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长的青岛行程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郑州市长的青岛行程

城镇化的下半场,城市的发展跨越了行政的边界。这一点从城市间愈加频繁的互动、合作便可窥见一二。

4月16日,郑州市市长侯红带队到青岛招商考察,并先后赴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尔集团等多家企业走访,深化交流沟通,推进项目合作。

透过郑州市政府领导带队来青,向外界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南北分化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北方城市间正在着力避免陷入“内卷”,以竞合代替竞争。而两座城市共同关注的实体经济领域,或将成为北方城市突围的关键所在。

来青岛招商考察的郑州市长

图片来源: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片来源: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官方消息,4月16日,郑州市市长侯红带队到青岛招商考察,并先后到中车四方、海尔集团等多家企业,深化交流沟通,推进项目合作。

在青招商考察期间,侯红一行实地察看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虚拟现实体验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双方就核心配套项目引进、高速动车组生产、研发中心设立、产业链企业落地等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就加快项目落地达成一致意见。

在海尔集团,侯红表示郑州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营商环境。海尔集团也将深度参与郑州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工业互联网为带动,实现从产品生产到场景供应转变,有效赋能当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升级,助力郑州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此次侯红带队招商考察的两家重点企业——中车四方以及海尔集团,均属于郑州近年来重点发展的实体经济领域。同时,这两家企业在此前就已与郑州达成了合作关系。

2020年6月,郑州方面与中车青岛四方公司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建设郑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项目。彼时,在签署的协议中提到:未来三年,郑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将引进配套企业20个。同时,将形成中近期百亿级、远期千亿级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而与海尔,双方此前就已经在产品生产基地、模块化配套引进、产业园配套建设、物流配送服务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尔开始向工业互联网领域转型过程中,就曾在郑州等多地建设智能互联工厂。

在南北分化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郑州市市长带队来青释放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两座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北方城市,正着力避免陷入“内卷”,着力以竞合代替竞争。

青岛与郑州,以竞合代替竞争

郑州市长的青岛行程

青岛与郑州,两座位于北方的经济大市,因为同处GDP1.2万亿区间且差距较小,难免经常被拿来比较。但放在南北分化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北方城市与其“自相残杀”,倒不如以竞合代替竞争,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事实上,对于这两座城市而言,合作所收获的利好,势必大于竞争。从产业构成、区位优势、国家战略等方面来看,两座城市的合作都有着极大的潜力。

先从产业上来看。根据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显示,郑州市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759.5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系三产中速度最高。而在固投数据上,郑州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2.6%。

可以说,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其继续发力实体经济领域,也将有利于郑州做大做强产业链,继续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而根据2020年青岛统计公报显示,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比例由2019年的3.5:35.6:60.9调整为3.4:35.2:61.4。与郑州不同,青岛第二产业增速在三产中位列第二。

在固投数据上,青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5%,工业技改投资增13.7%。

虽然在一系列的数据上,青岛并没有郑州表现突出,但在工信部遴选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以及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均顺利入选,而郑州则未有产业集群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郑州市长带队来青所重点考察的两家企业,正属于青岛市入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范畴内。因此,全面加深与中车四方、海尔等企业的合作,也将为郑州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并以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落地,加速其产业结构调整。

再从区位因素上看。郑州身居内陆,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航空、铁路以及公路线网发达,对于优质要素的快速流动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身为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的教育资源以及人口数量都有雄厚的基础,这些优质要素在推动青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青岛,海洋与开放无疑其最大的优势所在。郑州的产业输出不仅需要面向全国,更要走向全球,除了借助发达的航空资源外,通过港铁联运,借助青岛港、董家口港等优质的港口资源,可以进一步打通其向外联动的渠道。

最后则是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又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加持,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借助两城间的联动,青岛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力,陆海联动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北方经济发展更多被外界逐渐看衰的当下,如果还执拗于“北方第三城”这一称呼,只会加速整个北方的“内卷”趋势。

但若以竞合代替竞争,两座城市取长补短,为北方城市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从而带动整个北方全面起势,自然就不会有人再关注“北方第三城”这一可有可无的称呼了。

相争则不足,相分则有盈。透过此次郑州市长来青招商考察,既让我们感受到两城“相分”的趋势,也让我们看到两城未来联动破题发展的着力点。

瞄准实体经济,北方城市吹响冲锋号

郑州市长的青岛行程

“不要等到追兵踩到了脚后跟再努力”,身处竞争异常激烈的长三角城市群,面对杭州、南京等的全面起势,苏州始终保持着危机感。而这,同样适用于南北分化大背景下,被外界普遍看衰的北方。

北方的发展,需要找到“王牌”,而这张“王牌”,就是制造业。

正如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所说,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根基,是一座城市确保继续走在前列的底气,制造业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纵观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重点转型服务业之外,其余城市的发力重点依然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领域。而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南方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入选工信部公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名单为例。25个入围者中,仅有三个来自北方,其中两个位于青岛,另一个则来自于西安。

而万亿城市“十三五”期间二产增加值变化中,深圳、上海两城二产增加值均突破万亿,深圳更是提升两名,位列第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青岛、天津两座城市的排名均大幅下滑,且前十名中仅剩北京一座北方城市。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面对日益分化的南北发展格局,谁能更好地把握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遇,谁就掌握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机。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城市,正在重新将实体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领域。

曾错过移动互联网以及消费互联网发展浪潮的青岛,近年来锁定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着工业互联网领域梳理出了十三条重点培育的产业链,而这十三条产业链的核心,都指向这样一个关键词——实体经济。

另外,在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到,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这意味着,青岛将继续壮大自身工业制造业实力,并把实体经济发展放在城市发展重要位置。

如今,以青岛、郑州为代表的北方新兴经济支点城市,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协同作战等方式为整个北方的崛起贡献样板。而随着更多北方城市的加速觉醒,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北方经济迎来真正的转折。

郑州市长的青岛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