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的校名,往往能直接展现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影响力和层次,也奠定了大多数人对其第一印象。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不遗余力汇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除引进、新建高等院校外,通过更名实现高校“升格”的不在少数。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包括潍坊医学院、滨州学院在内的15所学院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完成了从“学院”到“大学”的蜕变,另有至少21所高校在筹备更名事宜。
究竟这些高校为何执着于更名?山东那些更名成功的高校,已给出了答案。
教育观察第104期
在山东,经历过更名的大学不在少数。
始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前身为山东大学堂,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1945年才命名为山东大学;由山东大学分支出来的中国海洋大学,在1959年还叫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就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历经了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华东)等名称,至2005年方更名为现校名。
不难发现,除了山东大学作为全省最高学府以“地域+大学”的方式命名外,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都通过校名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特色。
而在山东,大多数高校的校名,都属于这两种类型。哪怕是看起来比“大学”低一级的“学院”,在取名时也遵循这样的规则。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院”与“大学”有着明确的区分:“学院”通常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较为薄弱;而“大学”则代表着学科设置更加全面,科研水平更高,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也因此,很多“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得以提升后,便向“大学”发起冲击。从“学院”到“大学”,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学院”更名“大学”,相当于“升格”。 一方面,意味着学校得到了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此后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
例如,由山东财政学院与山东经济学院合并后形成的山东财经大学,由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名而来的齐鲁工业大学,从山东化工学院到青岛化工学院再到如今的青岛科技大学,都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在高校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今天,“大学”往往比“学院”更具招生优势,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环节增强了竞争力。
在此之余,大学更名后也更容易获得上级在学科建设和项目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截至2024年8月,其除80个本科专业外,还拥有7个博士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硕士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
当然,高校的更名往往与其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就如2004年将学校主体搬迁至青岛的山东科技大学,最初起源于1951年设立的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和1956年建立的济南煤矿学校,后历经多轮更名与合并,于1999年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从一所煤炭部直属职业院校,到如今的全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实施高校,山东科技大学在更名的同时,也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进行了重新布局。
在保留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学校对计算机、机械工程、控制科学等科技类专业展开大幅度拓展。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潜力学科2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工程学、数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而在此过程中,学校获得了更多的科研资源和项目支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50余项,省部级项目1440余项;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也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结合,为全省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支撑。
总的来说,高校更名无疑都是奔着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去的。
但须知,更名只是一个发展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才是高校更应该注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