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岛需要新机场?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为什么青岛需要新机场?

原标题:为什么青岛需要新机场?

来源:回澜听涛(ID:opinionline)

1月27日下午,随着中国东方航空空客A350客机、山东航空波音B738客机依次平稳地降落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跑道上,新机场试飞任务完成。

本次试飞历时两个小时,试飞科目总计7类22项,包含飞行程序与导航系统验证,跑道、飞行区标志等设施查验,是对新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地面服务、应急处置等综合保障能力的全面检验,全程由两架客机实战验证。

在此之前,胶东国际机场已经于去年12月份,完成了25天的飞行校验,对机场通信、导航、监视等设备的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进行了检查验收。胶东国际机场今年就将启用,离我们越来越近;流亭国际机场也要告别作为航空枢纽的历史使命,以新的功能定位融入青岛城市发展之中。

为什么青岛要挥别流亭,转场胶东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亭机场太小了。

4E级的流亭国际机场,起初规划设计的年旅客吞吐量上限是1200万人次;2013年挖潜扩容后,旅客承载上限提高到了1800—2000万人次。而2019年,青岛空港的实际旅客吞吐量为2555.6万人次。流亭国际机场已经超负荷运营多年,历经3期扩建和数次挖潜扩容,潜力已经挖无可挖,其硬件承载能力已经成为青岛空港发展掣肘。而且流亭国际机场上方的空域资源也越来越紧张,青岛城区扩展与机场空域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空港要想继续发展,机场搬迁是必然选择。

4F级的胶东国际机场有2条3600米长的跑道,而流亭国际机场仅有1条3400米长的跑道;胶东国际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29.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还预留了未来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的发展空间。

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被称为青岛的“百年工程”。“百年”指的不仅是机场的设计使用寿命,更在于这座新机场对青岛开放格局、城市拓展的巨大意义,足以担得起“百年”二字。

航空枢纽港+临空产业+航空新城

自古以来,通商口岸和茶马古道就是繁华之地,空港就是当代的全球商道。

数千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而且是消费能力、商务需求相对突出的航空旅客,是航空运输、商贸服务、会议会展、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巨大市场;

空港快速通达全球的货物运输能力,又成为跨境电商、高新技术研发、生命健康等对时效有较高需求产业的聚集地;

诸多航空公司、航空相关产业的聚集,又会让枢纽空港周边天然成为相关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的所在地,带动总部经济发展;

作为基地机场,飞机运维保养检修等一系列需求,又会成为航空制造相关产业、人才聚集的基础,催生新的产业集聚区……

目前中国已经累计批复了17个临空经济区,包括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与蓄势待发的胶东不同,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城市的临空经济早已经过多年积累,贡献着百亿乃至千亿的产值,成为当地重要的发展引擎,也在国内证明了临空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

因此,胶东国际机场这种4F级机场带来的,不仅是交通枢纽,更会催生临空港城。

根据《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在以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的221平方公里内,将构建以航空核心产业为基础,临空高端服务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为支撑的“一核两高”的产业体系,规划形成“一带三廊、两场五片区”的空间结构:

包括大沽河生态景观带、胶济客专生态廊道、碧沟河生态廊道、胶济铁路生态廊道、胶东国际机场、青岛公务航空机场、北站综保物流片区、临空制造片区、空港综合商务区、陆港产业片区、李哥庄空港新市镇。

北站综保物流片区以综合保税加工、商贸物流等为主导功能。

临空制造片区以临空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科研办公、仓储物流等为主导功能。

空港综合商务区以商务办公、会展商贸等为主导功能。

陆港产业片区以仓储物流、先进制造等为主导功能。

李哥庄空港新市镇以空港配套服务、居住生活、休闲旅游等为主导功能。

胶东国际机场所在的临空经济区,不仅是北岸城区,更是整个青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产业项目聚集地、投资热度新高地。

“项目落地年”里的临空经济区

项目是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能否起飞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规划,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立足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着眼于同上合示范区实现协同发展、建设半岛大临空经济带,将重点打造临空国际高端消费区、临空贸易金融创新核心区、临空TOD双创生态智慧生活区、临空对外贸易综合保税区、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等五大板块。

从项目落地进度来看,临空TOD双创生态智慧生活区和临空对外贸易综合保税区内,包括宇培跨境电商、国网紫光能源科技城在内的17个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211.9亿元。2020年,共签约海尔跨境智慧物流等总投资126.9亿元的16个项目,集中开工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等总投资156.6亿元的10个项目。

分区域来看,在机场航站楼南部片区,投资规模1000亿元的临空贸易金融创新核心区正在规划建设,上合服贸及联合国采购(青岛)创新示范园项目、红星美凯龙奥特莱斯爱琴海航空购物公园位于此处,服务贸易总部型企业是这个区域的关键词。

而在南部商务区,则主打22平方公里的临空国际高端消费区。台湾新光商业综合体、中免免税城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远期投资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同时,围绕胶州北站,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OD),规划建设投资规模1500亿元的临空TOD双创生态智慧生活区。

机场北部的临空对外贸易综合保税区内,宇培电商、汇通丰源冷链、成龙国际、航港供应链等项目签约落地,将融合保税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国际贸易等产业集聚发展,投资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开放将是这里的主打牌。

“双节点”坐标中的临空经济

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

以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正处于青岛开放势能最强劲的区域。上合示范区在这里,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在这里,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在这里,依托上合物流园区创建的青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也入选第二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

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后,将为这片区域带来每年数千万人次以上的客流量,成为最直接的全球资源集散平台、最有效的活力注入渠道。

根据青岛空港2019年数据,青岛共有国际航线37条,国际旅客吞吐量达到418.7万人次,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以及东亚、东南亚、西亚实现直航。要实现在青岛配置全球资源的“国际客厅”目标,空港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依托。

目前青岛的开放亟需一个更大的国际通道。

2020年下半年就有8个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20个中国500强及领军项目落地青岛。青岛已经开门纳客的7个国际客厅,已经有120多家对象国官方机构、商协会入驻或达成合作关系。虽然疫情冲击下,对外开放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从数据来看,青岛的开放大势并没有被打断,疫情期间积压的开放势能,在疫情过后会迎来报复性释放,让更多国际人才、国际资源,经更广阔的空港进出青岛、进出胶东、进出黄河流域,是胶东国际机场以及胶东临空经济区要承担好的职责。

搬迁后的青岛空港,不再有空域、土地等硬件层面的掣肘,又叠加了一系列国家战略、优惠政策的软实力,对外应该有更大的产业空间、运力空间承载临空经济、引进全球资源;对内应该有更丰富的航空线网布局,承载中转客流,发挥区域枢纽空港的集散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托空港汇聚而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真正让青岛的北岸城区,成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

为什么青岛需要一座新机场?因为青岛的发展需要更大的空港,去承载开放大势、重塑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