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创新 “十四五”青岛如何发力?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聚焦科技创新 “十四五”青岛如何发力?

原标题:竞速与裂变的科创路径

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引领城攻势、首届青岛创新节……一系列先声夺人的创新举措,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战略实践,一系列逆势上扬的成绩,使“十三五”时期的青岛成为全球优质科创资源集聚、互动、耦合的策源地。

迈入了“十四五”时期的门槛,正在谋求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青岛“骨子”中的创新创业基因尤为突出。人才、资本、科技、孵化等全链条耦合的青岛,聚焦于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不断引进新要素,配置更多新资源,在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不止一次这样推介青岛:“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在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启动“双循环战略”的背景下,青岛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将为正在转型中的北方城市带来怎样的样本效应?在“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科技创新之于青岛将扮演何种角色?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青岛应当如何发力?

聚焦科技创新 “十四五”青岛如何发力?

用好平台思维

平台思维,即在更大的空间里整合资源,让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和耦合,通过做发展的乘法实现价值倍增。

站在“十四五”时期的开端,开放和平台思维依然是青岛最大的优势。深度融合“一带一路”、RCEP签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叠加,为青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能级拓展了战略空间。去年年底,青岛出台的“青创十条”构建起“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撑体系,将体系与科技研发、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构建“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为青岛提升科创引领力提供了一把核心秘钥。

如果说,树立平台思维是从无到有,那么用好平台思维实现科技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则是从有到优。2017年,因一场在青岛举办的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的机缘巧合,在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看到了青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产业的潜力。“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领域,青岛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备的上下游的产业链。同时,青岛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沃土,因此当时便产生了落户青岛的想法。”在青岛星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诗雅看来,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既“亲”又“清”的营商环境与他们在此办学的意向不谋而合,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如何用好平台思维实现倍增效应?刘诗雅认为,目前,青岛在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环境、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间,青岛应更加充分利用好“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4+1”发展生态,吸引各类创业主体来青创新创业。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来看,在招才引智的实际举措上,这些城市通过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构建起了多元灵活的用人机制;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有的城市通过加强投融资政策扶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和优化上,这些城市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测试推广、信息交流、创新孵化、认证认可等公共服务体系;在政策支持和保障上,这些城市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行业应用示范、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从市场角度来看,刘诗雅建议:“希望下一步青岛能够针对虚拟现实产业出台精准产业扶持政策,使得政策的覆盖面更广、吸引力更强、支持方式更丰富、政策力度更优;支持虚拟现实相关机构、企业参与或举办产业重大活动,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招商推介会和专业展会等,加大虚拟现实产品推广力度。此外,用好平台思维,还意味着要利用好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上合等国际客厅,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把青岛打造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倍增效应。”

打通自主创新的良性“双循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半个月前举行的2019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犀利地指出:科研工作不只要把论文写在纸上,更要写在青岛的大地上。突出企业科创主体作用,关键是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大程度上缘于科技创新主体与企业和市场没有很好地融合。

如何突破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诸多难点,打通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双循环”?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王玉海认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首先科研本身要破除“唯论文”导向。在他看来,“学”是基础探究阶段,是解决从0到1的可行性问题;“研”是产品化的阶段,是解决1到n产品化问题;“产”是商品化阶段,解决n到n+1的商业逻辑问题。过去,高校、科研院所的考核指挥棒主要是在鼓励写论文,因而在成果转化上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青岛要发挥好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让企业扮演科研项目“出题人”,科研院所扮演“解题人”,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王玉海认为,“十四五”时期是科技创新助力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发展期。他建议,应当更加注重扶持本地有韧性的企业和院所,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此外,应合理规划好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发挥优势、布局未来、适当补短。激发起企业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投入热情,助力高校院所既能在前进方向上仰望星空又能在协同开发系统上脚踏实地。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三民”活动公开云述职报告会上,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一定要有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要把企业、基金、研发团队等各种创新要素捏合成块,让他们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这样成果转化才会越来越顺畅。”

从近年来青岛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进展来看,不论是“歌尔+北航”青岛研究院的合作模式,还是青科大与橡胶谷“无围墙的校园”模式,亦或是去年刚成立的半岛科创联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专业团队的市场化运营下,搭建起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研发人员之间的对接平台。在这个信息及时、透明公开、双向互动的资源平台上,科研人员的研发活动完全是基于企业的技术需求。在企业与研发成果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创新联合体,为优化产学研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打通了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双循环”。

竞速与机会

推动科技创新,一座城市不能平均用力,要依托自身基础特色和比较优势。

以市场导向促进科技创新,青岛必须找到产业和科技研究的融合点。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青岛海洋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拥有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如何把青岛海洋科技的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产业优势?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宋海妹认为,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首先要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人才的基础优势。目前,企业最缺少的是能将项目实现产业化的海洋科技高端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备科技前沿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能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在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政策上仍需优化。“建议青岛加大相关政策引导与补贴,让更多的高端海洋科技人才愿意留在青岛或者愿意来青岛发展,为青岛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入科技活力。”

此外,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还需要感召、聚集各方面的创新创业资源,打造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宋海妹认为,“十四五”期间,青岛还应当发挥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等区位优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的内外双循环,持续优化和完善“热带雨林”般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青岛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难依然不少:青岛的企业创新主体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缺少大体量的科技头部企业和高科技上市企业;青岛科技产业布局仍需进一步优化,需继续构建研发、制造、产业化等环节充分打通的全产业链条;创新创业生态还需进一步培育完善,目前青岛仍缺少专业化、市场化的高端科技服务机构等。

反思是自守的盾牌,也是进击的武器。只有补齐短板,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才能向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雄伟目标迈进。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没有科技创新引领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一流城市。站在“十四五”时期的历史新起点上,青岛既应该有舍我其谁、志在必得的充足信心,也必须有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底气和决心。应当牢牢抓住创新创业这个牛鼻子,创造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让这座青春之岛,正在创业的城市,城市中的“独角兽”增添更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