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路的前生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ID:qingdaojiyi0532)

香港西路位于市南区、以中国香港加方位命名。它西起文登路,东至延安三路;北与莲岛路、南与东海西路平行;与太平角三路、太平角四路、太平角六路、东海一路、新湛二路等等多条道路相交。香港西路原称湛山大路,始建于德占时期,为一不成形的土路。

据记载:‘湛山大路东起大湛山村,西至第一公园(今中山公园),建设之初已经有湛山一路依次排序,此路无法命名,最后定名为湛山大路,路面宽度仅3—5米,建成后只进行一般养护。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原有宽度已不敷应用1956年8月20日至10月5日对湛山大路进行分段整修’。

1997年5月4日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将湛山大路更名为香港西路。

香港中路位于市南区,以中国香港加方位命名。它西起大湛山村(今延安三路与香港西路路口),东至宁夏路、麦岛路交汇处;北与闽江路、南与东海西路、东海中路平行;与盐城路、海门路、山东路、南通路、新浦路、南京路、福州南路、漳州路、燕儿岛路、珠海三路、汕头路、泉州路、澄海一路、澄海三路、台湾路、高雄路、嘉义路、平东路、彰化路、善化路、台南路等多条道路相交。

香港中路原是湛流干路西段,1997年5月4日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将这段道路更名为香港中路。

香港东路,以中国香港加方位命名。它西起宁夏路、麦岛路交汇处,东至松岭路;与海口路、东海东路平行;与青大路、海游路、青大三路、海江路、海川路、海青路、海龙路、海安路、海宁路、海尔路、秦岭路、云岭路等多条道路相交。香港东路原是湛流干路中段,1997年5月4日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将这段道路更名为香港东路。

香港路高雄路路口(逄淑才收藏)

高雄路位于市南区,以台湾省高雄市命名。它西南起辛家庄加油站(今香港中路与江西路路口)东北至宁夏路、香港东路、麦岛路交汇处;与金门路、南平路、基隆路等道路相交。早期的高雄路与现在的高雄路不是同一条路,原高雄路西起辛家庄加油站(今香港中路与江西路路口)向西到今香港东路、宁夏路,麦岛路交汇处。为将湛流干路辛家庄东侧道路取直,1997年5月4日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将高雄路更名为香港中路;将湛流干路的辛家庄加油站至青岛大学路段更名为高雄路。

1990年青岛东部影像(张岩提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东部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东部海滨的人口逐渐增多,极需改善交通状况。为此青岛市加强了东部的道路工程建设,由青岛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施工,1985年7月1日开工,10月10日竣工。

1987年根据青岛第五中学、市经委培训中心和大麦岛村的要求,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同意将高雄路向东延长108米,以便利交通。由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室设计,青岛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工程投资69.27万元,1987年1月7日开工,1988年11月30日竣工。铺基层二灰碎石,厚15厘米(路基填土方段厚30厘米),铺直径3—6厘米碎石,厚6厘米。每平方米洒4.5公斤沥青油处置,上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5厘米。面层铺细粒沥青混凝土,,厚2厘米。安设了排水管道,修筑了暗渠。

新建道路全长451米,车行道宽1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铺设沥青路面297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3309平方米,砌间隔墙1340米,砌体体积1640立方米。

崂山路位于崂山区崂山南峦,以中国青岛崂山命名。它西起松岭路,东至流清河,南侧与大海平行。

崂山路原是湛流干路东段,1997年5月4日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将这段道路更名为崂山路。道路全长约13.5公里,是市区南部进出崂山风景名胜区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展示青岛‘山、海、城浑然一体,和谐共生’城市特色的重要景观轴线,是崂山区也是青岛市的城市名片。

为改善道路沿线居民生活交通条件,解决进出崂山风景区的交通瓶颈,满足远期交通量增长需求,2015年4月崂山区政府拟对崂山路剩余路段进行拓宽改造,项目起点为沙子口桥东,终点至大河东桥东,道路全长4.073公里。

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兼顾一级公路,主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时速为60公里,两侧设置辅道,设计车速时速30公里,一般路基宽度37米,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跨小河东桥,桥长26米,将拆除重建,大河东桥长66米,将进行维修、加固、拓宽。

交警在疏导因湛流干路改造引起的交通堵塞。改造后湛流干路更名为香港路。(张岩摄影)

香港中路、香港东路、崂山路这三条道路原称湛流干路,它西起大湛山村,东至流清河,始建于二十世纪初期德国占领青岛之时,最早为一条无名沙土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青岛工务局续建沙子口至流清河段时称为湛流干路。 途径浮山所、大麦岛、山东头、石老人、姜戈庄、沙子口等村到达流清河,全程33公里。

1956年8月20日至10月5日对湛流干路进行分段整修,西段自亢家庄山东路至丁家庄,长2700米,依照原有道路线型向南加宽至7米,挖整两侧边沟铺沙碾压,铺沙宽为6米,共16200平方米。东段自丁家庄至王家麦岛,长3600米,宽3.5米,挖整两侧边沟铺沙碾压,同时增设避车道5处。

大麦岛村旧影

当时的湛流干路横穿大麦岛村,路窄弯多,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旱天尘土飞扬,雨季路面泥泞,路人苦不堪言。1967年青岛市政府公路站投资近3万元将这一穿街越巷的道路移出村外,修建后的路基宽度达到7.5米,长1830米(目前该路为村内的市场小路)。后来该路被村内新盖住宅包围,公路上的车辆又在村中行驶了。

1970年10月22日至12月8日,又将湛流干路东段长1800米的沙土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面积为13686平方米。整修后的路线依然弯曲甚多,路面狭窄,平均宽度只有8米,且多为沙土路,难以适应交通流量日益增长的需要。1976年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投资234万元对湛流干路进行较大的拓宽改造,自延安三路至济南军区第二疗养院,长960米、宽13米的一段旧沥青路面拓宽为20米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自济南军区第二疗养院至丁家庄长2600米的一段截弯取直,由宽8—10米沙石路改建为宽20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1983年对原高雄路浮山染厂一段进行了拓宽,车行道宽20米,人行道各宽5米。1984年对山东路至原高雄路这段的湛流干路进行翻修,重新铺装沥青路面。1987年翻修道路全长200米、宽20米,铺装了沥青路面,起垫沟、沿石各495米,翻浆处理141立方米,投资222980.12元。1988年青岛市政府实施开发东部战略,大力发展崂山旅游,又一次把湛流干路移出村外,将青岛大学至石老人村近8公里路基拓宽到40米,长度6578米,投资总额达到1165万元。

1990年青岛市政府又投资1900.92万元,将青岛大学至石老人村7.32公里的路面实施了沥青敷面工程。1997年5月4日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将湛流干路更名为香港中路、香港东路、崂山路。

