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委员滕学仁:打造体医融合人才孵化基地,为体医融合有效落地提供人才保障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市政协委员滕学仁:打造体医融合人才孵化基地,为体医融合有效落地提供人才保障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迈过极不平凡的2020,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青岛正如草木向阳滋生,迎来如春天般的满山苍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展望青岛筑梦的新征程。

青岛市政协委员李德学:规范非机动车交通秩序,提高出行安全

2021年1月11日-15日,青岛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凤凰网在青岛,通过短视频、图文、专题、定制策划等形式,与你一同见证青岛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和2021年的重点计划。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市立医院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主任滕学仁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市立医院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主任滕学仁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这一重要论述与之前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一起,再次明确了体育运动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关键作用,体医融合已成为当前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已推出体医融合发展规划,为今后体医融合发展指明工作推进方向

2018年9月,青岛市印发《“健康青岛2030”行动方案》,强调体医融合,提出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促进体医结合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的建设,将健康教育、医学检查、体能测评、体质与健康监测和运动管理有机融合。完善国民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实现镇(街道)国民体质检测网络全覆盖。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制定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统筹基层公共体育和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老年人、青少年、职工、弱势群体等非医疗健康干预工程,逐步形成以体育健身知识宣传、运动技术培训和指导、运动营养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推广普及适合残疾人身心健康的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在公共体育场所配置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器材和路径。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30%以上。到2030年,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划分服务区域,持续推进基层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形成较为完善的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同质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推进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紧密型一体化管理。

迎难而上,准确把握青岛市体医融合领域存在的问题

当前,青岛市体医融合领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体医融合工作存在明显的人才瓶颈。体、医作为两个长期相对独立运行的部门,工作范围和任务不同,所需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不相同,体育专业和医疗专业的人才没有切实融合,体育专业人才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教学和竞技运动等,医疗专业人才着力研究本专业所涉及的疾病,使得我市高水平的体医融合人才稀缺、相关知识匮乏,医学院有康复专业、高等院校有体育教育和体育保健学分别培养医学和体育专业的高层次人才,但专业的体医融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在初步阶段,所以青岛市急缺专业的体医融合人才。各区在讨论开展体医融合工作的最大障碍时,谈及最多的是缺乏具备开具运动处方能力的人才。因此,目前能够掌握专业的适合不同群体的“评估测试-开具运动处方-处方执行”流程与标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

其次,社区医院比较缺乏提供运动处方医疗服务项目所需配套设施设备。运动处方服务落地执行的主要阵地是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前我市执行的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缺乏与运动处方项目相关的检测设备,是体医融合工作落地的现实障碍。

最后,政策保障尚需完善,运动处方与社区运动训练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仅有一小部分列入我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清单,尚需进一步完善增加列入,且应将运动处方与社区运动训练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

创建青岛特色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满足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目前为人民健康提供资源的部门和机构还未有效整合,效益尚待提升。如何集中全社会力量参与体医融合,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为人民服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医疗卫生系统应认真总结体医融合前期工作出现的问题,力求进一步精准发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青岛市方案:

下阶段,要以群众健康为核心,通过多部门和多平台协作,共同为群众提供具有青岛特色的多层级“金字塔结构”社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运动健康的多层次需求。

“金字塔模式”将衔接体、医等大健康资源,打造覆盖全人群,照顾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连续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医融合“青岛市模式”,力争成为全国示范。

概括来说:一个基地、一个大数据平台,专科医院-社区医院-体育公园全流程服务平台,辐射本市950万人口。

在“金字塔模式"的基底层,偏向“体''的一端,覆盖社区最多的人群,以全民健身带动社区人群的主动获取健康。注重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社团在社区人群健康促进中的引领作用。以公益性为主,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服务社区广大群众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为群众提供普适化的运动处方,丰富全民健身内容。建议在社区进行体医融合试点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了智能化体质检测设备,居民可以免费自行检测并获得普适性的运动处方。同时,通过定期开始社区运动健身指导、科学健身大讲堂、国民体质监测进社区等多种举措,提升广大市民的运动参与程度,促进了全民健身的成效显性化。落地载体为运动健康指导员和健身教练等。

在“金字塔模式'‘中间层,"体"、“医"携手,前移健康关口,发挥运动预防疾病的作用。重点关注慢病前期、亚健康和慢性疼痛人群的防病要求。当前,我国慢病防控形式严峻,如何有效阻挡慢病的发病率,降低卫生保障压力,是涉及民生和经济的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在预防上投入1元,将降低卫生支出8.5元,并减少抢救费100元。目前,大量慢病前期人群尚无法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阶段,只能通过运动等非医疗手段来有效保障健康,这是体医融合,共同发力降低人群慢病发生率的主战场。探索新政策,将体医融合核心指标纳入社区、社区医院的评价体系,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覆盖的范围。落地载体为运动处方师。

在“金字塔模式'‘的顶层,偏向于“医”的一端,重点解决慢性疾病人群的运动健康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体医融合工作室”,为患病居民建立个体化健康档案,进行体医融合的一对一的运动健康服务,通过临床检测、运动能力评估、危险因素筛查,开具精准化运动处方,进行干预,之后再评估,形成运动健康服务的闭环。发挥社区医院“运动处方师”的作用,推进运动处方进医疗机构,发挥健身指导在慢性病干预中的积极作用。慢病的综合性治疗包括了临床治疗、运动干预、健康管理等,体医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落地载体为临床运动生理医师。

建立体医融合人才孵化基地,为体医融合有效落地提供人才保障

在体医融合工作中,“体”方面的人员包括运动处方师、体能训练师、运动康复师、体育老师、健身教练等,“医”方面的人员涉及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专科、康复科)、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体医两个系统共同核心是患者。

