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作为感知民生冷暖的“毛细血管”,治理好不好,是居民最直观的生活体验,也是幸福感最切身的来源。市北区作为典型的老城区,住宅小区数量众多,老旧小区比例更是超过70%,治理服务能否延伸到居民身边的“最后一米”,成为市北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落脚点。
2024年,市北区全域推进党建引领“精治小区幸福家园”建设,将基层治理重心向小区治理延伸,形成了党建引领微格精治、居民自治、多元汇治的治理新格局。一年来,全区业委会组建新增254个,组建率激增75.3%,26个老旧楼院实现“开转封”,510个养老助餐等惠民项目精准落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的“硬件”升级,市北区正积极推动居民从“安居”迈向“乐活”。
今年,市北区持续推动党建引领“精治小区幸福家园”建设向下扎根,以实施引领力、自治力、服务力“三力”提升工程为牵引,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推动组织引领提效、自治活力提级、服务效能提档。在老旧小区治理中,聚焦定区域、建组织、访民情、理资源、挖能人、搭平台六个关键环节靶向发力,区分居民自治、连片联治、三方共治等多种模式分类推进,打造更具烟火气、更有活力感、更可持续性的幸福家园;在物业小区,以标准化建设、绩效化考评、市场化牵引为重点,建立晒服务、晒收支物业“双晒”工作机制,推动物业企业向生活型转型发展。“双管齐下”增强小区韧性治理能力,切实把小区建设成为互助型生活共同体和高效能治理共同体。
出事有人找 有事我牵头——提升组织引领力
“原来零散楼院由社区兜底管理,管不过来,效果也不好。现在小区成立了党组织,老旧小区治理跑出了加速度。”延安一路社区党委书记张英英说,以天惠苑小区1号楼1单元突发污水主管道堵塞为例,有了小区党委书记、自管会主任孙建伟牵头,自管会成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微信会议立刻召开,通过公共收益先垫资、居民后平摊的方式,管道老化问题得以快速有效解决。
为保障党组织规范高效运行,全区上下建立“三规范六必有”工作体系,包括规范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制度运行,确保党员台账、议事规则、民情纪实、信息公示、党群阵地和工作档案。赋予小区党组织“公共事务参与决策、业委会人选推荐把关、物业服务监督评价”三项权力,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转变。与此同时,全区以“精微网格”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划分7082个微网格,建立每天常态访、每月重点访、每季全面访的微网格“三访民情”制度,就地面对面收集和解决居民诉求,让微网格成为小区党组织的“好帮手”。
“楼下热心肠的王大姐”“啥都会修的刘大哥”“业主群的赵群主”……当这些小区里谁都认识的“熟人”成为小区党组织成员、微网格长、便民服务队员……小区治理就有了抓手,“熟人小区”建设也就有了动力。去年以来,全区招募763名热心居民建立起微网格长队伍,5300余名在职党员回居住地报到,开展亮身份、亮特长、亮承诺,自己帮、结对帮、组团帮“三亮三帮”活动,成为小区治理的“活引擎”。
遇事多商量 有事好商量——提升居民自治力
“夏天一到,小区里蚊子飞虫很多,最好给绿化树集中做个修剪”“小区门口流动小摊晚上很吵,街道能不能加强监管”……一场共话议事会中,开平路街道国棉五厂宿舍小区的小区党组织、自管会以及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决策民生事务。作为小区治理的居民自治组织,业委会、自管会与党组织的紧密协调程度,直接关系到小区治理效能。
提升居民自治力作为“三力”工程的基础,市北区今年将重点推动业委会、自管会成立的“后半篇文章”。全区通过严控人选关和监督关,强化街道党组织对自治组织的全过程领导,建立前置指导、运行评估、准入退出、信息公开和财务审计“五位一体”的履职监督机制,推动党组织对业委会、自管会的方向性指引、组织性把关、制度性赋能。
有了健全规范的居民自治组织,小区共话议事会就形成了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组织、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五方议事平台。为了更进一步完善议事机制,年初,市北区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级议事协商工作机制,通过小区共话议事会、社区共建议事会、街道区域化党建联席会“阶梯式”议事,推动难题共解、愿景共话、家园共建、成果共享。得益于此,去年以来,全区下水管道改造、助老食堂、小区停车位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顺利推进。
事事有人管,服务到家门——提升多元服务力
“以前想买点便宜新鲜的蔬菜水果得去3公里以外的菜市场,现在团购优选、家电维修、托幼课堂都在离家500米的范围内,而且今天买菜的钱还是用的前几天小区公共收益的分红。”洛阳路街道新园小区居民赵瑞英说。
提升多元服务力是“三力”工程的落脚点,市北区因地制宜,精准服务,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在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小区,建设助老食堂、健康驿站,开展健康养生等“银龄课堂”,提供多样化助老服务;在儿童较为集中的小区,增设儿童游乐区、亲子活动室,开展“四点半课堂”等托管托幼服务;在租户较多的小区,提供租房备案、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打造多元化便利设施;在商居混合小区,制定商户自律公约,搭建“商居共治议事厅”等平台,协商停车、垃圾处理等公共问题,推行“星级商户”评定制度,实现商业经营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处。
如此丰富的服务谁来提供?市北区探索出“发展+治理”双重路径,一方面拓展自我造血功能,全区目前已引入800余个社区自组织和1000余家“红色合伙人”活跃在小区治理服务一线,提供法律咨询、康养医疗、家电维修、公益摄影、农贸到家等60余项便民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规范公共资源管理,摸清小区家产、理清陈年旧账、唤醒沉睡资源。目前已摸排增加社区服务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135处,清查公共区域广告费、停车费等5类收益共2000万元。
“三力”提升工程蓄势出发,市北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全新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未来,市北区将以“三力”提升工程为强劲引擎,持续深耕小区治理的精微脉络,推动治理成果更切实、更高效、更可持续地惠及百万居民,让老城区的烟火气中升腾起更为笃实、更具活力的幸福感。
原标题:市北区启动“三力”提升工程 深化“精治小区幸福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