当年由西往东行走在湛山大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八大关,八大关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位于会前(今汇泉)北部。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道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

由嘉峪关路、武胜关路、山海关路、韶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居庸关路、紫荆关路组成,这些道路纵横交错(现为十条),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结合在一起,十条马路两侧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

湛山大路42号曾是青岛汽水厂,如今为香港西路25号,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位于古老山东半岛的太平山麓还是一片山峦起伏、古树参天的景象,德国商人马牙在此处打猎时,在几株古树怀抱中发现了一汪清泉,几只小刺猬聚在泉旁饮水。他俯身去尝,顿感清爽甘甜。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德国商人罗德维在此打井,从地下深层花岗岩隙间找到了优质的矿泉水资源,从此诞生了青岛中国第一个矿泉水品牌。崂山矿泉水的工厂化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最早的名字叫‘ALCA健康水’。那时候瓶身上就印上了‘崂山’图案的商标,那是崂山华严寺对面的山峰,中间一条小溪沿岩石裂缝流下来。 这个商标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崂山矿泉水最早的‘水源地’意识的体现。

虽然太平山的‘第一口井’不在崂山,但追根溯源,也是崂山余脉。崂山446平方公里,整个青岛市区都是其余脉,一直延续到黄岛。

大多数青岛人对‘崂山水’的认同是从青岛汽水厂的新产品——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的汽水和1952年的可乐开始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汽水厂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两家灌装厂之一,另一家在上海。等到可口可乐解放后撤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出中国中国第一瓶碳酸饮料——崂山可乐,1952年汽水厂开始生产崂山可乐,加入乌枣、白芷、丁香、良姜等11味中草药成分,是中国第一代可乐型饮料。

建国后,青岛崂山汽水股份有限公司收归国有,并更名为国营青岛汽水厂。1997年崂山可乐因亏损停产,让可口可乐收购。而就在几个月前,这种停产了近10年的民族品牌可乐刚刚恢复生产,还是原来那种鲜红色的瓶身,隐约透露了它跟可口可乐的渊源,崂山矿泉水厂将基地搬到了真正的崂山上,水源地位于崂山仰口,由中法专家历时3年勘探而成如今别墅拔地而起,终于将这片青岛风景最美地段‘占据’,取代了这个的工厂。

沿街一栋黄色德式二层小楼,孤零零立在别墅群中,墙面上标注着:“汽水厂办公楼旧址,建于1905年。德式建筑,初为德商建造经营的矿泉水厂,原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

记得那十分有特色的小玻璃瓶,给生长在六、七、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孩子童年生活留下过许多无法忘却的美好回忆,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多子女家庭的年代里,兄弟姐妹同喝一瓶青岛汽水厂生产的崂山汽水的往事,那欢乐和甜蜜是现在的孩子们无法理解的,后来每到夏天满头大汗渴了的时候就到附近的小铺里买一瓶用最快的速度一口气喝下,那种痛快的感觉如今无法形容,如今看着超市里卖各种饮料,想起了当年的这个小玻璃瓶里的咖啡色液体,看着这物已全非的地方,想着它昔日的景象,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仿佛那汽水瓶的叮当声就在耳边,儿时那争抢汽水喝的情景就在眼前,现在还依然感觉得到被汽水弄湿衣服的感觉,那欢声笑语,那甜蜜的笑魇,只可惜青岛汽水厂不在了。

青岛汽水厂以南则是太平角,此地古称‘绿豆岛’,清朝后期与陆地相连成了半岛。清朝末年,青岛先后遭受德、日帝国主义占领,饱受战争创伤,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念及屡遭列强凌辱的青岛,期盼从此太平,便命名了一批冠以‘太平’的地名,如太平路、太平山、太平湾、太平角等,故此岬角得名太平角。

太平角分为陆域、海角两部分。陆域由西南至东北走向的湛山一路至湛山五路,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太平角一路至太平角六路,纵横共10余条街道组成。其中以各具特色的建筑著称,漫步其间,闲适飘逸,如入梦境。海角之东、南、西三面环海,海岸约2.5公里。

太平角

太平角又分为5个小岬角和5个小湾,海岬之衔接处有楔形礁岩,形成一个个海滩,其中有在别处难得一见的蓝色礁岩。此角适宜鱼类栖息,故此地为垂钓之绝好去处。站立海礁之上游客会产生‘天涯海角’之感觉.太平角海角礁石成群,宜于鱼类栖息,因而它既是‘鱼乐园’,又是‘垂钓者乐园’,每天有许多钓鱼爱好者在这里垂钓。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第四公园由中山路迁至太平角一路,太平角一路1号有一个很大的庭园,北部是一座西班牙式二层小楼,楼前卧着一对石狮。我国各地有许多石狮,可是这一对石狮是欧洲狮子,在我国十分罕见。1951年朱德元帅来青岛视察海军住在这里,1957年他第二次来青岛又住在这里,所以人们把这座小楼叫‘朱德别墅’。

九十年代初的湛山大路旧影(王挺摄影)

在往东就是湛山大路的终点湛山,这里有个村庄叫大湛山村,大湛山村古称斩山村,清朝改为官山村,德国占领青岛时斩山更名为湛山,斩山村更名为大湛山村。

斩山原为浮山备御千户所斩头刑场,故名斩山,大湛山村位于湛山南麓,濒临前海湾,西毗太平角,东接浮山所,解放后国家在村子四周征用了部分土地,相继建起了纺织、总工会、空军、海军和陆军疗养院。

湛山大路旧影(逄淑才收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在村南部建起了当时首屈一指的海天大酒店,古老的大湛山村,风雨兼程走过了四百六十多年,饱经了历史沧桑。现在的大湛山村,其土地全部为国家征用,居民全部成了城市户口,一千八百余户的居民住房显得拥挤不堪,就像一个久经风霜的老人难胜重负。

1995年经改造建成的新小区,使老村民生活在一个更加景致如画,宽敞舒适的居家环境中。但那平展如茵的菜圃,纷花如烟的桃林,温馨古朴的四合院和那充满亲情、乡情、人情以及先辈们为之辛勤奉献的老村庄,令记忆犹新的健在人难以忘怀。

上世纪80年代大湛山村鸟瞰(孙立治摄影)

湛山南边是第四海水浴场,又称湛山海水浴场,1934年扩建,闲置多年,记得以前站在湛流干路与延安三路路口就能看到海,岸边都是鹅卵石,如今盖起了高楼大厦,在路口已经看不到大海了,在湛山大路、延安三路路口是湛山宾馆,楼层不算高,可当时是湛山最高的楼,后来拆迁建成高楼大厦。

过了大湛山村就是湛流干路,路口便是青岛公立学校湛山小学,年代久远中式风格建筑,中间拱门两边出檐的建筑,建于解放前,有记载的日期是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学校扩建。

