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青岛
青岛 > 医疗 > 正文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每一名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校时,都曾宣誓过希波克拉底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健康,是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不忘的初心和牢记的使命。

无影灯下,争分夺秒,生命重现。二十年如一日,刘晓君全力以赴做好广大患者“心”的守护者,在手术台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怀揣一颗赤子仁心,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助其回归生活,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与信任。

精研医术,勇当刀尖上的舞者

心血管外科手术,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挑战最大的手术之一,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外科手术分级一共分四级,而大部分心外科手术都是四级手术,所谓十年磨一剑,心外科医生成为主刀时间会比较漫长。

刘晓君2002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2005年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外科,曾经师从国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宋云虎教授、凤玮教授及王欣教授等。2015年,刘晓君晋升副主任医师,2017年被任命为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

2006年,青岛阜外医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合作,合作的初心,一是要提高青岛以及周边地区的心血管病诊疗水平,二是通过合作教学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心血管专业队伍,为当地老百姓持续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来,刘晓君参与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3000余例,主刀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瓣膜成形及置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大血管手术等近1000例。他所在的心外科团队现共有14人,年手术量约在800-1000台,团队整体和个人手术死亡率均在1%以下,手术质量和安全性极高。

科室最大的优势在于北京阜外医院强大的技术支撑——麻醉、体外循环、介入等专业的专家常驻,且定期有心外科专家来帮助开展工作,保证技术、理念和医疗质量与北京阜外同步。在此基础上,刘晓君带领心外科团队开展微创搭桥、瓣膜成形、房颤射频、TAVR等新的技术,助力患者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进步和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刚开始做手术时,一台手术要提前在刘晓君脑子里做3-5遍,当成2台、3台去做。“别的专家做手术时我去帮忙去学习,别人休息时我去查阅最新的进展和手术方式的改进等资料;周末有空余我就去开会学习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提高的机会。

忙碌是刘晓君的工作常态,每天早上雷打不动7点到医院,周六周日也是如此,没有固定休息时间。病人多的时候,他坐诊、病例讨论、手术、查房等工作连轴转,顾不上片刻休息。接到急诊电话,无论何时二话不说就往医院赶;上台手术一站就是一整天,常常通宵达旦;为了保证重症患者术后平稳恢复,刘晓君常常在监护室守护病人,认真观察病情、悉心给予治疗,曾一连在病房里住了五天五夜。

选择高付出、高风险的外科临床方向,刘晓君从不后悔。“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医生的技术使病人完全治愈,拥有正常的生活和未来,这是仅凭药物难以达到的。”在手术台上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心脏修复好,看到病人抢救成功、身体康复,对他来说是最幸福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挑战生命禁区,使患者重获“心生”

作为心外科主刀医生,刘晓君几乎每天都处于“高压”状态,时刻准备从死神手上抢病人,时刻准备着与生命赛跑。面对患者和家属的重托,面对高风险、高难度的复杂开胸手术,刘晓君不断挑战生命禁区。

莱州15岁男孩患有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疾病(多发于30-60岁),同时还患有少见的二尖瓣Barlow’s病,心功能已降低1/3,且之前曾实施过一次胸部手术。

如果直接换瓣,手术时间可控、难度低,但年仅15岁的孩子将终身服用抗凝药物,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去医院抽血化验,心功能也无法恢复到正常,将来的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如果选择修复二尖瓣,手术时间会比较长,且修复难度很大,若不成功再换瓣,手术时间更长将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替换加胸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同期进行手术矫治二尖瓣,哪一个手术单拿出来都是一个难度系数非常高的大型手术,又是二次开胸,这几个问题合在一起,当时对我的压力真的很大。”刘晓君坦言。

压力巨大,但没有退路。刘晓君和团队反复研究病情,分析讨论手术中诸多具体细节,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麻醉和体外循环计划。“手术中遇到的情况和我们的方案基本一致,没有多余的手术步骤。”如今孩子已康复等待再次入学,未来之门再次为他敞开。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一台较复杂的心胸外科手术往往持续5—10个小时,在这期间,手术刀下的“战场”真的只在毫厘之间。

刘晓君清楚地记得2019年的大年初六,他在手术台上站了13个小时,不吃不喝,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体能上,都近乎崩溃。“我当时考虑的是,我们坚持一分钟,病人能活的机会就增加一些。”最终在团队成员的鼓励和通力合作下,用了将近16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手术。

“生命就在你手里,这种压力不做主刀永远体会不到。在手术台上所有人都听我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求助,我需要想的东西比任何人都要多。”刘晓君说道,“病人把生命托付给我,我必须全力以赴。”这一信念支持着他一路走来。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著名医生特鲁多有句名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刘晓君认为,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需要体现人性和对生命的敬畏。

他经常说起,对于一名专业的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了解患者的其他诉求,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贵州一位60岁高龄患有严重的联合瓣膜病患者,近三年全身水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无法平躺已经3个多月,被当地医院诊断为严重心衰、肾衰,被告知已没有手术机会。女儿开车带着母亲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青岛阜外医院,找刘晓君看病手术。

结合患者病情重、体质差的实际状况,刘晓君起初想将她收到内科调整,但母女俩义无反顾。“我们就是奔你来的”、“手术能做得了我们就做,做了不好了我们就认”。母女俩的执着和信任感动了刘晓君,最终将其收入心外科。

经过和团队反复研究和评估,刘晓君为患者量身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不同于之前医院将其当做肾衰用血滤、血透治疗,刘晓君首先对患者进行药物调整治疗。治疗过程分外困难,“由于患者全身浮肿,穿刺全是水,根本找不到血管,最后做了深部血管穿刺,否则用药都难。”

三个星期后,病人体内多余的水分被全部清除,体重掉了40多斤,从入院时的呼吸困难,到能平躺睡觉、下床溜达、吃饭变多,后期手术和术后恢复也都十分顺利。出院后病人感叹,“真舍不得离开青岛这个给了她二次生命的宝地”,她要和家人在青岛多住一段时间,永远记住这个美丽的城市。

刘晓君深深地感受到,病人对自己不放弃,对医生不顾一切地信任,医生竭尽全力地帮助,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刘晓君:精研医术,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秉持着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初心,刘晓君所在的青岛阜外医院从2006年建院起便与与红十字会长期合作,对贫困地区患有先心病的孩子进行定点医疗救助,累计手术量1100多台,成功率达到100%。目前,全国范围内14岁以下先心病的孩子,除极其危重、特殊的患者外,均可在青岛阜外医院获得免费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微创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通过改变手术途径,减少手术创伤,既是患者的需求,也是国际国内心血管治疗发展的大方向。

刘晓君分享,“微创,是心外科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虽然难度会更大,但是我们必须得向这个方向去做。”目前青岛阜外医院心外科团队已经完成各类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500余例,以最小的创伤,最佳的治疗效果服务于广大患者。在心外科医学发展的道路上,刘晓君带领团队倾心付出,无悔奉献,全力为百姓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