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六大项目工程 青岛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推进六大项目工程 青岛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原标题:推进六大项目工程:青岛将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来源:爱青岛

5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十四五’时期我市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重点举措”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已启动《青岛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

《青岛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宏观引导,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推进六大项目工程 青岛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十四五”时期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创新思路

(一)升级服务体系。提高站位、放远眼光,通盘考虑民营经济大服务体系。打破企业性质、规模限制,建立完善从企业注册、培育到成长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

(二)优化融资生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多途径融资。争取在青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建设融资服务大数据平台,形成良好的银企投融资合作生态。

(三)激发民间投资。引导企业融入青岛新开放大环境,把握我市战略发展的历史机遇,创新支持民间投资形式,开放更多场景支持“四新”经济发展,给予民企更多的参与机会。

(四)壮大产业链条。抢抓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机遇,壮大工业互联产业链条,以链条各环节优势企业的政策、资金、人才、技术需求为导向,重点配套政策和服务。

“十四五”时期激发市场活力的重点举措

“十四五”我市将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项目,持续推动壮大民营经济。从壮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新经济、打造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入手,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强调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合理布局,突出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形成生态发展新优势。在适应国际及变化的新特点,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外经外贸业务基础上,通过提高双向流动,厚植开放发展新动力。以强化内外融合为主线,通过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形成共享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民营和中小企业重点推进六大项目工程:

 (一)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程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指导,积极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坚持“学深圳、赶深圳”,在持续优化尊商重商社会环境、亲清新型政商环境、竞争中性市场环境、公正高效法治环境等方面精细谋划、精准推进,“破堵点、出新招、创亮点”,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把青岛打造成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试验区、民企成长主阵地、创意活力动力源和产业发展增长极。

 (二)持续推进壮大民营经济工程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长远设计和整体谋划,全力推进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尊重、爱护、支持民营企业的氛围,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市场主体“升级”行动计划、“内招外拓”行动计划、“企业扎根”行动计划等四个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夯基础、扩规模、快发展,推动存量做强、增量扩容、质量提升、变量激发,切实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量、转型升级。进一步抓“资金”、减“税费”、保“土地”、建“队伍”、落“政策”,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三)健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工程

一是健全制度政策供给机制。全面贯彻落实《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纵深推进“青岛政策通”平台建设运营,持续推进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完善平台政策兑现功能,提升平台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水平。实现“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的闭环式公共政策落实机制。健全完善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运行监测体系,全量收集市场主体、税收、就业、投资、进出口等指标数据,定期分析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运行特点,提升民营经济科学决策、精准服务能力。

二是健全民企培育宣传机制。加强舆论引导,讲好青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持续办好“青岛企业家日”和“青岛企业家宣传周”,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经常性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和诉求,畅通企业家意见诉求通道。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人民团体在畅通民营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各类评选表彰活动中平等对待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高水准建设青岛民营中小企业大学,打造民营和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四)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工程

一是大力培育骨干民营企业。实施“十强”领军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完善直通车服务机制,全力支持领军企业进入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一企一策”强化跟踪服务、精准服务。指导重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引领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资本运作和挂牌上市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三是强化民营企业品牌培育。建立完善的驰著名商标品牌梯次培育发展机制,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商标品牌,培育品牌龙头企业。

 (五)做专做精民营中小企业工程

一是实施万户创新型企业成长行动。持续推进优势高成长企业分类培育,加大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热带雨林企业生态。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快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对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需要的管理咨询、股份制改造、工业设计、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予以优先支持。支持优势企业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力。

三是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聚焦“四新”经济、13条产业链,细化民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优化拓展民营经济产业布局。突出产业协同,实施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链工程”,发挥好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集约用地、集聚发展,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业用地指标,用于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支持企业优质项目落地,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六)民营经济服务平台提升工程

一是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全市民营经济综合服务、政策服务、大数据服务等专业惠企平台作用,持续提升民营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围绕融资、创新、技术、土地、用工、市场、维权等需求开展精准服务。重视发挥商协会作用,培育和发展特色商会组织,引导协会规范有序发展。

二是深化“民企创意”平台建设。完善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意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建设,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创意会,鼓励民营企业家当“编剧”,提出集聚资源要素、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意“剧本”,政府部门当好“场务”,论证创意、成全创意,推动政企联手集聚要素,“一企一策”制定实施方案,推动项目落地,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倍增。

三是深化“双湾计划”平台建设。发挥好青深、青沪等企业联谊会作用,依托青岛民营中小企业驻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协同创新中心,常态化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互访互学和专业对接,在“产业+服务、产品+市场、客户+资源、方案+赋能、资本+技术”等方面相互融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企业交流互通生态圈。

四是深化“双招双引”平台建设。贯彻“项目落地年”要求,加大民营经济双招双引工作力度,依托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作平台,联合区市进行靶向招商、协同招商。建立完善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体系,完善招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招商大走访”精准对接活动。

进入“十四五”,青岛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机遇和前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