如今学校仅存的一片老校舍,在大门正上方的‘青岛湛山小学’几个大字虽已油漆斑驳,但还可清晰可辨,学校周围用小树密密麻麻围挡着,这座老房子与高楼大厦不协调,用小树来遮丑,有一条砂石土坑洼不平的小路通往院内,院内的地面同样也是砂石土坑洼不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岁月的变迁,这座老房子回归了寂静和沉默,当年嬉笑打闹的学童如今已成为中老年人,培养了几代人的湛山小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的命运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湛山小学旧影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城市建设重点的东移,东部留下可作纪念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寥寥无几了,如今能记录东部发展历史的建筑就属湛山小学了,真心希望青岛各级有关部门,能保护好这座老房子,好好修缮修旧如旧,给人们和这所学校的学生们留住一份念想,让现在的学生们知道当年祖辈的学校是什么样。

湛山的东边是浮山所村,据历史资料记载,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边防失修,特别是山东半岛成了倭寇屡屡侵略的目标。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即开始商讨全国沿海一带的防倭措施,并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诏全国郡县设立卫所军事建制。浮山所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建成。以浮山命名,全称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为浮山所。

据史料记载,浮山所城略呈长方形,南北长有422米,宽403米,周长约3华里,占地18公顷。浮山所设掌印千户一员(正五品)、佥书千户一员(从五品)、统领百户一员(正六品),另有有镇抚(从六品)等武职官员,守城军余56人,守敦堡军余45人、辖有娄山、金家岭、于家庄、张家寨四个军寨;浮山所、葛家屯、赵家屯、任家屯、李家屯等二十五个军屯;以及麦岛、错埠岭、双山、娄山、塔山、翁窑、转山头、狗塔山、桃林、中村、东城、张家庄、程家庄、城阳、女姑、孤山、红石、湛山十八个墩堡。

其防区范围为:东至今崂山区中韩镇金家岭村,东北至今李沧区李村镇于家下河村,北至今城阳区城阳镇与即墨县交界处,西北至今城阳区上马镇西侧张哥庄,西至胶州湾西岸黄岛区红石崖镇,南至黄海。所防陆地面积450平方千米,包括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全境和城阳区、崂山区、即墨市和胶南市局部境域。海岸线长130千米,为当时青岛地区的边防重镇。

浮山所建置后,先后从全国各地调集13名武官来浮山所为军籍,组建了水、陆驻军。其中焦姓、亢姓等9位将军为五品千户,还有4位校尉为正六品百户,不管是五品千户,还是正六品百户都世代承袭,这就是当地居民流传的浮山所十三户之说。至今许多老人都会背诵,焦、亢、毛、杨;苏、余、王、汪;丁、詹、葛、侯;外加一张的姓氏歌词。

浮山所原址在今香港中路以北,南京路以西,江西路以南,山东路以东所围成的矩形内。东城墙位于南京路,东门位于东城墙的北部;北城墙位于江西路,北门位于北城墙中央;西城墙位于山东路,西门位于西城墙的南部,南城墙外即为海滩唯独没有南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修建徐州路时发现破旧的南城墙底下还有一城门,用青砖砌成,证实浮山所在修建时就有四个城门,也就表明浮山所四门通达的寓意。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朝雍正皇帝颁下圣旨裁撤卫所、军寨、军屯、墩堡,浮山所建置裁撤,其地归属即墨县统辖,改设巡检司,由其防守。

原驻守的年轻军士撤回,年老的军士则留在浮山所,他们的家人们也在浮山所繁衍生息,从此开始浮山备御千户所称为浮山所村。清朝胶州水师营亦在浮山所分防设汛,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3)统计浮山所村计159户,684人。

浮山所城初建时,为提调兵马,在城内开辟有十字大街,分别位于今徐州路和闽江路上。山所城内按照十字街走向分成四片住宅区域,街巷纵横,街中有巷,形成棋盘状街道。每个街头巷尾还有上马石和栓马的石头。十字街东北区域为焦姓、亢姓、刘姓等居民居住区;西北区域为詹姓、孙姓等居民居住区;西南为余姓、王姓等居民居住区域;东南为苏姓、戴姓、章姓等居民居住区。城中房舍规划整齐,庙观林立,市井隆盛,人语马嘶,俨然一海疆集镇。

当时浮山所设立后,即按照当时朝廷对卫、所的规定开始建庙宇,先后建有玉皇庙、佛祖庙、三清庙、真武庙、南阁庙、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无梁庙、倒座庙、马神殿、社稷坛、旗蠹祠、观音庙等。据《明朝浮山所城内布局示意图》,图中明确地标注了当年城内各个庙宇的位置。

沿着南北走向的十字大街有南阁庙、城隍庙和倒座庙,东西走向的十字大街边还有一座无梁庙,其他的庙宇则全部集中于城内的西北庙群及东北庙群内。

西北庙群坐落在浮山所城的西北角,占地三亩左右,建筑规模较大。院内北侧有三处庙,正中为玉皇庙,以西为三清庙,以东为佛祖庙。从三清庙殿东界仅跨两步越玉皇庙殿门口就到了佛祖庙殿,这三座庙殿被称为‘两步三座庙’,是浮山所远近闻名的奇特景观。

院内还有一处真武庙,也就是香油果子会的发源地。浮山所建置置初期,每逢春节当地军户均前往京城给皇帝磕头谢恩,归来时一般是正月十三。因此,正月十三当地居民均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后来逐渐形成浮山所十三庙会的习俗,它也是青岛市区最早的庙会之一。

明洪熙元年洪熙皇帝朱高炽颁下圣旨各地卫、所的真武庙内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过年时60岁以上老人在此牌位前磕头即可,不必在往返京城磕头拜年。1954年真武庙的神像被毁,1968年西北庙群改造成为浮山所小学。

2000年5月旧村改造,浮山所小学拆除重建,更名为香港路小学。如今西北庙群只有两棵六百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东北庙又称马神庙,是一处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这在当地比较少见。

南阁庙是浮山所古城比较宏伟的建,为也是佛道合一的庙群,其位于南北大街的南端的南城墙南侧中央(今徐州路1号青岛中心假日酒店正北侧土坡上),建在一个高约7米、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0米的平台的北半部,因位于浮山所南部且形似楼阁,故名南阁庙。 当年南阁庙供奉着真武大帝,香火极盛,前来进香求福的信众络绎不绝。