目前,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联合中国运动医学学会(CASM)已经在中国大陆已经启动面向三甲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开展ACSM-CASM临床运动处方师认证培训(CEP),面向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开展ACSM-CASM运动生理师(EP)认证培训,面向商业化健身服务机构(如健身馆)及社区健身中心开展ACSM-CASM健身私人教练(CPT)认证培训。其核心就是解决运动处方人才的高水准培育和认证。

建议引入全球权威运动医学组织--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在青岛市立医院建立全国ACSM-CASM体医融合人才孵化基地,集人才培育、运动处方课程研发、群体服务、体医融合国际交流等功能为一体;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赋能,培训社区医生提升运动处方能力,推动运动处方走向社区;面向社会提供健康体检、运动处方专家门诊和全程健康管理服务。也即“样板基地+社区服务中心”的“1+N”模式。

基地引入国内专家资源及培训团队,建立本地化的体医融合人才培养和教育机制,培养体医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体医融合”高品质人才保障团队。

ACSM认证体系,对于运动医学领域、体医结合领域的从业者,通过选择ACSM,可以获得业内最受认可的认证之一,这一认证被称为全球黄金标准。

ACSM临床运动生理学家(ACSM-CEP):将证明能够在临床环境中为患者客户提供运动处方、健康管理、测试和训练指导。是为患者客户提供治疗性体能活动的临床专业人员首选认证。

以基地为平台,围绕服务技能提升,举办不定期的认证后培训交流、案例分享和政策解读,促进体医融合人才的成长。通过前期与国际、国内最高等级的运动健康人才平台-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CASM沟通,已达成共识,共同为青岛样板基地持续注入新标准、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并通过ACSM-CASM人才培养体系传播体医融合青岛市模式,同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平台。为专业医疗机构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计划平均每年培养临床运动处方师100名,运动处方师600名,运动健康教练1000名。

体医融合工作还可以借鉴标准化临床路径思路,促进运动处方进社区医院,提高其规范化和可执行性。把涉及专业部分的工作(如指南设立、流程建立等)留给负责示范建设项目的体医专业团队,政府部门则着力于“把方向、理模式、争取政策、推动发展”,形成聚合之力。下一步运动处方行动的要求,包括进一步细化金字塔三层次的体医融合青岛市模式,扩大服务人群惠及更多居民,强化过程管理,实现差异发展,力争建立数据化人才管理平台,让体医融合运动处方持续地为爱心青岛市、健康青岛市发挥力量。

增加运动处方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并纳入医保范围

建议将下列运动处方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增加列入青岛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内:

1、身体成分测试:利用专业设备及专业步骤,进行体质指数、皮脂等数据分析汇总。

2、心肺耐力评估: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在功率自行车上按运动方案运动,根据心率、血压的变化,测定耗氧量、代谢当量进行判断,评价心肺耐力,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制定运动处方。

3、柔韧性训练:利用徒手的方式,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对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进行拉伸以及关节运动柔韧性训练。

4、柔韧性评估:利用徒手的方式,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对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进行柔韧性评估。

5、徒手肌力测定:利用徒手的方式让受试者采取标准体位,对受试肌肉左标准的测定动作,观察该肌肉完成受试动作的能力,并记录结果。

6、运动处方的制定:根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运动器官的功能水平等情况,用处方的形式,对其运动的方式、持续的时间、频率、运动量、运动强度五大要素规定,制定运动方案。

同时,建议将上述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关于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建议在参考全国其它城市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居民的支付能力,按相关规定论证制定。)

数字化赋能,构建体医融合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平台

疫情正在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运动领域更加凸显这一变化。线上运动将成为今后运动的重要途径。技术更新驱动全民健身向全渠道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技术联动为居民提供更多元的运动场景,不仅降低了参与运动的门槛,也增加了运动的可及性和趣味性,促进了群众运动行为的养成。通过科学健身内容和智慧化硬件的双轮驱动,更多人在家就可以享受专业的运动服务,对运动数据进行监测并采集实时反馈信息,从而实现运动的科学化。这既是全民健身的升级,也是健康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搭载信息技术的全民健身升级换代将悄然改变民众的运动生活,如社群营销传播运动健康,以增强运动依从性;远程体养结合、居家养老、慢病干预中多样化的运动健康服务,都将是体医融合发力的主战场。对此,急需领域专家进行深度分析,对相关准入提出标准和规范化建议,为政府推进体医融合建设提供参考。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助力体育健康科技的强劲动力。然而,目前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并已成为体医融合工作的瓶颈之一。首先,体医数据尚未打通,形成数据孤岛,无法在数据层面上为体医融合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其次,智能硬件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便携的、远程的运动能力检测,但目前在国民体质检测和体医融合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尚属研发阶段,人工工作占比大;最后,基于检测和评估结果的智能化普适性运动处方尚处于粗放阶段,体现为精准化和数字化不足。国外基于“互联网+”的健康促进和慢病管理系统发展迅速,以服务集成平台的组织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收集的健身和健康信息,解决传统运动干预中个体化针对性不足和远程互动性差的问题。

建议正在筹划建设智慧化体医融合平台,通过多源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层面的体医融合,为全民健康提供强有力支持。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设体医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可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可以查看体育场馆、体育教练、体育赛事等信息,实现体育各种信息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整合体育、健身、医疗、卫生、场地等资源,提供科学的运动处方及运动康复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在运动、医疗、康复等方面的综合需求。同时通过个人的注册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日常的锻炼、身体体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评测和评估,预判一些潜在的身体问题,输出干预方案提醒个人进行预防和康复。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便民化的体医指导、咨询,以及体育健身活动各项资源的整合。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力求全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走健康中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