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从医,初心不变——记青大附院骨科院长于腾波的医学探索之路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立志从医,初心不变——记青大附院骨科院长于腾波的医学探索之路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大医精诚》

回忆起当年选择从医的契机,青大附院骨科院长于腾波仍然记忆犹新——“我7岁时,家父因病入院,当时在青大附院的老院区治疗,也是从那时起,青大附院里老专家精湛的医术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幼时的我暗暗立下决心,将来也要学医,并成为像他们一样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生。”

一颗名为“理想”的小小种子就这样在他的心里发了芽。在大学志愿的填报上,于腾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医学专业,数年的青灯苦读使他在毕业后顺利来到了儿时梦想中的青大附院,如愿成为了一名骨科大夫。

从医三十余年,在骨科常见病、韧带疾病以及运动医学方面的诊治上,于腾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如此,在学术领域,于腾波也坚持将临床与学术相结合,以临床推动学术发展,从而将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病人。

本期齐鲁名医,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大附院,走近骨科院长于腾波,看看患者如何在他的帮助下,重新拾起自己“站立”的人生。

齐鲁名医第25期

撰文/©袁蕾

编辑/©申君毅

崴脚非小事,运动医学是未来方向

骨骼,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论是从身体健康还是从日常活动的角度考虑,我们都需要一付健康的骨骼。然而,诸如崴脚这样日常的骨骼或关节损伤,并未引起许多人的重视,长此以往,导致关节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也因此“拖”成了长久的“病根”。

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得于腾波越来越重视运动医学的发展,其中包括关节疾病、韧带疾病、韧带拉伤、韧带损伤等骨骼以及关节的相关治疗。2019年7月,青大附院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作为骨科首席专家参与其中,以加强科室建设。这一举措使青大附院在骨科部门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治疗体系,尤其是在老年人关节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上,从过去的只能进行关节置换,到现在的可以进行保膝治疗,在治疗方案上,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丰富且有利于术后恢复的选择。

于院长发现,现在的骨骼及关节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很多都是由运动损伤造成的。比如有的男生打球崴脚,认为抹点药休养几天就能恢复,这是一个对于运动医学认识不够到位的误区。对此,于腾波表示, 崴脚其实是一种韧带损伤,一味地等自己恢复,或者只涂抹一些外用药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长此以往,会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损伤,甚至演变成只要运动量稍大就会崴脚,并且会在中老年阶段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由此可见,只有在正确认识运动医学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运动,我们的骨骼和关节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对此,于腾波提出了“科学运动”的两个“个性化”。

一是根据每个人的基础心率来安排运动量。例如:某人的基础心率是80次/分钟,在运动时心率达到了120次/分钟,持续5—10分钟,这个运动量对一般人群就是非常足够的。

二是运动选择的个性化。比如:有些人在关节不是很健康的时候进行运动,就需要选择一些对于关节活动负担较小的运动,像是游泳、自行车等;有些人腰背容易受损,那么在运动的选择上就需要选择一些对于腰背负担较小的运动。

信心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谈到印象最深的一次治疗,于腾波想起了一位在许多年前曾救治过的女学生。

2000年左右,一位患有脊髓疾病的高中女生在青大附院接受相关治疗。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于腾波是这位少女的主管医生。手术结束后,于腾波一直为这位女孩“打气”——“手术非常成功,只要坚定信心,你一定可以再站起来!”

主治医师的激励给了这位还在读高一的女孩极大的信心,虽然从当时的医学水平来看,由脊髓疾病造成的瘫痪几乎是不可恢复的,就连女孩的家人对此也毫无信心。

时光荏苒,一晃到了2010年。那是一个夏日的(时间),正在巡房的于腾波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正是当年那位接受脊髓手术的少女打来的!这些年虽然救治过许许多多的病人,但是对于这位少女,于腾波的印象非常深刻。当她提着礼物走进办公室,一瞬间,惊喜如电流般穿过于的心脏!在所有人都笃定她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于腾波朴实而有力的话语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她不仅重新站了起来,更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生活得十分幸福。

这件事对于腾波的触动非常大。他因此认识到, 不仅是技术,医生的话语同样也充满着力量。作为医生,不仅要在生理上为病人拔除病痛,同时也要在心理上为病人树立信心。

当被问到“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需要什么”时,于说: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特别是骨科医生,我们有一个武器叫‘手术’,还有一个武器叫‘药物’,现在又有了第三个,也是很关键的武器,那就是‘安慰与关怀’。这种医者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于患者的关心和鼓励,也包含着与病人良好有效的沟通。患者的理解十分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实施以及术后的康复。”

学术与临床同样重要

中外医疗仍有差距

从医30余年,除了临床工作,于腾波最关心的就是国内骨科医疗在学术领域的发展。面对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支撑自己做科研的动力,于腾波从临床经验出发,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许多年轻的骨科医生认为,对外科医生来说,只需要做好手术,“开好刀”。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在看到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于腾波认为,仅仅只是“做好手术”已经远远不够了。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大师级”医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也就是说,对每一个病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

对外科手术来说,许多手术术式的创新,不仅仅来源于临床的积累,同样也来源于科研素质的培养。于腾波认为,年轻医生一定要参与到科研学术中来,打破对于科研和临床的思维定式,将临床经验与科研创新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积累学术成果来解决临床问题。

当谈到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医疗问题上的差距时,于腾波认为,最大的差距在于医生群体科研素质的培养上。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因而医生所接触到的病例也非常多,从而拥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但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界科研与临床相对脱节,导致我国很多临床经验难以转化为学术成果,一些新的学术成果也无法为临床提供更多服务。

因此,在于腾波看来,科研与学术应当成为每位在大型综合类医院工作的医生的必备素质。大型医院除各类普通疾病的诊治外,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因此,只有将临床与学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期待青大附院骨科再上一层楼

智能化是未来方向

对于青大附院骨科部门未来的发展,于腾波希望自己能够带领同仁“更上一层楼”——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专科科室。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于腾波认为:“规范化”“智能化”“微创化”是骨科等外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机器人已经作为主刀医生的辅助开始参与到外科手术当中,并展现出精确、稳定等多种优点。于腾波表示,未来青大附院还会加大在相关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和微创化水平,以此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于腾波始终坚持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严谨心细、充满责任心地面对每一位患者,用严谨的药物治疗和精湛的手术治疗为广大患者减轻病痛、改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从医三十年,初心不变,于腾波将带领科室继续为患者们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