建庙之时在庙北两侧各种一株银杏树,其中右侧一株已在清朝时期死去,左侧的银杏树现古朴苍劲,为青岛市区树龄最长的银杏树。1954年南阁庙殿内神像被毁,1978年修建徐州路时将南阁庙拆除,仅留下那颗古老的银杏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青岛市有关部门在这棵古老银杏树的设置标牌,上写:‘古树名木 一级 编号01’。如今的银杏树上有枯枝,那是当年日德战争时日本炮弹轰炸所致,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争留下的历史痕迹,它曾是青岛市的地标,为航海、航空指明方向。数百年来,这棵银杏树一直枝叶繁茂,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网友“青岛老开”1999年浮山所柝迁时拍摄。

城隍庙在城东南部,听当地居民讲,这是青岛市区惟一的一座城隍庙,而且有道士长住,这座庙宇神像毁于文革时期,庙殿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失修倒塌。

无梁庙是浮山所的一大杰作建筑,砖木结构,有门无窗里面供奉关圣帝君神像。无梁庙因无梁而闻名,许多人前来观看,看了以后才弄明白,原来是用两块很大的薄石片合成代替瓦。只可惜无梁庙于1954年拆除。倒座庙又是浮山所特殊庙宇建筑之一,得名于其一反庙宇坐北朝南的习惯而坐南朝北,殿内供奉观音神像,门联上写:‘问大士缘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头’,没有横批,这是为了世人自己揣摩,庙宇神像于1954年毁,于1978年拆除。浮山所的各庙宇多于文革或此前即被毁坏,很多已不可考。

浮山所城西是西校场,为明朝浮山备御千户所操练兵马之地,现位置是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和青岛市委市政府及府新大厦所在地。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元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占领浮山所,进村后不久又在浮山所西校场的土地上钉了很多木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大日本陆军用地,在这里建起本陆军医院。抗战胜利后,日军投降并撤离青岛日本陆军医院改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陆军医院。

解放后医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以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第二兵站为骨干组成海军医院。1954年7月20日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〇一医院,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

浮山所这座六百多年的古城,伴随着青岛东部开发和市政府机关的迁入,周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浮山所村于1999年开始旧村改造,建成新贵都小区,浮山所村如今有两座村碑,一座在原南阁庙银杏树下(今徐州路土坡上)的老村碑,一座在新贵都市场西侧的小区内的新村碑,只有这两座村碑和枯黄的银杏树在风雨之中向人们讲述着浮山备御千户所和浮山所村的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辛家庄(逄淑才收藏)

由浮山所沿着湛流干路向东,跨过一条清水小河,不远处的路南是丁家庄,路北就是辛家庄,这个远离闹市的村庄原来约四百多户人家,祖辈相承耕作、下海。

据《辛氏家谱》记载:‘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至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间,辛氏宗族后人辛九经、辛荣业先后由崂山大埠东来此定居,以姓氏命名,称为辛家庄’。

据《丁氏家谱》记载:‘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至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间,丁氏宗族后人丁进、丁进章自浮山所来此定居,以姓氏命名,称为丁家庄。明崇帧十三年(公元1640年)又有王氏一族由台西镇小泥洼迁居此地。

辛家庄老村碑

丁家庄老村碑

辛家庄进村有一座三四米宽的石板桥跨过路边水沟连接湛流干路,村里有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伸向北坡,两旁有烧锅(卖酒的)、烟糖日用杂物的小铺。民房坐北朝南、东西成排,村东头有座两米高的‘三官司庙’供奉关圣帝君关羽,竭忠王关平,威灵惠勇公周仓分别站在两旁人们出远门前常常来到这里烧香磕拜祈求一路平安。

东头崖下的小溪边有一个泉眼,整年流水不断,味甘适口,是村里人家饮水之源。解放后,辛家庄村东面建起青岛工人疗养院,车水马龙过往的人多了。又过了几年,因村里的人口不断增加,于是在村北头新开辟了房基地盖房。又过了几年,村西面搭起了大棚厦,村里有了自己的农贸市场,村民们再也不用专门到浮山所去赶集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辛家庄西头路北先是盖起了高高的远洋公司大楼,然后是村东北洼地原先那个泉眼周边盖起一座座新居民楼。辛家庄与丁家庄两村世以农、渔为业,后转以种植蔬菜,随着区划和整体调整、城市的规划建设,1964年起两村合并成立管理实体——辛家庄大队。

1982年村民由农业户转为非农业城市居民,1984年至1998年辛家庄、丁家庄两村先后四次进行村庄改造。2000年最后一批村民住进了楼房,两村进入了完全城市化。至2006年两村共有1380余户,人口约3800人,村庄占地约270亩,为青岛市市南区最大自然村之一。

过了辛家庄加油站湛流干路折向东北,也就是现在的高雄路,东北端是青岛大学。然后湛流干路折向东南,也就是现在的宁夏路最西端在折向东北,是大麦岛村,它东与徐家麦岛毗邻,西至燕儿岛东坡、南与大海相连,北与丁家庄接壤,湛流干路、东海东路贯村而过。

改造前的大麦岛村

大麦岛村始建于明朝初期,据《族谱》记载:戴氏,原籍河南汝宁,元朝时到平度做官,家住北关,元末迁居东界朱毛。明初,由朱毛东南园徙即墨古镇,不数传又由古镇迁居墨岛。另有一千姓家族,永乐年间从山东文登县到错埠岭定居,后长支经大尧村到此。

万历年间,兰姓和王姓又分别由即墨城里十字街和崂山登窑搬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复姓村落。因村边墨水河入海处有个小岛,潮涨岛陆相隔,潮落相通,土质黝黑,故名墨岛,村庄称为墨岛村。青岛话‘墨’读mei ,‘麦’也读mei ,清朝末年墨岛村演化为大麦岛村,海边那个小岛称为小麦岛。

大麦岛胡同、商铺

大麦岛村原属即墨县仁化乡管辖,后属崂山中韩镇管辖,全村有姓氏113个,村庄建设占地35公顷,是青岛市崂山区较大村庄之一。

旧村改造后现代化的大麦岛社区

2005年7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发布消息,旧村改造的拆迁安置工程已经启动,对大麦岛村进行拆迁,这个具有600年古老历史的村庄及其村舍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居民小区所取代。

徐家麦岛村旧貌(2004年)

大麦岛村往东是徐家麦岛,它西靠大麦岛村,东连王家麦岛,南临大海,湛流干路、东海东路贯村而过。徐家麦岛有‘始祖徐能’的记载,相传明朝中叶后,以日本浪人为主所组成的倭寇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欺压百姓,闹的鸡犬不宁。

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率部在东南沿海奋力剿敌。此时,有一位身手矫健、武功超群的年轻人徐能出现,被与倭寇勾结的巨枭汪直裹挟着沦落成海盗。不多久,徐能就自立山头,势力逐渐扩大,后幸遇一风尘女子结为夫妻。

