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大城市群落座!为何没有青岛领衔的山东城市群?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中国4大城市群落座!为何没有青岛领衔的山东城市群?

2006年,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提出,“城市群”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央文件里;2013年以来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来到2020年,日前一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其中将成渝双城经济圈定义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也意味着,成渝经济圈将成为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之后,中国第四大城市群。

在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中,曾要求建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等19个城市群。彼时,山东半岛的排序仅次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三大城市群,但现在青岛领衔的山东城市群,却已被成渝超越。

面对竞争激烈的城市群鏖战,青岛领衔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又该如何突围?

国家定调!第四大城市群呼之欲出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顶层设计上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格局已经呼之欲出。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后,也上升为国家战略。

事实上,早在年初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就曾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这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出现,并且彼时对西部的定位,就是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成渝地区从未像今年这样受到外界关注。

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均位于东部沿海不同,成渝双城深居西部内陆,代表中国的战略纵深,有望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围绕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两座城市在交通、公共资源、数字经济、特色农业、自由贸易等方面加大了合作力度,并着力提升成都与重庆的核心地位以及圈内其他城市的“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中,山东半岛城市群都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第四个被提及的城市群,似乎也意味着彼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更有希望成为中国第四大城市群。

但现在,中国四大城市群已经正式落座,成渝入围。

前有标兵越走越远,后有追兵越追越近,曾经有极大希望升格为“第四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此番为何无缘?

青岛领衔的山东城市群为何无缘?

都市圈时代,各大城市都在忙着“拉群组圈”,寻求抱团发展。有的城市如合肥、芜湖,积极融入长三角,着力提升与核心城市的联动效果;有的城市如江苏盐城,欲自己建群当“群主”,畅想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

复盘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包括广州、深圳、香港以及澳门,京津冀核心城市为北京。恰好囊括了北上广深四大老牌一线城市。

长三角区域GDP总量接近20万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区域内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及宁波六城已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未来将以核心城市上海为支点构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

作为核心城市的上海,GDP排名全国第一,创新能力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科技人才集聚,未来仍将聚焦总部经济、金融、科创等领域,向外疏解非核心功能。区域内的苏州,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好证明,这座被誉为“最强地级市”的城市,从各方面加强了与上海的对接,并借助区位优势吸引到了众多优质企业与外资企业落户。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深圳,受益于改革开放,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是广深两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王牌。区域内的东莞、肇庆等积极承接广深产业链,东莞GDP已接近万亿。

京津冀城市群则是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借助北京被中央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着力实现产业转移,并规划建设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实现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

最新升级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重庆二市虽并非传统一线城市,但同为国家中心城市,GDP在全国均位居前十,有足够的实力引领区域发展,且两座城市因为地理位置接近,可进一步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与互补。

上述几座城市中,除深圳外,均已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但以深圳自身的发展现状,结合经济特区释放的一系列政策利好,即使没有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自身也已具备区域龙头的实力,可以吸引优质资源的聚集。

回到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内有青岛一座GDP过万亿的城市,与济南一同被明确为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但与上述几座城市相比,综合实力仍不算突出,经济总量并不能为辐射整个区域提供足够的支撑。

首先,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青岛,在城市辐射能力方面弱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4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鲁南高铁去年11月才正式开通,这才结束了青岛与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临沂不通高铁的历史。

其次,青岛产业结构还有待转型,新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其他核心城市来说仍然偏少,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仍是青岛发展的主流,产业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也使青岛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并影响产业链向周边城市转移,从而导致城市聚集效应难以发挥。

第三,山东半岛各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竞争大于合作,各城市仍在各自为战。青岛的优势是海洋产业,烟台的优势同样是海洋产业,青岛制造业基础雄厚,潍坊、淄博等市同样也有出众的工业制造业实力,支柱产业相互重叠,造成协同效应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最后,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制约青岛发挥龙头效应。教育方面,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只有山大和海大两座“双一流”高校,而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均超过20所,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青岛的人才储备;医疗方面,北京、上海各拥有713家与349家各级各类医院,数量上远高于青岛,此次疫情的反弹证明青岛亟需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

由此可见,以青岛为双核之一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想要实现区域的升格,必然需要青岛进一步发挥自身的龙头效应,以核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山东半岛城市群如何突围?

区域协调发展,始终牵动人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很像,都属于双核驱动的城市群。

城市群中,除了要处理好核心城市和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让要素和经济流量进得来、出得去,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也要有足够的实力承载流出的资源;更核心的则是要处理好区域内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的关系。

山东意识到了此前区域内存在过多的无效竞争,目前省内明确支持山东创建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便有助于明确两座城市间的定位,从而实现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相向而行,做好协同发展这篇文章,无疑是城市群最终能否晋级的关键。

结合全国城市群分布可以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向北,有京津冀城市群,阻隔山东进一步向北辐射;向南,有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掠夺了山东对南部辐射的更广阔的腹地;向西,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阻断了山东向西扩张之路。

向东是海洋以及日韩,山东半岛城市群将拥有更庞大的腹地,为其突围提供了可能。

海洋,青岛最大的优势。

借助自贸区、上合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落地以及蓝谷、金家岭金融区等功能区的设立,青岛应加大力度发展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创新政策体系,提升营商环境。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带动区域转型发展,从而实现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突围。

而通过着力发展海洋特色产业,青岛的龙头效应将被进一步放大,不仅有助于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也将进一步深化其核心城市属性,在调配资源、与周边城市产业联动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显然要承担起更重的责任,从而带动提升整个山东半岛的国际影响力。借助各个国际客厅的先后落地,加强与日韩等国的贸易往来,增强青岛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对内,青岛也要着力增强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群核心城市的联通,进一步打造交通枢纽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备,也将有助于青岛吸引来更多的人才、工厂、科技园、大学、商业中心以及文化中心等资源。

随着深圳成为青岛全面对标的对象,通过借鉴吸取深圳40年的发展经验,青岛唯有坚定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对外开放,才能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在“双循环”格局中实现各类优质要素的聚集与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