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证券交易所选择青岛?
青岛
青岛 > 凤观青岛 > 正文

第五个证券交易所选择青岛?

近日,关于我国将设立第五家证券交易所的传言甚嚣尘上,而选址则众说纷纭,各大城市均跃跃欲试。

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青岛,也是竞争者之一。势头强劲的金融业发展、日渐增长的金融中心指数,加上城市本身在营商环境、国际化程度、资金集聚度和交通通达程度等方面的提升,都给了青岛争夺第五家证券交易所的底气。

对于历史上就曾设立过证券交易所的青岛来说,此次第五家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是其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将极大提升城市在资本市场乃至世界上的地位。那么,刚刚派出党政考察团赴京走访中国证监会的青岛,在这场角逐中胜算几何?

齐鲁财研社第84期

撰文/©张慧

审校/©建成

第五个证券交易所,花落谁家?

一座城市要想真正成为金融中心,尤其是全球性的金融中心,没有什么比落户一座证券交易所更具备竞争力了。一个证券交易所带来的不单单是口碑,更意味着一系列金融资源的集聚,对于城市金融优势领域的持续扩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共有四大证券交易所,分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以及台湾证券交易所。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北京的中小企业股票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

此次第五家证券交易所将要选择的城市,金融业发达是第一要素,除此之外也要与已有证券所的城市尽量分隔开。因此,金融业强劲的广州、杭州等城市,或因为距离深交所、上交所太近而失去了原本的区位优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现有的证券交易所均集中在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北方迫切需要一家证券交易所来平衡南北发展速度,并拉动区域金融、经济等实现高质量发展。

若要从金融业的发展规模来选址,北方城市中第一选择是北京,第二选择就是青岛。对于北京而言,若要设立证券交易所,此前早有机会,但北京的首都功能已经明确,不承担证券交易中心职能,当初两家证交所未在北京设立,此次选择北京的几率也不大。

于是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便成了承担这一机遇、引领带动北方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依托于全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站在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新起点的青岛,不管是在区位、产业,还是城市功能方面,对于第五个证券交易所都有一争之力。

青岛为什么需要证券交易所?

2021年3月,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青岛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42位,连续9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名。在“有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15个金融中心”榜单中,青岛排名全球第五位,国内列上海之后,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之前。

但青岛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金融中心,并不能只看“金融中心指数”的评判,还需要补齐自身短板:培养本土券商牌照,设立期货或证券交易所。

相对而言,证券交易所千载难逢,不全面发力争取第五家证券交易所,青岛再想要得到这样的机遇或许需要等几十年了。

何况青岛在历史上就设立过证券交易所,1920年日本在青岛馆陶路设立取引所,建筑面积18276平方米,是当时亚洲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再加上青岛对资本市场的加快布局、依托于全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青岛金融业加速发展,青岛对于第五个证券交易所的争取,更加迫切。

此前的3月24日,青岛市长带队党政考察团赴京走访,其中一站便来到了中国证监会。对于这个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统一监管机构,青岛党政考察团的此次走访,显然是想要借鉴证监会监管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外,推动城市加速布局资本市场、培养本土券商牌照和金融机构总部。

而在此之余,也未尝不是想要争取第五家证券交易所的落地。

设立证交所,青岛如何发力?

网传正在考虑设立的这个新的证券交易所,目的是吸引海外上市公司回流,并提升国内股市在全球的地位。这就要求,选址城市要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并能够承担起大规模的资金集聚流通。

而从现有证券交易所落地城市的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均具有四大方面的优势:营商环境好,国际化程度高,资金集聚度高、国际交通枢纽

对于青岛而言,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将继续深耕布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实现新的突破。也就是说,这四大领域既可以作为青岛的优势,也将成为青岛未来争取证交所落地的发力点。

近年来,多重机遇加持下的青岛,国际化水平与日剧增。上合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盛会将青岛推向了世界舞台,向全球发出合作邀请;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推动青岛与世界互联互通,达成了长期且有效的交流合作。站在国家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正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将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同样是青岛近年来布局的重点。“学深圳,赶深圳”、对标学习上海等城市战略的推进,为青岛带来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精准服务、流程再造、审计提速等全面覆盖。虽与深圳等对标城市依旧有不小的差距,但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也正在青岛加速形成。

同样在对标先进中得到提升的,还有青岛的“双招双引”。2020年,青岛通过“线上签约周”活动签约项目752个,总投资7827.6亿元;通过盛会开展签约重大项目143个;通过引进63个招商平台,招引项目961个。

项目与平台的引进,也带来了资金的汇聚,2020年青岛重点项目实际到位内资1920亿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405.9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882家。同时,连续两年的全球创投风投大会,让青岛在创投风投领域异军突起,创投风投备案基金、管理规模逐渐扩大,正加快推进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建设。

至于在国家交通枢纽的建设,青岛也不枉多让。南北通联的铁路线网,日渐成型的青岛地铁,逐步扩大着青岛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再加上即将建成转场的青岛新机场,海陆空一体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即将在青岛成为现实。

但同样在这四大领域具备发展优势的城市,不只青岛一个。青岛能否成为最终的“幸运儿”,仍要持续修炼内功,等待时机的到来。

凤凰网青岛原创

本账号现已全网多平台运营,欢迎搜索“凤凰网青岛”订阅

◎ 青岛城市精英资讯第一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