此女明大义、懂事理,经其劝导影响,徐能率部投诚,并协助戚继光、俞大猷直捣倭寇老巢生擒汪直,此后沿海地区宁静、人和升平。徐能不贪求功名利禄,率妻子在徐家麦岛一带定居,课子教女、渔耕并作,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世代繁衍至今。

徐家麦岛村海滨(2004年)

1978年以前,徐家麦岛比较贫穷落后,村民们多靠下海捕鱼,上山采石,种田为生。改革开放后,随着青岛市城市向东扩展,这里的土地许多已被征用,成为青岛市沿海的黄金地段。2004年底,徐家麦岛有村民605户,1631人,其中徐姓占人口总数的55%,余为张、李、王、孟等姓氏。2005年7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发布消息,对徐家麦岛拆迁。

王家麦岛村旧貌

王家麦岛西与徐家麦岛接壤,东与山东头相接,北与海洋大学交界,南与海洋游乐城、海豚馆(今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相连,湛流干路、东海东路分别从村前、村后经过。村庄东西最大距离为1.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公里,全村占地面积30公顷。

王家麦岛村王氏祖庙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王氏先祖携妻带子来到这里,开荒垦土、凿井垒墙,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世代以渔、农为主,兼采石、运输和饲养牛羊等。王家麦岛曾有浮山石料厂,一度因开采花岗岩而远近闻名,1953年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取石料就出自这里,如今浮山石料厂早已关闭。

山东头村拆迁前旧影

湛流干路路北则是山东头村,西与王家麦岛接壤,东、北毗邻金家岭,南靠海岸线,湛流干路、东海东路贯村而过。据康熙五十五年辛吉龄主修的《辛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一世祖三兄弟由云南乌撒卫迁肥城,又迁居即墨之南山(今崂山区中韩镇大埠东村)。

大约在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后四世辛万携妻及子女到浮山东边立村,称之为山东头村。山东头村的先人们主要靠躬耕垅亩、上山采石、下海捕鱼维持生计。由于封建社会的吏治黑暗,加之近代又遭受军阀混战、德日入侵等影响,村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见证了青岛历史的老村庄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元月14日,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及海军陆战队在飞机的掩护下,由山东头前海登陆,华北方面军第二军的国崎支队先头梯队和其海军第四舰队先后由此抵达青岛,此时青岛沦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军‘大江口’登陆。

2004年底,山东头村共有村民1364户,3576人,辛姓占总人口的60%,其余为王、曲、李等姓氏。如今的山东头村未拆迁,成为都市里的村庄。

金家岭村,西邻山东头,北依崂山余脉、午山支脉的金家岭,东连朱家洼,南临海岸线,李山东路(今深圳路)、金家岭路、苗岭路环绕其四周,银川东路、仙霞岭路穿村而过。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马氏先祖马道亨率全家由山西小云南迁来时,这里有几户金姓人家,但人丁零落,为尊重金氏立村之功,取村名金家岭,因马姓居民较多,人们俗称马家岭,后人为吉利之意多称呼为金家岭。

‘北有高山长青松,南有大海卧蛟龙,东边岗上有高阁,西边岭上有古城,内有大沙流水声。’这是明朝初期金家岭的自然景观。当年北山坡上长满青松,东面山岗筑有一座观望台,与村西城堡遥相呼应。1992年高科园成立后,该社区抓住大开发大发展机遇,开展房地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

1994年后,进行整村改造,所开发建设的金岭花园、金岭新村,成为现代化的居住小区,社区居民随之转为城市居民身份。2004年底,辖区共有居民950户,2636人。

过了松岭路,湛流干路转向东南,王家村西与金家岭村接壤,西北到钟家沟,东北是崂山余脉——午山,东南连石老人村,南邻海岸线。王家村总面积114公顷,其中山林55公顷,粮田、茶园、果园39公顷,村落、街道、绿地20公顷。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前后,王氏始祖王汉夫妇来此立村定居,定下‘居止连茅屋,四邻不相离’‘有财不行商,耕读为本行’‘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等许多祖规条例。

村后原是一片山地,人烟稀少,野兽经常出没,又因此处有一石似野猪状,村庄称为野猪庄,简称野庄。后来感觉此名不雅,村民大多姓王,遂更名为王家村。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前后,因灾害歉收,王氏七世祖中的二支外出逃荒,分别落户在今即墨市石家宋格庄和崂山沙子口独角坡。

原王家村小学大门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建王家村小学,校舍面积500平方米。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王家村山林遭日军砍伐焚毁。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6月中旬,王家村农会诞生。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7月建立村政权,称王家村办事处。解放前,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全村150户,人口600人,可耕地900亩,粮食亩产110公斤。近海捕捞渔船3只,渔民15人,每船年收入不足200元。

1951年6月至1956年8月,石老人乡政府直接领导村的工作。同月由石老人、王家村合建海峰农业社。1957年11月王家村由海峰农业社分出,建永胜农业社,同时建立党组织。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后,改称王家村生产大队,撤销原生产大队,建立首届村民委员会。1994年新崂山区成立后,王家村成为崂山区开发建设的热点,千禧龙苑、悦海豪庭、美林山庄等高档商品楼宇在村庄南拔地而建,成为了高档住宅社区。2004年底,有居民659户,1725人,其中王姓占全社区总人口的73%,其次是曲姓等。

石老人村旧貌

石老人村,西与王家村为邻,北依大佛山和温石山,东与沙子口镇姜戈庄接壤,南靠海岸线,湛流干路贯村而过,是崂山旅游的必经之地。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高氏、孙氏先民从‘云南交趾国嘎嘎县大槐树里头’迁此定居。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前后,东边姜戈庄曲姓的一支迁来。他们开山辟土、出海捕捞、繁衍生息、渐成村落。因其村南海湾处有一酷似老人形态的巨大海蚀石礁,便以村前海中石老人取名为石老人村。

石老人村旧貌

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人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

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太子大施法术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太子又大施法术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

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岛’。2001年石老人村在崂山区率先进行了旧村改造,建起高档居民楼。2004年底,有居民1428户,4080人,社区居民以曲姓居民居多,约占全社区人口的60%,余为孙、王等姓氏。

改造后的崂山路

过了石老人村湛流干路转向东北,姜戈庄,东与中韩镇的石老人村接壤,北邻群山与石湾村,东北靠南崂村,东南为沙子口村,南临海岸线,湛流干路贯村而过。

据《王氏族谱》载:‘姜戈庄原有‘江姓、曹姓始居此疃’。明朝初年,江姓从云南(山西云岗南)大槐树里迁居此地,以江姓定村名为江戈庄,后演化成姜戈庄。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王姓始祖兄弟四人由云南迁来时,江姓已绝户,曹姓也仅剩几个孤寡老人。王姓始祖悯江、曹的衰微,仍然将村名称为姜戈庄,并慨然承担了对曹姓老人的养老送终,而且每逢年节都要到曹家祖茔拜奠。

