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GDP破1.2万亿的青岛,要作出几个关键抉择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官宣GDP破1.2万亿的青岛,要作出几个关键抉择

经历了统一核算之后,青岛的GDP终于迈过了1.2万亿大关。

1月12日,在青岛两会上,市长赵豪志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十三五”发展成就时说,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预计达1.2万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

2019年,青岛GDP总额为1.17万亿,以此计算,2020年青岛的GDP增速至少在3%。疫情压力之下,尤其是遭遇了9月底至10月初的疫情反复,此增速来之不易。

放在强手如林的南方,青岛的表现算不上出色。青岛公布GDP数据的当天,曾经与青岛不相上下的南京也公布了2020年的成绩单:2020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可比价增长4.5%左右,增幅居GDP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强。

被南京挤出前十的,正是北方城市天津。

除了地位特殊的北京,如果不出太大意外,2020年青岛依然是北方表现最出色的城市之一。

同时,在艰难度过“十三五”后期,GDP迈上新台阶之时,随着国家战略的转向、国际形势的骤变,以及以往发展模式的天花板,也让青岛面临着决定未来城市走向的抉择。

青岛要做高端制造业基地

还是科创策源地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青岛之所以“突出”,同行衬托是原因之一。说到底,北方城市中能拎出来说的也就济南、郑州、天津、青岛等几座。

这两天,济南召开的两会透露,2020年济南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全省,预计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但并没有点名GDP是否过万亿。

集聚了全省资源以及全村希望的济南,能否实现喊了多年的目标,目前仍是个迷。乐观估计,按照2019年济南9400多亿的盘子,以5%的增速计算,过与不过或许在毫厘之间。稳妥起见,并未公布。不然,按照济南这两年的行事风格,早已公之于众。

郑州的表现同样一般般。1月6日,郑州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经过五年发展,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00万左右。

与北方城市相比,南方城市的亮点依然不少。除了上文提到的南京,前年遭遇“坎坷“的宁波,2020年强势复苏,预计全市生产总值1.23万亿元以上。

同为竞争对手,郑州和宁波,恰好是青岛“一反一正”的典型。

强省会郑州,虽然贵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交通枢纽,可在全国的“话语权”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整座城市缺少能够决定或影响产业高度的企业。

郑州汽车产业庞大,可代表未来的新能源领域,没有龙头企业。富士康够大,贡献的出口、GDP数值都不小,但关键的上下游产业链均不在郑州,核心技术全在外人之手。这是郑州的致命弱点。

宁波则不然。截至2020年,宁波培育出5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雄踞全国城市首位。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全国、全球的企业。

根据宁波制定的规划,到2022年,宁波力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

换句话说,在制造业领域拥有诸多话语权的宁波,拥有清晰而明确的前行方向,就是做强高端制造业。

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在现今国内外形势下已经遭遇了天花板。要么转向高端制造,要么做科创策源。

而这,也是青岛要面临的方向性选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十四五”时提出,着力强化开放门户枢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在国家重新定义实体经济,“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放在八大重点任务之首的形势下,青岛市矢志不渝地继续以互联网改造提升制造业,还是做半岛地区的科创策源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因为,对于青岛这样级别的城市,不可能“二者兼得”。

为了城市晋级

有没有“牺牲”部分项目的决心

青岛未来发展的高度,不取决于青岛,而取决于胶东半岛的崛起高度。胶东半岛的高度,则取决于胶东五市的融合程度。

无论是青岛,抑或是山东,对于这一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青岛已经提出,共同把胶东经济圈打造成中国面向日韩的开放门户。胶东半岛如果能真正抱团,在对接日韩合作领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将成为无敌的存在。

此外,长三角内化为一个“省”也让山东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基于此,2020年开始,胶东五市开启了大张旗鼓的融合行动。但是,各方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胶东半岛实力最强的青岛,也没有能力凭一己之力,如上海一样辐射周边城市成长,自己都“没吃饱”,怎么能有“余粮”接济他人?所以官方的表述为“青岛引领经济圈”。

没有突出的一极,有弊也有利。弊,是没有实力超群的带头大哥,一体化发展的阻力会相对大一点;利的方面,由于之前相对“孤立”,犹如一张白纸,发挥得空间大。

2020年胶东一体化的进程,主要是努力打破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规划新一轮的交通规划,夯实互联互通的基础,促进人与要素资源的流动。

可以说,触及各市切身利益的融合还没有真正展开,那就是产业布局。如何站在整个区域层面重构产业链,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陈维民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了“青岛与周边城市十三五重点发展产业选择比较”,发现青岛与周边城市等地在汽车、机械装备、石化等行业上高度重合。

在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市分工。比如上海是金融和高端服务业中心,工业向周边苏州等地转移;再比如广州是商贸中心,深圳是科创中心,东莞和佛山是制造业基地,各司其职。

回到胶东半岛,首先,各地均承担着发展经济,“双招双引”的压力,争项目面临着激烈的内部竞争;其次,青岛、潍坊、烟台等几个城市产业同质化严重,而几个城市同时发展同一种产业,不可能也不现实。

长三角地区从上世纪末开始实行的“飞地”合作模式,应该可以借鉴。此种模式中,上海招商的工业项目可落户周边城市,双方商定财税分享的比例。

但要想将上述模式搬到胶东半岛,肯定得有城市作出牺牲,因为上海是要腾空间发展高端产业,而胶东半岛尚未发展到长三角的水平。

作为“带头大哥”,此时将考验青岛的格局与气量。或许,青岛需要带动放弃部分眼前利益,将招引的部分更适合其他城市产业链的项目,交给别人,然后“利益共享”。

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有利于青岛的成长。近些年,青岛的高端服务业停滞不前,与周边城市工业发展水平不高息息相关,致使青岛缺乏腹地的支撑。放眼胶东,也只有青岛有条件将高端服务业,尤其是工业类服务业发展起来。

所以,对青岛来说,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做强势政府,还是当“空气政府”

首先要说明一点,这里所指的“强势政府”并没有贬义意思,更多是指政府发展经济侧重的方式。

北方城市,强势政府多。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亦有现实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共性,国有企业占比多的城市,多为强势政府;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多为“空气政府”。

两者的区别在于,强势政府,会在招商引资中强化政府平台的作用,最典型的城市当属合肥,被称为的“最牛投资机构”;空气政府,则弱化在市场中的角色,尽量让企业野蛮生长,深圳是此类政府中的佼佼者。

2019年以来,青岛开展“学深圳 赶深圳”,倡行深圳的“法治化、市场化”思维,推崇其“空气政府”的所作所为。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在产业布局以及项目落地方面,频频闪现“合肥的影子”。

今年的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三化一型”素质,创造性地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开展工作。坚持顶格协调,深化流程再造,推进政府机关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两种类型“政府”面孔同时出现在青岛,看似矛盾,实则是无奈。简单点说,因为青岛等不起。

若是没有项目落地,没有投资,说不定青岛会被甩到20名开外,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厚植营商环境的优良土壤,让各类企业竞相成长,是任何一座城市的梦想。可是,在当今城市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青岛要首先保证不被落下,短时间内尽快升级产业结构。

这样是为什么,青岛的主政者频频与企业家接触,为企业家“站台”,并为各种项目奔波。

不过,从长远来看,青岛应该还是会走向“空气政府”,这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民营经济才更活跃,城市才更具活力。

诗人艾青说:“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如此,城亦然。

来源:青小岛(ID:QingXDao)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