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两地上榜全国暑期避暑路线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两地上榜全国暑期避暑路线

自动播放

6月30日,中国气象局在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中,发布了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此次路线评选结合气候数据、旅游资源及游客需求,覆盖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多元的暑期出游选择。

其中,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线路凭借山海联动资源脱颖而出,崂山风景区与即墨古城两大文旅地标成功入选。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本次路线评选依托国家气候中心长期监测数据,聚焦夏季平均气温、人体舒适日数、适宜湿度日数等核心指标,量化评估各地气候优势。同时,路线设计兼顾交通便捷性与资源独特性,力求区域均衡分布。

山东入选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线路,整合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资源,突出“滨海度假+山地康养”特色。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表示:“该线路夏季平均气温25℃左右,海风调节湿度,配合崂山负氧离子含量高、即墨古城文化体验丰富等优势,完美契合避暑需求。”

作为国家5A级景区,崂山以“海上第一名山”著称,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景区内巨峰、太清、仰口等景点形成立体避暑空间:山风裹挟水汽形成天然“空调”,瀑布群轰鸣如奏清凉乐章,每立方米超2万个的负氧离子含量更让呼吸成为“森氧SPA”。

与崂山的自然清凉不同,即墨古城以“文化温度”取胜。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古城构建“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格局,东、西门里大街横贯全城,公建星罗棋布。

“这里既有千年城墙的历史厚重感,又有民谣、灯光秀的现代活力。”来自济南的游客王先生感慨,“晚上吹着海风逛古城,比单纯看景点更让人放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家指出,崂山与即墨古城的入选,体现“生态避暑+文化避暑”双轮驱动趋势。前者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后者以非遗、夜间经济为特色,共同构建山东文旅的差异化竞争力。随着“金融支持非遗百千万计划”等政策落地,未来将有更多非遗项目融入旅游场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