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发布,青岛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50强,同时入选“2024年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和“2024年全国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期发布的引才数据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截至9月底,青岛市引进集聚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1.75万人,同比增长11.17%。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以及“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十,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全国第11位。
青岛,究竟何以让人才感受到友好?
百川归海
友好,展示一座城市拥有百川归海的能级和气势。
河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刘一汉谈起对青岛的印象时说:“青岛产业基础好、优质企业多、就业前景广阔,再加上这里气候和环境都很好,所以我就想找一份青岛的工作,以后能在这定居。”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生赵小慧认为,在青岛多年的求学经历让她坚定了毕业后留在这里发展的想法,期待未来能留在青岛,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
本地大学生更对青岛情有独钟。“我是即墨人,回家乡发展一直是我的愿望,家人也很支持我。”天津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温廷婕期待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浙江嘉兴大学毕业生这么说:“我是青岛本地人,学的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想在家乡发展。现在即墨工业发展较快,留在即墨,只要踏实肯干,就能有所作为。”
青岛究竟有什么魔力吸引着“群雁归巢”?
《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的指标体系主要着眼于城市人才吸引力和城市人才发展生态两个方向。其中,人才吸引力指数包括人才向心力、人才输送力、人才净流入、人才聚集度、人才保持度、本地就业等六个指标。人才发展生态指数包括公共服务友好度、生活品质友好度、职业发展友好度、产业创新友好度等4个指标。根据报告,青岛在人才吸引和发展生态两个方面均表现良好,在总体人才吸引力和职业发展友好度上表现均衡,说明城市在吸引人才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具备一定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周边区域内的重要人才集聚地。
日前,国务院批复的《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青岛有了最新定位:“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求青岛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篇章。
202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青岛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奋力争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其中,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总规模不断扩容,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一系列鲜明标签和重磅定位释放出巨大的引力波,成就着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的全新机遇。
为此,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岛市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吸引集聚先进制造业人才的主攻方向,即聚焦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7大优势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10大新兴产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吸引集聚一批先进制造业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引领制造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同时确定实施领军人才集聚工程、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平台载体升级工程、产才融合发展工程5个重点工程,共15项重点举措,并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人才服务、强化工作协同3个方面完善了支持保障措施。
一项项顶层设计、一次次突破定位、一个个创新产业,犹如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科研团队、企业和人才来青落户。
王戈飞自法国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主攻磁性随机存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西海岸新区自启动致真存储芯片制造项目以来,积极探索开展“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以政校企联合聘用人才、人才跨岗位开展科技合作的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编制支持和高薪待遇,企业和高校联合聘用王戈飞为企业首席运营官,集聚10余名海内外高校的博士人才,牵头开展芯片存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合作。致真存储芯片制造项目落户西海岸新区以来,同时吸引产业上下游企业落地布局,有效填补了西海岸新区存储芯片产业空白,进一步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纳百川
友好,还说明一座城市具有海纳百川的容量和气度。
孙国正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后,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在站的两年间,孙国正成功申请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保障他顺利开展了早期地球系统等一系列研究。
“青岛市和中国海洋大学不论是对博士后的生活补助、科研项目补助,还是对博士后出站留青后的待遇,都是非常优厚的,这也给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后盾和保障。”孙国正表示。
在青岛,有两个人才“三年行动”和多个重点人才服务清单。
《青岛市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让怀揣梦想、奔赴山海的45万名青年人才享受全链条服务保障。想就业,青岛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每年开发1000个以上高质量实习岗位,每季度面向重点企业征集优质岗位,以线上线下、对内赴外开展活动;想创业,青岛市创业赋能中心为不同创业阶段的青年人才,采取专家授课、企业观摩、城市研学、举办“创业第一课”等多种方式,提供创业“启蒙+训练营+提升营+菁英集训营”的梯次式培训服务;大学生湛山创客工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上合国际人才双创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场租减免、创业孵化、政策咨询、项目路演等“一站式”服务,青岛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给予个人创业最高3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99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等。想住房,青岛市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个家”的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00处以上青年人才驿站,提供一年最长12天免费住宿,配套政策推介、岗位对接等服务;建设一批示范性、集聚性“青年人才社区”,提供低价格、高品质的租赁住房服务。
