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山东争夺战”:曹操被吕布打败后为何仍不放弃濮阳?
青岛
青岛 > 凤观青岛 > 正文

三国时的“山东争夺战”:曹操被吕布打败后为何仍不放弃濮阳?

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嵩带着族人前往兖州投靠儿子曹操,在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所杀,族人中也有数百人丧生。曹操一场愤怒,亲率大军东征徐州,连下徐州十余城。

到了第二年四月,曹操再度发动徐州之战,陶谦节节败退。就在胜利在望之际,曹操的老巢兖州却突遭变故,曹操的部将陈宫与和兖州本地势力的代表人物——陈留太守张邈一起暗中联络吕布,在兖州发动叛乱。占据兖州大部地区,兖州仅有甄城、范县和东阿没有失陷,形势危急万分。得到这个消息,曹操只得率部返回兖州,与吕布展开激战。

同年八月,曹操亲率大军围攻濮阳,与吕布在濮阳城外展开激战。首次交锋失利后,曹操下令退兵三十余里扎营,准备再度发动进攻,谁知吕布和陈宫与城中大户田氏密谋,以诈降之计诱曹操率部进城,曹操果然中计,在濮阳城中再次遭遇重创。

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献帝春秋》记载,曹操心知中计之后,并没有立即撤出濮阳,而是火烧东门,以示决死一战的信心。但在混战当中,曹操所部被吕布击溃,四散奔逃,吕布很快杀到曹操的面前。不过,吕布并不认识曹操,反而问曹操“曹操何在?”曹操用手捂脸,指着前面说:“骑黄马的便是。”

吕布随即将真正的曹操释放,策马追赶曹操所指的“曹操”。曹操趁机逃出,但在出城时被烧伤了左臂。随后,曹操再度向濮阳发动攻势,双方在此地的战斗持续了一百多天。最终,濮阳粮草告罄,吕布不得不撤出濮阳,曹操轻而易举占领该地。至此,兖州之战胜负的天平开始出现逆转。

那么,汉末三国时期的濮阳究竟是现在的何处呢?曹操为何在经历惨败之后依然不放弃对濮阳的围攻呢?濮阳的地理位置又有多么重要呢?这场决定曹操集团命运的濮阳究竟是现在的何处呢?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该地就在如今的河南省濮阳市境内。

如今的濮阳市,是隶属于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豫、冀、鲁三省的交界处,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据《左传》及《汉书》记载,濮阳在上古时期是黄帝为首的华夏与少昊为首的东夷活动的中间地带,黄帝大战蚩尤的典故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相传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此地建城、定都。所以濮阳也被后人誉为帝都,称为“帝丘”。春秋战国时期,濮阳是卫国的领地。公元前629年,卫成公卫郑将都城迁至帝丘。自此,濮阳成了卫国的中心城市。

“濮阳”一词来源于水系和方位的结合。根据《水经注》中的记载,帝丘城的位置在濮水北岸,古人习惯上称水北为阳,故得名濮阳。但是,帝丘在何时被正式更名为濮阳,迄今为止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说法。

一说是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中的记载,濮阳之名起自于公元前320年;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根据《战国策•韩策》中的记载,帝丘更名为濮阳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397年;第三种说法则更为久远,据《世本》中的记载,公元前629年,卫郑迁都的时候就已经将帝丘更名为濮阳了。

虽然三种说法时间不一,但至少可以确定秦代之前就已经有了“濮阳”这个称谓。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方便地方管理,设置了郡、县二级。此时濮阳为县级单位,是东郡的郡治所。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将全境分设十三刺史部,东郡隶属于兖州管辖,濮阳仍是东郡的治所。

在西汉与东汉初期,濮阳在农业、经济及人口等各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一直到汉末三国时期,其地域、名称及隶属关系未做变更。濮阳在后期的历史阶段,又历经多次沿革,其名称、地域及隶属关系也多次发生变化,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正式定名为濮阳市。

古代的濮阳,自春秋时期在军事上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春秋时期,濮阳是卫国的国都,是卫国的中心。濮阳周边环绕的水系及濒临黄河的地理位置,也使该地成了一处水陆发达的重要交通战略枢纽。

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赵、魏两国迁都之后,濮阳成了卫国连接大梁与邯郸的必经之路。到了秦汉时期,濮阳的地理位置显得更为重要,地处于司隶、冀州、兖州的交界地带,成了控扼三地的交通咽喉。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在遭遇重创之后仍不放弃与吕布决战濮阳的重要原因。

图-濮阳体育中心

曹操收复濮阳后,于第二年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令诸侯”的优势,而濮阳与白马等遥相呼应连为一线,成了对抗冀州袁绍的一处前哨站和前线防御阵地。

同时,濮阳也是曹操举兵北上,征讨袁绍、统一北方诸地的主要基地之一。濮阳古城由于受到周边水系的影响,在晋代之后经过了多次迁移。根据《濮阳县志》中的记载,汉末三国时期的濮阳县城,具体位置在如今濮阳市经济开发区新习镇的湾子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