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③:后疫情时代,青岛医疗谋策新走向!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报告时间③:后疫情时代,青岛医疗谋策新走向!

疫情逐渐散去,什么最该领跑城市?答案呼之欲出:GDP增速、人口流入、产业前景、医疗水平

疫情面前,中国所展现的行动力与执行力令世界惊叹。疫情在挑战城市医疗资源极限的同时,也让医疗实力成为焦点,城市间的医疗竞争力由此上升到一个格外重要的高度。

2020年,青岛成功应对疫情带来的连续挑战,特别是,在疫情出现反扑的情况下,青岛5天内完成超千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给全国人民吃下定心丸。此外,开建大型传染病医院、全市卫生重点项目达到20个、新增6家大学附属医院、建成18个县域医共体......2020年全年,青岛在夯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速补齐医疗短板,卫生健康工作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医疗关乎人民福祉。对于拥抱“十四五”的青岛而言,代市长赵豪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新期许,新的一年青岛将围绕“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从城市趋势、市民所需的角度出发,找到城市发展的“最优解”,打造有温度的“青春之岛”!

图片

请回答2020:青岛加速补齐医疗短板

艾默生曾言,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而人民身体健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十三五”圆满收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城镇化建设被提到全新高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人深思。以人为核心,意味着“城镇化”不再简单地等同于征地拆迁,不再过多与GDP增速挂钩,而是注入了民生福祉、市民待遇,逐渐有了更多的温度。

在1月12日上午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市长赵豪志作政府工作报告,全程68分钟中,涉及医疗的话题被反复提及,甚至在提到2021年的工作安排时,医疗被单列到一个板块中,做单独强调。

回看2020年全年,青岛在夯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速补齐医疗短板,助推卫生健康工作有序开展、质量不断向高水平迈进。

2020年,青岛成功应对疫情带来的连续挑战,特别是,在疫情出现反扑的情况下,从10月11日到10月16日,5天时间,青岛不仅完成了全市1100万市民的核酸检测,还找到了“零号病人”,并排除了社区感染传播的可能,成功将疫情对社会秩序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水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防疫”。对此,多家国内外媒体皆在报道中对青岛防疫工作表达了强烈肯定,力赞其效率与速度。

而后,随着疫情逐渐趋于稳定,夯实疫情防控成为重点。为提升救治能力,2020年青岛建立市级定点医院1家、区市级备用医院5家;新改扩建发热门诊42个,新建发热哨点181个;设置入境人员定点医院10家。目前,大型传染病医院已在青岛开工建设,占地180亩,投资15.8亿元,共设1000张床位。

针对疫情催生的医疗新兴产业,青岛新建38家“互联网+发热咨询门诊”,31家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为未来的“智能医疗”夯实基础。

2020年也是青岛优质医疗资源丰收的一年,青岛全市卫生重点项目达到20个,总投资超过26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增加床位1.61万张。在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新增6家大学附属医院。还举办了2020年世界华人医师年会,引进各级各类人才2947名,同比增长31%。

此外,在推进健康青岛建设方面,实施16 项健康青岛行动三年计划,推进胶东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在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方面,青岛建成18个县域医共体覆盖近4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0个集中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4处,创建省、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09个。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就医是除了衣食住行之外人的基本和重要需求。2020年来,青岛医疗行且益坚,在成功应对疫情带来的连续挑战之后,又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医疗实力做出诸多工作。2020年,一幅注入民生福祉,关乎人民幸福的生活画卷在青岛徐徐展开!

图片

2021年青岛两会的医疗行业新走向!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为2021年青岛医疗发展指明方向。报告中指出,将推动幸福美好家园打造率先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实现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体来看,首先被提及的关乎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围绕这一点,2021年,青岛将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二期、市八医东院区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

此外,围绕推进健康青岛建设,青岛瞄准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将建设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还将打造半小时爱心献血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一系列举措之下,不难看出,青岛正在用行动提高城市“免疫力”。

2021年,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也将成为新一年里青岛医疗发力的重点。青岛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全面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并针对疫情催生的医疗新兴产业,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互认,建成35家互联网医院。

图片

众所周知,青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健康疗养胜地,具有良好的健康产业和完备的会展设施。2020年,在青举办的医疗行业盛会不断。2021年,青岛也将延续这一良好态势,重点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中国山东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等重要会议、会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医疗如何谋势

当前,站在收官“十三五”,启航“十四五”的重要节点,迈过疫情影响的2020,青岛又将如何瞄准医疗“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

尽管目前疫情防控还在进行之中,但这场疫情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已经逐步明晰。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了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所存在的4方面不足。包括:重大疫情应急管理顶层规划设计落后;公共卫生基本设施保障落后;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信息采集、风险评估、决策指挥、应急响应等环节存在脱节;专业化应急人才培养不足,复合型救援队伍欠缺。

其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也让中国重新认识到高端医疗器械的重要性。青岛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将高端医疗制造产业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发力点,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康复大学建成后大量的应用需求。

图片

现在的青岛,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人才短缺仍是短板。从长远来讲,青岛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从中短期来说,则需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如现在大量涌现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产品,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人才瓶颈。

此外,虽然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也在逐步步入快车道。但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康养资源分布与供给质量差距巨大。有着医学背景和经历的冯唐就曾强调,在中国,有质量、有服务的医疗依然十分稀缺,即便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而发展康养产业,青岛除了区位优势外,则有省部共建的康复大学这一国家战略项目做背书。一方面补足医疗资源方面的短板,在三甲医院等医疗资源引进和建设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康复产业的应用场景,引进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

医疗关乎人民福祉。未来,青岛医疗也将从城市趋势、市民所需的角度出发,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与“打造现代化健康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