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进程不断推进 青岛历史建筑续写城市记忆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城市更新进程不断推进 青岛历史建筑续写城市记忆

每座拥有灵魂魅力的城市,都有独特的性格。

沿青岛的海岸线自东向西,一路走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帆赛举办地及上合组织峰会会场的奥帆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八大关汇泉角太平角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云集的八关山、鱼山和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昔日青岛政治中心的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然后来到盛锡福、新盛泰、谦祥益、亨得利、春和楼……老字号聚集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历史城区、文化街区、建筑单体”三级保护规划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鲍岛”一个沉寂多年的名字,带着城市的集体记忆,与其他历史文化街区一同,将兼具都市风情与传统风貌的青岛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同问一句,“青岛大鲍岛City不City啊。”

城市更新进程不断推进 青岛历史建筑续写城市记忆

大鲍岛里院群落的形成

青岛作为一座按照现代规划理念设计的城市,自建制以来,经历了北洋水师设防、德占、日占、国民政府、二次日占、新中国成立之后等历版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形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

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确定了当时青岛的主要功能分区和重要公共建筑选址,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德国在远东的“海军基地和商贸港口城市”。沿南部滨海一带布置政治中心和生活功能区,其中市区南部沿海一带为欧人居住区,北部为华人居住区,沿胶州湾东岸布置港口、铁路、工厂等设施,把风貌同城市布局有机融为一体,形成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

1935年,民国政府出台《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同步出具《大青岛市发展计划图》。受到城市疏散、多中心布局和融入自然的思想影响,也为适应城市扩展,形成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居住、休闲、行政、交通、工业、军事等多组团的城市格局。

大鲍岛作为青岛建置之初华人居住区的代表区域,承载了建置以来太多的城市记忆。

《大鲍岛——一个青岛本土社区的成长记录》(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主编)中解释,其村名得于胶州湾内一块名为“鲍岛”的海礁,人们把隔海相望的渔村叫做鲍岛村。随着人口的迁入和繁衍,鲍岛东山以东也开辟出了村落,为了区别原鲍岛村称大鲍岛,新建的称小鲍岛村。

大鲍岛村许多渔民靠捕鱼为生,吃不了的会到集市上去卖,逐渐形成了一个逢五逢十有集市的村落,与李村的二、七,浮山所的四、九集相互交叉开。大鲍岛村周围的沟崖村、小泥洼等村民也来赶集,逐渐因海产品交易及工业作坊,村庄带有了市镇性质,不仅有渔行收鱼、贩卖各类海鲜,还有客栈、酒馆、饭店等。

大鲍岛作为一个街区开发,最初的建筑多为单层,非常简单且内院无装饰,房间大小和高度由大鲍岛的建筑条例规定。建筑类型与中国北方四合院基本一致,但单层建筑的房间布局连同走廊和房间排列更接近西方理念。

1922年2月出版的《青岛概要》记载“大鲍岛区,邻接青岛区之西北,中外杂居之地。中央之山东路,在青岛最为繁盛,与上海之黄浦江畔、济南之西门大街,同占重要之位置,房屋栉比,如东莱银行的建筑,则区内首屈一指者也。”后来,在相当一段日子里鲍岛一词逐渐消散。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推进,青岛市将大鲍岛区域城市空间进行复原式梳理,漫步于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仍可以感受始于百年前的网格式路网和因符合当时居民生产生活需求而繁盛一时的里院空间。据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出一批兼顾旅游者和本地居民需求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于2023年12月被国家文旅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4年4月荣获“2024文旅融合创新街区十佳案例”。

城市更新 历史建筑续写城市记忆

今天的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位于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其核心街区由海泊路、高密路、潍县路、胶州路、黄岛路、四方路等街区组成,云集了三兴里、永益里、九如里、广兴里、介寿里、太兴里、留余里等164处里院。

“里院”——大鲍岛区域主要的建筑形式,德占时期华人居住区设计兴建的中国式四合院与欧式联排住宅相结合的两三层木结构建筑。一层为临街店铺,二层以上住人,屋顶则以红瓦覆盖。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肌理孕育了青岛的商贸文化、都市文化、市井文化,代表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也为这座城市孕育了特有的“里院文化”。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这一段青岛往日童谣中说起的“街里”就是大鲍岛区域。这里不仅代表着老百姓衣食住行、娱乐生活的市井气息,还见证着青岛本土商业文化的萌芽、生根与发展壮大,印刻着青岛人创业的历史痕迹。可以说,一个城市,并不等于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筑所围圈、所划分的空间构成。建筑之于城市,往往记载了一座城市的兴盛和繁华。

