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山东答案”!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盛会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山东答案”!

“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相较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资本市场的表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然对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从要素投入带来的规模扩张向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形式的转型,与30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巨变如同两个紧紧咬合的齿轮,在愈加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不断推动中国经济释放出强增长力。

在这其中,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亦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山东省境内上市公司共有229家,其中新增上市公司29家;山东全省拟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50家,已核准、已过会公司达24家,在审企业32家,辅导企业105家。

2021,山东又以超过3.5万亿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宣告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开始。

3月19日上午,随着2021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齐鲁论坛在山东青岛市成功举办,让从全国两会后资本市场新机遇,到注册制下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有了一个结合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的“山东答案”。

五方权威声音

奏响资本市场的“山东声浪”

作为全国两会之后山东首个资本论坛,国内政、学、研、企、媒五方权威专家学者齐聚青岛,展现了山东及各地市“十三五”、2020年的资本市场成绩,更为山东庞大的“IPO军团”和筹备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带去了最前沿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信息。

于山东而言,2021年的特别之处不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因为这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初见成效”之后的第一年。

“腾笼换鸟”意味着旧生产方式的革新和新生产方式的创新,资本市场陪伴山东经济度过了“阵痛”的三年,而这三年,也成为山东资本市场力量的“放大器”与“检测器”。

三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登上资本市场舞台,2019年,以烟台睿创微纳为代表的4家企业登陆科创板,覆盖了新旧动能转换“三核”——济南、青岛、烟台,更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创动力。

此后,山东储备了40多家科创板IPO重点后备资源,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企业。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刘晓表示:“山东省要充分利用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密切跟踪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动向,深入挖掘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助力科创企业‘弯道超车’,优化我省上市阵容和布局。”

山东如今超过230家的境内上市公司、超过3.5万亿元的上市公司总市值,无疑成为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中坚力量”。

迎来“十四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力、产业结构、市场层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需要在提高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加快与科技融合、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

重视资本市场在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中的驱动作用,放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高质量发展呼唤一个更具市场活力、更加法治规范的山东资本市场,也期待着更具科技创新引导力的山东“上市军团”。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葛志强表示,山东将全力推进上市公司市场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优质企业加快上市的同时,筛选优质企业进入上市资源后备库,主要包括上市规划清晰、有望5年内启动上市或者是上市潜力的企业,争取将资源库扩展到2000家。

据介绍,山东还将选取部分经济发展好、产业基础扎实、上市推进工作具有显著成效的市区,率先探索设立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此外,山东还将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的主体责任,落实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中介部门的“看门人”责任,合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山东金融力”?

现代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的基础是资本市场。

回顾“十三五”,山东省多层次、分谱次、有序次的金融体系日益完善。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山东省银行业存贷款分别达到11.56万亿元、9.7万亿元,分别较2015年末增长56.57%和64.23%。

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全国前列,至2019年末保险密度3216.31元/人,保险深度4.56%,分别较“十三五”初期提高了1350.2元和1.76个百分点。服务实体经济“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每百元贷款GDP拉动率由0.94%上升至1.22%,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分别累计增长68.69%和24.51%。

此外,山东金融系统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累计向全国及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700.2亿元,为3.13万户企业减免利息7.05亿元,政策性复工复产保险累计为2485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97亿元。

作为山东省十强产业之一,金融业也正在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青岛市为例,2020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861.8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万亿元,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去年新增金融机构59家,现在已经达到280家;新增上市公司18家、达59家。上市企业层面,青岛以44家数量居山东首位,拟上市公司筹备层面,青岛也以35家企业亦领跑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也达到7800多亿元。

迈入“十四五”,“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中国经济建立一个全面市场化、法治化的资本市场。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开放,导致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匹配,难以吸引更多海外资本,这就需要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其中法治化是基础,没有它就谈不上金融的开放,也不敢开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表示。

在他看来,通过加大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赋予金融体系更充足的市场弹性,会增强中国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让财富管理越发重视投资行为,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服务于融资主体。

于山东而言,诸多国家战略的叠加无疑是外界投资山东、选择山东的基础,但在此之外,山东更需要加快推动金融体系改革、探索更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以金融赋能开放,以开放驱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山东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山东省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年,也是持续深化全省金融体制改革、释放金融新动能的重要窗口期。

在他看来,山东银行业保险业要抓住这个窗口期,以破解金融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突破口,继续做好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增长、金融结构持续优化、金融风险有效管控“三篇文章”,不断优化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四大体系”,着力打造产业金融、智慧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生态金融“五大高地”,从而全面推动山东金融强省建设。

畅通“双循环”,投资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2021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齐鲁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主旨演讲中提到,步入“十四五”,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等关键制度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双循环”的骨架就是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完整与畅通。

“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畅通和科技创新直接相关,而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中,金融投资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赵锡军表示,要通过资本市场的改革来打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要更充分地发挥注册制的积极作用,在抓住“牛鼻子”的同时打出“组合拳”,以构建出一套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生态系统。

对企业来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当下,注册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也十分重大。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必然进入创新驱动的阶段。资本市场理应发挥好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也借势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突破口。

在他看来,注册制改革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可以获得在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的机会,有想法、有雄心的企业家将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舞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十分关注山东资本市场的发展。他表示,山东的上市公司,无论是从经营状况还是盈利状况来看,都是可圈可点的。细分领域来看,山东上市公司前十名市值的公司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马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工、生物医药、家用电器、电器机械设备、汽车、食品饮料等十大行业。

“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经济转型期,这会导致一大批的传统行业可能会被淘汰,同时会产生很多新经济的企业。”杨德龙说,“从出口带动、投资拉动到消费带动、科技拉动,经济发展的转向需要我们更关注消费行业的公司、科技行业的公司,先进制造业等等的行业,也可能会有更大的投资的机会。”

于山东而言,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中心山东区域主任裴奇认为,科创板跟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是非常契合的,因为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科创板又是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

“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的3年里,山东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要真正完成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我个人觉得需要10年时间左右,3年是初见成效,10年之后山东的经济还是会发生很大的转变。”裴奇表示。

而面临注册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山大华天软件董事长杨超英也提到,注册制以及科创板给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历史机遇,使中国的工业软件摆脱国外的控制,而这是只有资本市场才可以给带来的机会。只有借助注册制或者是资本市场,公司才可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才可能撑起国产软件的大旗。

回顾往昔,资本市场在30年间,见证着山东这座经济大省的每一次腾飞,更成为山东迈向现代化强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山东将继续以创新活水澎湃金融动能,为国家战略担当、为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