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健:不抛弃不放弃是从医初心
青岛
青岛 > 医疗 > 正文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健:不抛弃不放弃是从医初心

如果提起口腔颌面外科,可能许多人都会比较陌生。同为口腔医学的组成部分,颌面外科在普通人的认知中确实不如牙科熟悉,但是如果提到唇腭裂手术,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实际上,颌面创伤、整形以及唇腭裂手术都是颌面外科的主要工作内容。

颌面外科是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治疗头部、颈部、脸部、下颌、口腔和颌面部位,包括软组织和硬组织的损伤和疾病、颌面肿瘤、唇腭裂、颌面修复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口腔医学中需要全麻进行的大型手术、颌面部大肿瘤等,都是由颌面外科来承担的。

同时由于其学科性质,颌面外科同样要对头部肌肉及下颚活动组织及关节有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是一个涉猎领域广泛的学科。 而且正是因为有了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形成和参与,才使得中国的牙科医学发展成为口腔医学。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孙健主任,一起来了解一个颌面外科医生平凡却不平常的经历。

齐鲁名医第26期

撰文/袁蕾

编辑/胡佳敏

希望尚在,不言放弃

回忆起当年选择颌面外科的经历,孙健主任至今仍是记忆犹新。

1985年,热爱生物、立志从医的他考入了山东医科大学,选择了服从专业分配的孙健被分到了口腔医学系,那时距离我国第一个颌面外科科室建立不过30余年。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初步形成于50年代初期,1952年我国第一个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在原华西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建立,然而直到1956年教育部才明确规定了口腔颌面外科的教学内容,各大医院也才有了颌面外科这一建制,而当年收治的病人大多是在抗美援朝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颌面受伤的老兵,考虑到我国颌面肿瘤较低的发病率以及当年缺乏对唇腭裂治疗的重视,一直到80年代左右,我国颌面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仍然是创伤修复。

因此,对刚刚考入山东医科大学的孙健来说,在80年代正值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许多尚属空白的领域,孙健教授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到了对颌面外科的研究中。

90年代末孙健教授刚参加工作时,就遇到了一个让他至今难忘的病例。

当时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一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的病人,由于老人还同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所以被送到急诊科就诊时情况就已非常危急,处于昏迷状态。随后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病人家属也已对老人的病情陷入绝望。

然而孙健教授在与病人家属充分沟通后表示对待生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该尽全力试一试,家属顿时也有了继续治疗的信心。全家人相信医院也相信医生,在以最快的速度办完术前手续后,孙健教授与同事们立即为老人进行了手术,经过五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老人家从死神边抢救了回来,而后又经过了2个多月的治疗顺利出院。这件事也让孙健教授在心里定下了一个目标,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轻言放弃。

后来,这位病人与家属十几年来一直与孙健教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几年前老人去世,弥留之际告诉儿子,自己这十几年的生命是孙健大夫给的,你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让唇腭裂儿童打开心扉

2006年,李亚鹏与王菲的女儿李嫣出生,由于患有先天性唇腭裂,李亚鹏夫妇在女儿的治疗结束后设立了嫣然天使基金,也正式让唇腭裂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先天畸形疾病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作为颌面外科的重要工作内容,唇腭裂一直是孙健教授及团队深入研究的方向。 在唇腭裂治疗上,让孙健教授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的一个病例。

当时患者已经12岁,因为双侧三度唇腭裂已经进行过4次手术,但是由于先天畸形非常严重,术后出现了较大的腭瘘。同时由于家庭条件困难,难以负担起继续手术的高昂费用,只得放弃。

后来经过媒体报道和社会募捐,特别是微笑列车项目的支持,患者在手术费用上得到了保障,然而在面对患者较为严重的、做过两次腭瘘修补都失败的情况下,孙健教授自己心中也犯了难。经过会诊,孙健教授认为患者仍然有通过手术修补成功的希望,最终决定进行手术。

在手术前,孙健教授与青大附院口腔科的专家们多次会诊制定了科学的手术方案,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成功为患者进行了腭瘘修补手术。

对于唇腭裂儿童来说,除了生理上的折磨,还有来自他人不解与嘲笑的目光,因此许多唇腭裂儿童普遍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封闭。对于这位12岁的患者来说,手术的成功不仅解决了自己生理上的病痛,也打开了自己封闭的心灵,得以拥有甜美的笑容。