百年里院广兴里

广兴里,也叫“积庆里”,1901年广东会馆创建者古成章出资兴建,采用德国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修建了面向博山路的一排。1912年,三江会馆创建者周宝山接手,至1914年逐渐扩建成沿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围合的大型里院。广兴里依坡而建,东高西低,以博山路、海泊路地面为基准,深挖建房,形成从院内看是三层、外观为两层的楼院。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易州路街道上充满了小饭店,高密路段则是以照相馆、锦旗店、杂货铺为主,博山路上有当时广为人知的包子铺、馒头店和童装店等,而海泊路上遍布理发、土产、镜子等店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这里几乎都能满足。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有钱不用出里院”。

用心修缮历史建筑是给历史最好的交代。2022年1月20日,修缮后的广兴里因其对研究青岛本土物质文化生活和区域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游旧地的市民也在“沉浸式光影演出——广兴里·绮光幻境”等丰富的演绎活动中,再次感受到重现百年青岛“华商云集之地”的“烟火气”。

商贾明珠孟家大院

据了解,孟家大院(海泊路37号)最早为“亚圣”孟子后裔旧军孟家南支所有。孟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孟洛川其祥字号遍布全国,开创了股权激励和连锁经营的先河。

1904年,孟氏家族进入青岛,在胶州路与海泊路购买大片土地,建起里院式建筑群。其中海泊路37号经营布匹店“瑞兴祥”,属于孟家大院西侧院落。同为孟家大院的还有以孟氏“祥”字号企业创始人孟鸿升命名的海泊路35号“鸿升楼”和因章丘孟氏家族的“蚨”字号产业得名的海泊路43号“蚨字楼”。

孟家大院作为商号使用,南侧临街为两层楼屋,底层为商铺,上层为居室,院内的东西两厢则作为厨房和仓库,通常的分配是“东厨西储”。三栋建筑形成对衬结构,即由海泊路35号的商号门入是两院两进,从高密路26号商号的门入也是两院两进。商号在芝罘路设置了侧门。从芝罘路上看,侧面的设计也保持了对衬性,这样更方便货物进出,也方便内院的人不经商号进出。而中间这栋建筑颇像是海泊路商号和高密路商号的中枢,应是住所或账房的所在地。

随着城市功能的拓展转移,海泊路逐渐萧条,周围的里院在时光的消磨下也变得日渐破旧。海泊路37号的老居民回忆,该院20世纪50年代前后,作为青岛化工站职工宿舍使用,房子或用墙隔开,或用苇席隔开,加以搭建的吊铺、厨房、仓库布满顶棚、通道和内院,共住了20多户。这种“搭伙居住”造成了房屋的超负荷使用,同时因房屋常年分租经营,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直至2015年,该建筑被列入“传统风貌保护建筑”名录。在政府主导下,老居民陆续搬离,老建筑得以修缮。如今这里重新修复,化身青岛里院展览馆诉说着七大街区的规划以及里院的发端与发展、辉煌与式微、建筑与演变、跌宕与更替。

里院综合体太兴里

太兴里(潍县路19号)建于1906-1908年,位于天主教堂北侧,海泊路以南,潍县路以东,博山路以西、以北围合区域,分为南北两院。其中南院为“L”型里院,北院为“回”型里院。

在很多老青岛的印象中,中山路被称作“大马路”,入驻的商店趋于饱和之后发展至潍县路,于是潍县路也叫“二马路”。曾几何时,中山路区域的商业大佬、都市白领都曾置业于此,宛然一幅青岛“新天地”的商业场景。

根据文史专家鲁海所著《老街故事》记载,早在德占时期,潍县路就与中山路北段一起被规划为青岛的商业中心,被市民称为“街里”。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店铺林立,热闹非凡。经营高档绸布的久新绸布公司、主打瓷器的开泰祥百货店、从事外贸的“大成栈”、生产糕点的万康公司、喝茶看戏的新乐茶社、粤菜馆广安隆、淮扬菜馆可可斋都在不同时期落户于此。步入新时代,这处里院被岁月严重侵蚀,破败不堪。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期间,秉承“延续城市文脉,记忆城市街角,还原历史初建时期建筑风貌”理念,太兴里列入第一批保护更新修缮项目。“原式样、原材料、原工艺”原则下太兴里修旧如初、重新赋能,随着“艺”起来大鲍岛2024高雅艺术季、“CHAO起大鲍岛·一天一百年”元宇宙沉浸式剧本游、《里院》话剧等艺术展演活动的举办,文创文旅、特色餐饮、网红潮牌店陆续入驻,太兴里重聚人气。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心工程师王俊峰表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使其更好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特色魅力,中心上下联动,切实做好‘真保护’‘真监督’,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持续做好资源普查、资料汇编、方案把控、修缮指导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评估等工作,推动历史城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大鲍岛的里院建筑群是可以被‘触摸到’的历史,往日繁华的老城区正重焕活力,成为讲好青岛故事的重要窗口。”

原标题:城市更新解码城市性格 大鲍岛“City不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