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乙方”的故事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第一次当“乙方”的故事

青岛市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 张洁

到上海专业实训,就是要求我们挂起职务当职员,我在实训单位的一次“具体工作”,让我有机会,用乙方的视角深入体验了企业的管理逻辑。

故事是这样的,我所在的上海实训企业圣博华康是一家文创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创意园区投资运营和发展咨询规划,目前圣博华康直接投资和运营了上海陆家嘴波特营文创园、无锡蓉运壹号、徐州彭城壹号、徐州彭城大院、武汉江城壹号等创意产业园区。根据公司安排,我和负责规划的姜总一起去昆山考察32万平米的闲置物业盘活项目,该项目已闲置8年。

早上7点出发前往昆山,大雨倾盆,本是困意弥漫,可一路上姜总和介绍这个项目的投资公司张总对话实在精彩、专业,我不由自主地渐渐被吸引,开始专注倾听和记录:“我们会考虑5公里内、3公里内的人口基数……”“我们需要了解政府当初批复项目立项时的产业定位”“根据周边环境和政府定位,我们才能有初步判断是以工业楼宇+商业配套,还是以商业+市场等形式盘活……”

第一次当“乙方”的故事

到达项目现场,雨势稍缓,我们打着伞下车近距离观察裸露着灰色水泥的建筑群:能看出不远处主体完工还未装修的酒店,也有近处一大片结构一样的3层建筑,姜总根据建筑结构初步判断原项目是想打造小商品批发市场+酒店,姜总拿出手机,然后精准地说出了“5公里内的人口70多万”“3公里内的人口不足10万”,我很好奇,便询问是什么软件这么快捷方便,姜总解释说是付费的专业软件“边界猎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打着伞在项目现场看了一圈,又在周围产业园区看了看,发现这是一个以电子、环保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姜总对介绍人提出,后续要看看上海的农产品冷链中心现有情况,再判断是否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下一步在和当地政府谈合作前,我们企业先做好企业该做的事,政府做好政府的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第一次当“乙方”的故事

回程的汽车上,我和姜总交流关于我们区一些闲置资产的情况,姜总他很看好青岛的发展,如果有项目他们很感兴趣,企业对外投资肯定要先研究项目、研究市场、研究政策等,算一算经济账,这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像你们王清宪书记讲得,“上海这个城市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说到底它是相对商业机会最大,相对交易成本最低的城市”!

上海的发展给予了上海人自豪的底气,专业、敬业、创新、实干的企业家们是上海这座魔都的脊梁,而我们作为第一批来上海专业实训的队员,转变思想、取回真经,借鉴转化上海经验去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王清宪书记要求我们扑下身子、转换角色,站在企业视角上,感受什么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感到舒服,要求我们用企业的管理思维改造自己。政府作为资源提供者,往往扮演着甲方的角色,首先关心的是企业能为当地带来什么数据、税收增量、社会影响力等等。而作为乙方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地方适不适合我企业生存和发展。我们来到上海深入企业实训,融入企业,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份子,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运用“乙方”思维。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学习“乙方”思维,就是要换位思考、研究市场、研究产业、了解企业,以“乙方”思维来理解和回应企业需求,围绕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店小二”,营造“近者悦远者来”、互利双赢的优良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