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济南的外地人都从哪来?答案来了!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济南的外地人都从哪来?答案来了!

文章来源:青城山说(ID:qingchengshanshuo)

2021年春节已经结束,不管是上班的还是做生意的,都陆陆续续返回赚钱的地方,机场、火车站等场所人流明显增多。

每当此时,不少人应该会有一个疑问:自己所在城市的外地人都来自哪里?如今,大数据给出了一切。

青岛、济南的迁入来源地

我们先来看下百度地图慧眼上的青岛、济南迁入人口来源地示意图:

这是青岛的:

这是济南的:

下表是迁入青岛来源地前20名:

下表是迁入济南来源地前20名:

遍观迁入青岛、济南的来源地,有几个特点不得不谈:

一是,迁入青岛、济南的来源地前15名都是山东省的,山东省16个城市中,除了自身外全部占全。省内15个城市在青岛的来源地中占比79.41%,在济南的来源地中占比87.1%,省外的城市占比没有一个超过1%的,这说明青岛、济南的主要“势力”没有出省,其实力只够在山东省内“窝里横”,出了山东就拿不上台面了。

二是,迁入青岛的热门来源地是潍坊、烟台、临沂、菏泽、日照,迁入济南的热门来源地是德州、泰安、菏泽、聊城、济宁,这印证了青岛在胶东经济圈、济南在省会经济圈的影响力,而鲁南经济圈则同时受胶东、省会两个经济圈的虹吸,有青岛、济南“珠玉在前”,鲁南经济圈的发展行之惟艰。

三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青岛、济南只是一个区域中心城市,除了山东省内,能够虹吸的只有山东周边的一些三四线城市。其中,北京在济南的20大迁入来源地中,应与济南的铁路枢纽有关系。

其他城市的迁入来源地

下面来看下其他城市的表现。

为了充分的对比,在全国取了18个城市,其中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也有中西部的强省会。

其中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即使再大的城市,也是就近虹吸,这是地域影响,先虹吸省内,然后虹吸周边。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迁入来源地的2-5名都是湖南、广西、江西、湖北,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迁入来源地的第2名都是安徽。长三角、珠三角这种一流城市群周围很容易形成“黑洞”,在赐予周围省市低级产业的同时,更大的发挥着对周边优势产业、人口、资金的虹吸。

二是,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外,其他城市迁入来源地在本省的占比越低,证明这个城市在全国的影响力越大、中心性越大、对全国人口的吸引力越大。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合肥、青岛、济南在本省的占比都达到70%以上,深圳、杭州、南京、苏州、宁波、东莞在本省的占比都在60%以下,谁在省内“窝里横”,谁在全国实力强,一目了然。这同时说明,近几年常住人口增长较多的深圳、杭州、宁波、东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中,深圳、杭州、宁波、东莞在全国“攻城掠地”,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在本省内搞“大哥大”,显然前者维持的时间会更加长久。

三是,南京果然是“徽京”,其迁入来源地占比中,安徽占29.49%。安徽也是其中最悲催的一个省份,同时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的第二人口迁入来源地。

每个城市的势力范围

一叶容易障目,再来看看腾讯的数据。

下图是根据腾讯大数据整理的各城市人口第一流出目的地:

这个图可以看做是各大城市的势力范围地图,其中有几个有特点的现象。

一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全国攻城掠地,势力遍布全国。

二是单中心省份省会虹吸全省,这一点上成都、武汉、西安、哈尔滨、长春等中西部、东北的省会尤其明显。

三是双中心城市的省份人口被省内双子星分割,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是其中代表。但大连、宁波、厦门相对省会沈阳、杭州、福州已然势弱,青岛、苏州、深圳与省会对战正酣。

四是弱省份、弱省会保不住自己的人口,像甘肃、广西、内蒙古、河北(相对)、安徽(相对)等省份被省外城市虹吸严重。

五是挨着一线城市可能并不是福气,河北、天津基本被北京虹吸殆尽,广西、福建、湖南受到广州、深圳的影响也比较大,上海则在长江下游四处出击。最终,很有可能在一线城市群周围形成一个贫穷圈,这种现象在北京、大湾区周边比较明显。

具体到山东省,也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青岛、济南作为山东的双子星,霸占了省内除菏泽以外城市的第一人口流出目的地,可以说是基本维持住了山东的尊严。

二是青岛、济南势力范围划分比较明显,青岛占据胶东半岛,济南占领山东西部,这也与山东省去年初推出的三大经济圈中青岛、济南的势力范围相符。

三是青岛、济南的势力没有出省,说明青岛、济南在全国的人口竞争力不是太强,这与青岛、济南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一致。

文章来源:青城山说(ID:qingchengshanshuo)

青岛、济南的外地人都从哪来?答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