正颌外科手术又称“变脸”术,是应用外科手术和牙正畸手段,矫治骨性牙颌面畸形及正常面容美容整形的技术。相比一般对面部软组织修整的美容外科手术,正颌外科手术则主要是对颌面部的骨架结构进行重新塑形、修整并同期使软组织成型来改善面型。

由于正颌外科手术耗时长,复杂的分块手术需要6-7个小时一气呵成,手术者常常要在术前将一天的水喝下、一天的饭吃上,俗称“骆驼”生活。孙健教授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外科专委会常委,带领团队经历了多年的“骆驼”生活,并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在颌面畸形整形、颌面创伤等方面专业技术精良、实力雄厚,其综合实力已进入省内领先国内先进行列。

为了让手术达到完美效果,孙健教授的团队在手术前都需进行会诊和借助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精确设计手术方案,精准实施手术操作。

2019年7月一位面部严重偏颌畸形的女大学生找到孙健教授,寻求手术帮助。这位女大学生因偏颌畸形(即俗称的“歪脸”)毕业两年后一直待业在家,没有勇气找工作,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直难以融入社会。

孙健教授的团队经过多学科会诊,为她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治疗计划,在完成术前正畸治疗后如期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矫正严重偏颌畸形。

术后女生的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都恢复正常。变得更加漂亮后,她有了自信心,开始融入社会并找到了工作。入职后这位女孩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为孙健教授制作了一面锦旗亲自送到了医院。

和这位女大学生相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除了先天性的颌面部畸形外,孙健教授还参与了一些重大抢救,让面部严重受伤者得以恢复容貌。

2017年11月,莱西一位50岁的女工人下班后被大货车撞倒,并被碾压到车下。女工生命得以保存但是面部损毁严重导致完全变形,眼、鼻、口血肉模糊,颅底及颌面部骨骼几乎都粉碎性骨折。

孙健教授率团队及时召集相关学科会诊(MDT),明确诊断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连夜手术,将女工面部粉碎性骨折部位一一拼接好并用钛板固定,“像把打碎的碗重新拼接起来。”然后将女工血肉模糊的面部软组织仔细复位缝合,很好地恢复了面部骨架结构和软组织形态,重建了咬合功能。

手术耗时十几个小时,女工术后恢复良好并康复出院。 而后 该病例手术也荣获了2018年青大附院重大抢救奖。

学术的意义在于推动临床的发展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承担着繁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孙健教授认为,作为医生最重要的两个事情,一个是要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另一个是要平衡临床与科研的关系。

“我现在的工作与生活已经分不开了,几乎可以说是24小时待命,不论多晚, 只要有手术,就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孙健教授笑着说道。

而对于临床与科研的关系,孙健教授也有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科研与临床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科研来说,脱离了临床就是无根之木,只是变成了为了科研而科研,对于临床没有任何帮助。而对于临床来说,如果忽视科研,既不能总结临床经验,也会对于新的技术、新的医学发展情况缺乏认识,最终变成闭门造车。因此,科研一定要与临床相结合,以临床为导向,服务于临床,共同推动医学的发展。”

孙健教授一直没有忽视颌面外科的科研及对外交流工作,在他看来,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工作和积极的对外交流是推动颌面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在2007年,孙健教授赴台湾长庚医院颅颜中心跟随世界著名整形外科专家陈煜瑞教授深造。2014年,孙健教授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跟随美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Prof.Pogrel教授深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健教授目前已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承担及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

多年来,孙健教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理念,也为山东省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口腔颌面手术不仅关乎人们正常生活的能力,还关乎每个人的形象。因此,颌面外科手术方案必须精准。现在,为了能让手术达到完美,孙健教授的团队手术前都会借助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精确设计手术方案,精准实施手术操作。“做工业产品,会允许有废品率。但是给人做手术,绝对不能有‘废品’。”孙健教授说。

“保持敬业精神,保持责任心,保持自己当年从业的初心,是当好一个医生,也是做好每个行业的立业之本。”孙健教授的一席话不仅诠释了他对从业初心的坚守,更体现了他内心的那一份执着与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