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巨头落户青岛!剑指5年上市
青岛
青岛 > 凤观青岛 > 正文

海工巨头落户青岛!剑指5年上市

成功的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城市能级跃迁的关键所在。

深谙此道的青岛,将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作为2021年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再迎来“新贵”。

2021年3月1日,新加坡塔福海工(TUFF,以下简称“塔福海工”)中国首家子公司塔福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塔福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注册成立;日前,新区与新加坡塔福海工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并由后者投资建设塔福能源项目。

这是自2021年开年以来,新区第3个过亿美元的外资项目。

齐鲁财研社第109期

撰文/李慧颖

审校/庄建成

塔福能源落户西海岸新区

2020年8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与上海宝茂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专业招商人员作为招商投资顾问,而塔福能源项目便是该团队在青落地的首个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25亿美元,主要包括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SO(浮式储油船)制造和运营等。项目建成后,将有约60人海工船舶设计团队入驻青岛,年内将至少为青岛带来2亿美元的生产合同;预计3-5年内,塔福能源承接订单将超过20亿美金,5年内有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上市前估值将达到50—100亿美金。

塔福能源总部新加坡塔福海工集团(以下简称“塔福海工”)于德国资本市场上市,集团主要从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SO(浮式储油船)、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船)等项目的EPCIC(设计、采购、建造、安装和调试)以及大型海洋工程辅助装备制造等业务。

塔福海工拥有100多项我国尚属空白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在FPSO领域有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属于全球较为领先的海洋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有100多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集团业务覆盖亚洲、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该公司拥有FPSO等国际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竞标国际订单的能力,处于海工装备产业“U”型曲线的最顶端,且预期经济效益良好。

据悉,“TUFF中国”项目计划在青设立石油、清洁能源、风电三个版块,正式运营后5年内,将在新区打造该集团全球设计、采购、制造基地,辐射带动海工装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补齐青岛海工装备的研发设计短板,补强产品低端化、技术含量低等弱项,大幅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项目大部分零部件将实现本地采购,提高产业本地配套率,形成集海工装备设计、制造、配套、运营于一体的高附加值产业链条。

新区吸引外资“磁力”十足

自“十三五”以来,新区对外资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新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57个,2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新区投资了82个项目,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9亿美元。

来到2021年,新区顶住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压力,引资总量再创新高。1—4月,新区(不含保税港区,下同)新设外资企业58家,对比去年同期的57家同比增长1.75%,占青岛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8.13%,注册资本72.62亿美元,投资总额约73亿美元;另有5家从外地迁入新区的外资企业。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持续发力,引进正威国际集团、绿地控股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交通建设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5家,涉及新能源、资本市场服务、现代海洋、现代金融等产业。

一季度中的新区外资产业总体呈现出两个特点。

首先,新区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明显提升。

在一季度中,新区第二、第三产业项目分别实现外资到账1.9亿美元、5.1亿美元,分别占比27.1%、72.9%。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16%,占比由去年同期10%提升至20.6%。另外,通用设备制造业、零售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以及文化艺术业分别同比增长722%、139%、599%和43.4%。

进一步优化的产业结构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其次,外资来源地在新区的投资稳步发展,一季度新区外商投资主要来源于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德国和新加坡投资增长显著。

厚植营商环境创造强大发展动能

从实际数据中不难看出,在吸引外资落地这一方面,新区已俨然成为如今的“当红炸子鸡”。

外资缘何钟情于此?该问题的答案包含不同层面的诸多因素,但必然绕不开的,是新区为招商引资所创新打造的良好营商“软环境”

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外开放再扩大,到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全域落户……近年来,一个个重大开放举措的落地,使新区形成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进入2021年,新区按照自身“攻坚突破年”和全市“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进一步创新、升级打法。

3月,新区出台《关于推行“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政策即享”服务企业17条措施的意见(试行)》,实行“有需必应”诉求解决机制、“无事不扰”监管检查机制以及“政策即享”惠企服务机制,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全方位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招商引资打下牢靠基础,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6月,新区再成立中外企业联合会,以此作为政企畅通衔接的纽带,加强政企联系,促进企业间交流,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共赢。

同时,在招商方式的创新上,新区推进传统招商模式向资本招商、园区招商、平台招商、集群招商等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转变。发挥国有企业、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招商顾问等作用,优化“基金+项目”招商模式,有针对性地增强招商成效。

据悉,西海岸新区与相关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选聘首批29名招商顾问,其中10名招商顾问和10家社会化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已引进79个项目。

外资走向足以说明区域的活力与吸引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吸引外资进驻的关键手段。面对机遇挑战并存的内外环境,新区乃至青岛要保持以更加灵活的姿态面对未知,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作一项不断做强的持续性工程,并以此为基础,赋能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的能级跃迁。

凤凰网青岛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