1961年姜戈庄按地理位置划分为西姜戈庄、北姜戈庄、南姜戈庄、东姜戈庄。

西姜戈庄简称西姜村,西邻中韩镇的石老人村,北靠沙子口镇的北姜戈庄村,东依沙子口镇的东姜戈庄村,南临海岸线。全村辖区总面积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0公顷。1997年,全村拆迁改造计划开始实施。

北姜戈庄村简称北姜村,西起西姜村,北到南崂村,东至东姜村,南抵南姜村。

姜戈庄码头

南姜戈庄村简称南姜村,西起西姜村,北到北姜村,东至东姜村,南临海岸线,湛流干路从村南穿过。全村辖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公顷,海岸线长5公里,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1995年南姜村自筹资金修筑一条长1050米,宽24米与湛流干路相接的公路。1996年南姜村拆除民房98户,拓宽湛流干路,1月份拆迁户搬进新住宅楼。

2004年,南姜有765户,2168人,现有曲、王等姓氏,以曲姓为多,约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东姜戈庄简称东姜村,这个村的曲姓来得较晚,紧捱着王姓住地的东崖坡上居住,俗称东崖。东姜曲姓与南姜曲姓同姓不同宗,2004年东姜有660户,1720人。2013年4月16日青岛市环保局网站挂出了关于崂山区崂北路北四姜片区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这是继2011年11月26日规划面试后的首次环评问世。

根据环评显示,该项目总投资42.5亿元,拟于2013年6月开工分三期建设,预计于2018年6月完工,整个施工周期为60个月。届时,成片的四姜村落将华丽变身,一座滨海欧式风情小镇将在青岛惊艳亮相。

沧海观

过了姜戈庄往东有一座沧海观,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姜戈庄与石湾村村民共同集资在海边修建此观,命名为沧海观,当地百姓俗称为海庙,属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一。观内供奉东海龙王与海神娘娘等诸尊神像,渔民籍此祈求渔业兴旺,平安幸福。

正月十三为海神娘娘圣诞,当地渔民都在此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鞭炮齐鸣,锣鼓震天,极其热闹。后来正月十三称为庙会,一直延续了几百年,1966年沧海观基本被毁。

此时,湛流干路曲折向北,此地是沙子口村,也是沙子口镇政府所在地。

沙子口村西南连姜戈庄,北接段家埠,东牵登瀛盆地,南临沧海观。据说清同治年间,董家埠的董德信和张村的王吉同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开设商行并搬来家眷定居,后又有段、曲、李等姓氏搬来,逐渐形成村落。当时这里属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1898年沙子口地区除东麦窑、西麦窑、流清河砖塔岭之外的大片土地划入胶澳租借地,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12月10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沙子口属胶澳商埠。

建国后,沙子口划为南海专署崂山办事处六、七两个区。1951年4月域内组建崂山行政办事处崂西区,1956年9月撤区,域内划为4个乡,分别为沙子口、汉河、宅科、登瀛。1958年9月撤乡成立沙子口人民公社,1961年10月改建县置,隶属崂山县。1984年6月改为沙子口镇,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沙子口镇归属崂山区。

1994年青岛市区划,仍隶属崂山区。1998年5月沙子口镇政改称沙子口街道,属崂山区派出机构,驻地沙子口。沙子口村原有耕地120余亩,因开发建设征用现剩35亩,山峦100余亩。现有村民608户,1550人,有董、王、段、曲、李、袁、纪、丁等姓氏。

沙子口北侧是南崂村、中崂村、北崂村傍山依次排列,三个村庄原称小崂山。小崂山为崂山余脉午山支脉,南北走向,主峰烟台顶,海拔269米,面积0.65平方公里。其北为于戈庄、董家埠、戴家埠,东北为段家埠村,李沙公路紧捱村东。后来小崂山析出北崂村,而后小崂山又分立两村,为南崂村、中崂村。两村以李姓为主。

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编修的《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兄弟于明永乐初年从小云南大槐树里头迁山东。李延成率妻、儿‘卜居莱阳’,李启成一家‘卜居胶州’,李子成‘卜居即墨南乡曲戈庄(李沧区李村镇曲戈庄)’其为小崂山李氏之一世祖。南崂村有居民362户,1275人。中崂村有村民200户,620人。北崂村主要以胡姓为主,故亦称‘胡家崂山’。

明朝初年,胡氏先祖从小云南大槐树迁来的,初居即墨洼里村(属城阳区流亭镇),二世祖分支时迁北龙口村,明朝正德年间胡荣带领几户从北龙口村迁此立村。如今南崂村、中崂村、北崂村已经旧村改造,新式居民楼拔地而起。

过了沙子口村,湛流干路转向东北,北侧是段家埠,它西北邻戴家埠,西南面对崂山洼的开阔盆地,北邻董家埠,东面是一片绵延起伏的山峦。据《崂山段氏族谱》记载,段家埠为宋氏始祖于明洪武末年所立,于崂山洼东北处山下缓埠上占山开基,称为东埠疃。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段氏始祖伯祥公随明初迁徙‘大军’由小云南(今山西省南部地区)迁来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崂山脚下,卜居于依山襟海的登瀛洼内、陡阡口下、黄家河东的一片缓埠上谋生(今崂山玻璃厂址及以北、以东处,当地人现仍沿称此处为段家地)。 因当时此处人烟稀疏,野兽横行,生存环境险恶,遂举家迁来东埠疃,与宋氏先祖为邻。

于明万历年间编修《即墨县志》之前,就已经更村名为段家埠。 由于历代前辈的艰难创业、辛勤耕耘,加之明初开始长达数百年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段姓一族繁衍生息、发展较快。 自清初始,段氏陆续成分支迁徙至如现崂山区的戴家埠、沙子口、栲栳岛、南窑、大石社区、竹窝、观崂、孙家下庄、李沧区的河北、河南、东北庄、侯家庄、西流庄、郑庄、胶南市的杨家庄、陈家庄、大庄、闫家屋子、郭家河岩、黄岛区的丁家河、荣城市的石岛桃树园、东王门、西王门等地。

2004年居民1025户,2576人,有段、宋、马、曲、王等姓氏,其中段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99%; 原有耕地1286亩,因多年建设征用,现有不足10亩,山峦2055亩。

过了湛流干路往东,路北有座山叫陡阡山,山下有个盆地叫陡阡口。陡阡山向南伸入海中的小半岛,名叫栲栳岛,呈南北走向。当地有个村庄叫栲栳岛村,它东临登瀛湾,西隔山与沙子口湾相望,南与大小福岛对峙,北靠层层山峦,方圆约3平方公里。村庄由八家庄、三家沟、南石屋、前歧、西崖坡等多个自然村组成。八家庄、三家沟皆因早年先民居住户数而取名。

