的交通枢纽优势,又有上合示范区所代表的开放发展优势的胶州,在这场城市群的组群发展中,责无旁贷。

当然,已经与高密、诸城、寿光等三地密切合作的胶州,所面临的的机遇并不是只有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也同样为胶州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了空间。

眺望“十四五”,国家战略与城市梦想交汇的胶州市,正朝着“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青岛更高水平开放的强劲引擎,向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的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