《青岛市“十百千万”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10000名在青创新创业的博士后人才实施创新创业平台扩容、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博士后青年人才培育、博士后服务提升等多项行动,提供科研、项目、创业、生活等六大类资助,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博士后“引、育、留、用、服”政策体系,增强博士后聚青的“向心力”,营造博士后吸引的“优环境”,打造博士后聚集的“强磁场”。
不仅如此,青岛市还发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清单、留学人员服务清单、青年人才服务清单、高层次人才服务清单等人才指南,涉及住房、就业、创业、落户、社保、职称、补贴等方方面面,配备服务专员,设置服务专窗等,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友好邀请更多英才成为“青岛人”。
如今,服务政策仍层层加码,“友好”正持续升温。
近日,青岛市出台住房新政,对符合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发放条件范围且申请人及其配偶在全市范围内无自有住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在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基础上,再分别按照博士10万元、硕士5万元标准发放青年人才购房券,用于支付新建商品住房购房款。同时放宽人才住房申请条件,将原“具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条件放宽至“具有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正在研究推出“人才安居贷”等一系列专项金融产品,为人才购买商品住房、人才住房以及装修房屋、购置家具家电等提供利率、额度、还款方式等多元化金融优惠支持。
同时,青岛近期大幅提升“人才贷”额度,青岛市高层次人才和大赛获奖人才项目,由每名人才可获得1000万元贷款提升至2000万元,每个人才企业由最高5000万元提升至6000万元。同时,创新推出“人才担”,通过市场化方式,为人才企业增信,分散信贷风险,解决贷款额度不高、银行不敢贷的难点。
“我们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为数字城市、交通、海洋等领域提供三维激光实景应用与解决方案。企业研发投入大,刚获得的800万元‘人才贷’缓解了资金困难。”省级重点人才、青岛秀山移动测量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秀山说,“升级后的‘人才贷’提高了对人才和企业的授信额度,纯信用贷款对我们这些轻资产的企业而言,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蛟龙出海
友好,更体现一座城市成就蛟龙出海的能量和气魄。
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发小组负责人于阔涛自2001年进入公司以来,深耕铁合金热熔渣能质协同利用制备矿棉智能装备与技术研发,先后5次主持科技成果鉴定,参与的项目被认定为山东省重大“首台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受制于大专学历,于阔涛不符合高级工程师正常晋升门槛,迟迟未能申报副高职称。2024年,于阔涛通过胶州市人社局得知“专精特新”举荐制这一政策后,第一时间申报参评,凭借突出的业绩成果,在专家评审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高级工程师。
城市和人才的友好关系,体现在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青岛增强产才适配“精准度”。2020年,青岛市出台《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对强化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促进产业“高精尖缺”人才集聚、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等作出安排。2023年,青岛市出台《关于强化人才资源统筹促进“四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以人才链为牵引,贯通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2024年4月,青岛市印发《关于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专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试行)》,立足青岛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链,择优遴选行业龙头企业,计划利用3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200家左右重点企业,通过“精准滴灌”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青岛市崂山区布局建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紧盯7条重点产业链,做深做实2个省级产业链人才联盟,依托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产研院(青岛)、智能家电国创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做优做强“千山”人才品牌,2023年以来新培育国家级人才9人,泰山学者及产业领军人才15人。
青岛推行人才成长发展“定制化”。针对产业不同、政策需求不同的实际,青岛注重普惠性政策与个性化、特殊化政策协同发力。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和高端人才项目实行“一事一办”,努力克服现有政策“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实现对产业发展的靶向支持。目前,市级层面围绕建设中国“蓝色药库”、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定制专属政策20多个,引进高端产业人才40余名,帮助解决关键核心技术20余项。
与此同时,青岛市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坚持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让用人主体说了算、市场说了算。青岛市在“拔尖人才”遴选中,赋予全市84家产业链“链主”企业、海洋高能级科创平台、重点产才融合项目自主荐才权,可直接推报进入“拔尖人才”专业终审环节,有效解决“企业认可的专家评不出、专家评出的企业不认可”的评价难题。对重点产业链上的产业人才,实行“按薪定才”,只要企业给予的薪酬达到150万元、120万元、80万元以上的,可直接认定为市B、C、D类高层次人才,享受对应服务。探索组建产业链联盟,赋予“补链”“强链”项目领办人推荐权、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制定权等,研究制定产业链人才共享共育办法,激发全产业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德国海德堡大学海归博士何峰在城阳区创办了唯可(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我们在创业中曾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青岛提供了及时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获得专属政策支持,最终促成了项目顺利落地,推动产品的快速产业转化。”
青岛市提升人才使用“灵活性”。青岛鼓励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技术、产业集聚地建立“人才飞地”,通过人才政策“同城认定”、产业政策“同等奖补”、企业政策“让利跟进”,实现项目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投入在“飞地”、效益在本地。目前,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以及上海等国内城市建设9家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就地集聚高层次人才120余名,成功孵化并引入青岛注册企业42家。
青岛,正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环境,蓄力打造引才“强磁场”,涵养暖才“生态圈”,高标准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用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综合生态系统,打造集聚英才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