南石屋在八家庄南百米处,因门前有一巨石倾斜而形成一个石窟,起名南石屋。前歧在南石屋前方,需翻越一道山梁,居住着几户朱姓、王姓人家。西崖坡是距村委会以东1公里处的一个山坳小村,居住着从二十世纪初由大河东村迁来的姜姓人家,因居住地西面山坡陡峭如崖,故称西崖坡。栲栳岛村下有一沙滩称南浦圈,地理位置独特,占尽山海风光。村庄现有居民320余户,共840余人。

栲栳岛东北山前距海边百米处,有一寺庙遗址,史称十佛寺,俗称潮海院,相传东晋高僧法显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西行求经,泛海归国途中遭遇飓风,飘泊至崂山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长广郡太守李嶷闻讯后,亲自迎接法显,并主持集资兴建十佛寺让法显在此译经说法。

寺院建成后,听经人众,影响极大,佛教开始在崂山地区兴盛。十佛寺于唐朝中期重修,正殿三间奉释迦牟尼等十位佛像,后殿塑十八罗汉像。庭院两侧有东西廊房,东为主持居所,西设娘娘祠。寺院香火颇盛,每年正月十六为庙会。文革期间塑像被毁,寺庙被拆。

目前经修复后的十佛寺为海军招待所。院门由湛山寺住持明哲方丈题写的院名——潮海院,大字熠熠生辉,正殿廊道里挂着高僧法显的画像、法显西行路线图和潮海院简介。殿前殿后的门柱上均书刻着楹联,让观赏者以思索,给瞻仰者以启迪。寺前有一长20余米宽10余米的硕大荷莲池,目前只有寥寥几蓬睡莲寂寞地开着。山门两侧高耸着六株银杏树,距今已近1600年,依然苍翠遒劲,华盖参天。

前登瀛村

继续往东有个村庄原称登窑村,明朝之前这里就有人居住。据村中《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先祖于明永乐年间从河南淮安府迁居至此,因当时村子附近有许多烧木炭的窑炉,因此取名为登窑村。村前的登窑湾曾是有名的码头,涨大潮时海水可沿登瀛河直涌到村前。清朝以前商贾云集,当地出产的木炭、药材、瓜果、石料等特产由此运至江浙一带。清顺治年间,为防倭寇进犯抢劫,曾设兵防之。

登窑村正南方向的海中有一大一小两个岛屿,分别称为大福岛和小福岛。大福岛上有可饮用的淡水,所以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清光绪年间,岛上有人掘土时得到一枚铜印,上书‘太原仙道图书’。传说当年徐福曾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在岛上集结训练,并由此登船前往瀛州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当时青岛市政府根据这个传说将登窑村更名为登瀛村。后来因人口不断增多,又分为前登瀛、后登瀛两个村庄。在西侧山根还有一个村庄叫西登瀛村,它是陡阡口内的第一个村庄,三面环山,东南临海,东邻岭西村,与崂山巨峰相望。发源于蝎蛰涧的西登瀛河穿村而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俗称南庄、北庄。因建村晚于登瀛村,且位于登瀛以西,故名西登瀛村。

相传张氏先祖世臻由云南迁来,据张氏族谱记载:‘或以为来自明初,或以后迁于明中,其岁月无可考也’。杨氏先祖于明朝初期从小云南洪洞县大槐树迁来,至八世士秀、士俊兄弟二人又由西登瀛迁居侯家庄,杨氏祠堂设西登瀛村。王氏始祖居登瀛村,清朝光绪年间,十四世得守和十六世响祖,先后迁居西登瀛村。朱氏十五世启福于清末从侯家庄迁来,自十六世守化开始定居下来。

江氏十二世祖尚灏于清末由即墨迁往小河东村,而后又定居于西登瀛村。栾氏五支十四世祖作脂、作望,担挑嗣子修峰于清末由夏庄迁来,不久作脂去了关东,晚年又回西登瀛村,白氏先祖子仁于民国初年由山东益都(今青州市)携妻带女走到这里,见村落依山傍水,人缘厚道,便定居下来。西登瀛村原有耕地450余亩,山峦2000余亩,由于国家征用和开发建设用地,现有耕地230余亩,山峦1400余亩。

该村1955年建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与岭西村、登瀛村联片建立了光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立沙子口人民公社西登瀛生产大队。 西登瀛村现有村民336户,986人,有张、杨、王、江、朱、栾、白等姓氏,其中张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40%,杨姓、王姓各约占15%

顺着湛流干路过了西登瀛便是岭西村,它西邻西登瀛,北依崂山支脉三皇山,东接前登瀛,南临栲栳湾。

因建村时位于登瀛西岭之西,故称为岭西村。据《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先祖最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人口大迁移时,由云南大槐树里头迁至山阳(属山东昌邑)。谱载:“吾先人祖居山阳,属昌邑。

后迁于即墨城东南古镇疃,数世而后,子孙繁衍,分处移居,有迁于岭西者……”由此可见岭西建村的王氏由即墨东古镇迁来。岭西村现有村民588户,1689人;耕地400余亩,山峦5700余亩。村民有王、刘、朱、龙等姓氏,其中王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96%。

原小河东村关帝庙

顺着湛流干路往东便是小河东村,它西连前登瀛,北靠黄崖北山,东与大河东村相邻,南眺南窑半岛和登瀛湾,为陡阡口里著名的六大村庄之一。占据了登瀛盆地的中间位置,拥有黄崖、东坡、梧桐涧等自然村。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王氏始祖伯英、伯能等兄弟四人从河南淮安府迁居登瀛后,到第二世兄弟八人分为八个支派,其中的一支迁到这里,建村于小河之东,故名小河东村。小河东村原有耕地1100余亩,山峦2550亩。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开发建设的需要,许多土地被征用,现今尚有耕地100余亩。2004年,有830户,2199人。村民有王、朱、李、岑、袁等姓氏,其中王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各姓氏间以世系伦序,弟兄爷们相称,亲如一家。

过了小河东,湛流干路转向南后,曲折向东。从崂山巨峰西侧发源于石门涧的凉水河和发源于茶涧的大河之下游交汇处,有一个美丽的村庄,这就是大河东村。大河东村由大庵子、三岔、蛤蟆涧、荆条涧、椒涧、迷魂涧、水场子等多个自然村组成。

大河东村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先是姜氏东坡、东岭、东山、东林兄弟四人从即墨长治姜家坡迁来。朱氏于何年来此地无可考,姜、朱二氏论行排辈,以兄弟爷们相称,亲如一家。王姓与登瀛的王姓同宗,来此定居年代也无可考,主要居住在大庵子自然村。

