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青岛书记再赴上海!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原青岛书记再赴上海!

长三角城市群,正在加速融合。“新成员”安徽,正通过与沪苏浙愈发密切的联动,增强“存在感”。

日前,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率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开展学习考察和对接合作。期间,在沪皖两地交流座谈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王清宪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工作备忘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王清宪第一次前往长三角地区考察调研,在担任青岛市委书记期间,王清宪就曾多次带队赴长三角招商引资,并进行城市推介。

“青岛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百余年来始终对实业倾注热情、执着于工业制造的城市之一。”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青岛近乎于一种执念。但由于错失了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也对青岛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

反观沪苏浙,近年来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让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实力走在了中国城市群的前列,而其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发展经验,或可为青岛领衔的胶东经济圈带来更多提升的可能。

继续联动!

王清宪以新身份再赴上海滩

4月19日至20日,省委书记李锦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率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开展学习考察和项目对接,举行沪皖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在上海期间,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参观了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考察了上海自贸试验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和商汤科技等。

在4月20日下午举行的沪皖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 分别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共同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工作备忘录》。

结束上海之行后,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又于4月21日开始在浙江进行学习考察。自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一体化真正按下了“快进键”,而作为其中最新成员的安徽省,正通过愈发频发的联动,着力增强自身的“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王清宪第一次率队赴长三角走访调研,在其担任青岛市委书记期间,就曾多次带队赴长三角。 复盘其多次调研考察之旅可以发现,其关注的侧重点实际上也一直有所延续。

从青岛到安徽,王清宪看重沪苏浙

2020年6月28日,青岛首批选派赴上海专业实训51名干部正式启程,青岛借势现代服务业,寻求与上海的深度联动。

7月7日,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带队的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上海开启考察之旅。次日,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在上海浦东新区举办,现场签署了2个战略合作项目、21个投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56亿元,涵盖文化创意、新经济新基建、金融及股权投资、新零售、互联网工业总部、商贸物流等领域。

而在上海之行结束后,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又来到了同样位于长三角的无锡,围绕现代服务业,继续谋求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

11月5日,青岛党政代表团再度奔赴长三角,围绕自贸区的联动发展,先后到上海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上海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贸易中心、上海外高桥森兰国际、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行政服务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展示馆等进行考察。

进入2021年,青岛并没有停下与长三角互动的步伐。3月7日,青岛市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启程,158名来自各市直部门、各区市、各功能区、市直企业、驻青单位和民营企业的队员,将在100天的时间里在78个实训单位展开自己的“求学之旅”。

在青岛“求学”沪苏浙期间,两条主线已然十分明确: 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领域以及与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的实体经济领域。

而在此次安徽代表团前往沪苏浙学习考察、对接合作的过程中,在上海所走访的虹桥商务区以及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与资本息息相关的地点,均属于现代服务业领域;而商汤智能以及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则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青岛到安徽,王清宪始终将沪苏浙视为重点学习的对象,而其学习的领域一方面涉及资本领域,另一方面则涵盖实体经济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也将“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写入了“十四五”规划,这似乎也意味着,青岛与长三角,未来仍将产生更多的联动。

不止是上海!青岛的未来锚定长三角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老话告诉我们,制造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位于山东这一制造业大省,青岛的“发迹”自然离不开制造业的基础作用。

但由于错失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青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相较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南方城市确实有所放缓,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有所割裂,这也是青岛被南京、宁波以及无锡等地先后超越或逼近的症结所在。

与青岛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的尴尬境遇形成对比的是,长三角城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亮眼表现,而这也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超前谋划、协同发展密不可分。

如在2019年底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长三角”。一年多的时间,长三角各地围绕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相继发力,抢占这条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目前,长三角区域在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多项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的指标上,承担的重点项目都在全国1/3以上。同时,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公示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名单中,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12个集群入选,占比近半。

随着长三角各地加快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长三角实体经济的发展又将迎来“高光时刻”。同时,随着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内容,各座城市产业发展分工更加明确,这也将为长三角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正是青岛以及胶东经济圈未来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青岛想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主观行动。

4月13日,青岛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把手”专业化领学研修班在苏州开班。来自青岛市相关单位的55名学员将在两周时间里,通过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导师面对面等形式,学习苏州在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数字化管理运营、全球化引才聚才育才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开班仪式上提到, 青岛今年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解决好“制造业强不强”“园区载体优不优”“营商环境好不好”等问题,通过相关领域的协同学习和调研,真正把苏州的理念、思维、经验、做法学深学透学到手,以“苏州答案”回答“青岛之问”,为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开办“一把手”领学研修班在青岛并非首次。此前,青岛就曾围绕工业互联网,开设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题“一把手”领学研修班。目前,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已经上升为城市发展的顶层战略目标。由此,也足以见得实体经济在青岛接下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将“一把手”领学研修班开到省外,让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直接来到苏州,现场调研学习,足以见得青岛对于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在实体经济领域发展的认可,也可以看到青岛“求学”的诚意。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对于青岛而言,想要回答“青岛之问”不仅需要找到“上海经验”和“苏州答案”,更要以“长三角方案”为“胶东模式”赋能,才是青岛“十四五”规划重新拥抱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