为与河西山右的小河东村区别,定名为大河东村,大河东村三面环山,南边山壑处直瞰南窑半岛和登瀛湾。村庄原有耕地800余亩,山峦1300余亩,因开发建设征用现剩耕地360亩。2004年有850余户、2270人,主要有姜、朱、王等姓氏。

大河东的偏南方向,湛流干路南侧是南窑村,它居于南窑半岛之上,村东、南、西三面靠海,东面为流清河湾,南面是槐石湾,西面为栲栳岛湾,村后有一条河流名曰登瀛河。由烟云涧、幸福等几个自然村组成。

早先南窑半岛北部与陆地不通,只有当海水退潮的时候岛上的人们才能取近路往返。清乾隆年间,段尚厚、段尚忠从段家埠迁此看山定居,村建于登窑村南的炭窑处,故名南窑村。当时这里的所有山林和土地都属于崂山太清宫庙产,他们到这里养护山林耕耘土地,是崂山太清宫的佃户。建国后划阶级成分时,南窑村没有一户地主,全部为贫农、雇农。

南窑一带的佃户,大都五年三交租,三七分,佃户留七成,庙上收三成。南窑村的租粮是作贡(供)品用的,禁忌用人粪尿浇灌,收获时不准用牲畜打场,人也必须扎好裤腿穿着袜,所以这一带的村民负担较轻。

聚仙宫

上世纪六十年代南窑半岛上的驻军在南窑村后修了一座大桥,才使住在这里的村民出入方便。烟云涧自然村在南窑村的西北方向,湛流干路北侧,因这里长年被海雾笼罩,因此起名为烟云涧村。现有居民55户,200余人,以苟姓为主,其他姓氏有王、李、刘、朱等姓氏。据史志记载,苟氏祖于明初从小云南迁到即墨苟家疃,后迁到烟云涧。

清初苟氏有人与即墨县张戈庄(今城阳区上马镇张戈庄)张氏之女结婚入赘,发展繁衍成一支,至今与烟云涧本家有来往。其他姓氏有王、李、刘、朱等姓则分别来自登瀛、大河东和王戈庄后滩。幸福自然村在烟云涧自然村东,湛流干路北侧这里早先有一座声名赫赫的道观——聚仙宫,又称旱寨庙,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全真教华山派高徒李志明、王志建创建,大学士张起岩为之记。幸福村初建于1958年,现有居民40户,150余人。

南窑村东北方向,湛流干路北侧是西麦窑村,它东临东麦窑村,西靠南窑村。据《齐乘》及有关的史书方志记载,原初的崂山布满密密麻麻的檀木、楸树、松树以及樗、柞、槐、柳等高大乔木,大约到了唐宋五代以后,一些逃避战乱和苛捐杂税的人们陆续流落到这里,他们伐木烧炭维持生计。到了文化鼎盛的两宋时期,他们又建造了许多薰制松烟的窑,砍伐崂山松,将薰制出的烟灰运到江浙一代制作墨。

这样山上的乔木几乎伐净,崂山松也所剩无几。后来崂山的庙宇逐渐增多,道长们护卫山林,严禁采伐。而那些烧窑的人又别无长技,逐渐离去。明朝万历年间,当唐氏先祖唐本立、唐仁等从王戈庄镇青山村此立村时,见到这里到处是被烟熏得象墨一样漆黑的残窑废址,遂将这里称为墨窑。‘墨’字在青岛方言中读mei, ‘麦’字在青岛方言中也读mei ,久而久之墨窑被讹化为麦窑。

多少年后这里的人有搬到西边山坳处定居的,遂有了东麦窑、西麦窑之分。西麦窑村原有耕地200余亩,现尚有耕地12亩,山峦2600余亩,村庄占地30万平方米。现有村民208户,546人,有唐、王、董、张、苗等姓氏,其中唐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75%、王姓约占10%

西麦窑的东侧是东麦窑,位于崂山南麓的山脚下,东邻流清河村,西靠西麦窑村南望大海,北依翠峰。

村庄由来清乾隆年间,李氏先民李东玺从沙子口镇南崂村迁到这里。六十余年后,小河东村的王姓先民又在村北半山坡上平土造房、垦荒种地,这里被称为独角坡。东麦窑村早先村民除了耕耘樵牧之外,主要从事拉网打鱼和海上垂钓。东麦窑村原有耕地35亩,山峦550亩,现已无耕地。

2004年有村民35户,400人,以李姓为主,其余为王、唐、代等姓氏。

往东就到了湛流干路的终点流清河,附近有个村庄,名为流清河村,为沙子口镇最东边的一个村庄,因位于流清河入海口东坡而得名。由流清河鲍鱼岛、大平岚、小平岚四个自然村组成。

流清河村现有村民81户,275人,曲姓祖上是姜戈庄人,原本居住在流清河中游的将军槽,自家养船捕鱼,建国后迁居流清河村。唐姓祖上是王戈庄镇青山村人。纪姓祖上是现城阳区大北曲村人氏,主要以拉网捕鱼和看山护林为生。

流清河村有两个卵石滩,大的叫小旋子,方圆近400平方米,水浅;小的叫大旋子,方圆近300平方米,水深。

从流清河东行1公里即是鲍鱼岛自然村,因村南通往海边有一伸向大海的小岛,遥看酷似一硕大的鲍鱼,加上岛周边及其以东十余里海岸水域盛产海鲜珍品鲍鱼,故名鲍鱼岛。相传清朝末年,鲍鱼岛的先民李氏七兄弟与青岛森林公司的资本家因为此处的地界之争打了一场长达10余年的官司,为了保护世代生息土地,他们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徒步往来于即墨县城与鲍鱼岛之间,最终胜诉。

鲍鱼岛现住有13户人家,以李姓为主,其祖上是南崂村人;还有林、唐等姓氏,祖上皆是王戈庄镇青山村、黄山村人氏。距鲍鱼岛自然村3公里处,有一小山坳,名小平岚,住有一户林姓人家;距小平岚2公里处有一大山坳,名大平岚,住有朱、纪两姓四户人家。朱姓祖上是沙子口镇大河东村人,何年何月迁来不详,据说大小平岚祖上时皆为青岛森林公司山林护卫。现除有一户仍居大平岚外,其余尽迁流清河村居住。

曾经的湛山大路、湛流干路已是青岛东部最繁华的一条城市道路,两侧早已不是那低矮的村庄民房,高楼大厦不断崛起鳞次栉比,四周环境美如花园。现代化气息极为浓厚的青岛东部已经形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型。它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为主要特色的西部老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作者:邱若俊,曾用名邱俊龙,网名“青岛台东镇”,发表于2015年12月9日。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重新编辑整理并搜集添加图片发布,图片感谢崂山史志公众号等媒体及城市档案论坛网友的提供支持,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