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北方资本“第三城”!青岛新增10家上市企业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剑指北方资本“第三城”!青岛新增10家上市企业

上市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衡量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截至今年7月,青岛新增10家上市企业,最快在十天内便实现4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创造了上市的“青岛速度”。同时,青岛的“上市后备军”同样表现不凡,截至目前,在证监会及交易所排队等待和在青岛证监局辅导的青岛企业达32家。

客观来说,自去年以来青岛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多,势必增强整座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但若要延续势头,着眼长远,仍需厚植发展土壤。

青岛上市企业观察第853期

剑指北方资本“第三城”!青岛新增10家上市企业

今年青岛已新增上市企业10家!

2021年已然过去大半,回看今年前7月,青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收获颇丰。

截至7月,青岛新增上市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三位,占全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四成,全市境内外上市及过会公司总数达到70家,位居全省首位。

在新增的10家上市企业中,有9家A股上市企业,1家境外上市企业。

1月11日,征和工业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平度市主板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

2月25日、26日,冠中生态、海泰新光先后在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3月3日,德固特在深交所创业板正式上市;5月26日,海程邦达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6月25日、6月30日,7月2日,每日优鲜、百洋医药、海泰科分别在纳斯达克、深交所创业板上市;7月6日,德才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创造了十天内4家企业接连上市的“青岛速度”。

7月16日,青达环保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

然而,就在青企频频亮相资本市场的同时,青岛“上市后备军”同样表现不凡。

截至目前,在证监会及交易所排队等待和在青岛证监局辅导的青岛企业达32家,3个区获批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101家青企入围山东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名单。

放眼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青岛的表现无疑是突出的,也担得起北方资本“第三城”的称号。然而,资本市场“青岛军团“崛起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破题密码?

剑指北方资本“第三城”!青岛新增10家上市企业

资本市场“青岛军团“崛起的密码

《资本赋能发展》一书中提到,一个城市上市公司的状况,直接反映城市的资本活力,更为根本地说,它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今年2月召开的青岛上市企业座谈会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要求将企业发展融入全市大局,与城市携手奋进相互成就。

而企业何以更好地融入全市大局,青岛拿出了极大的诚意:

青岛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放大效应,结合企业上市需求,出台了“真金白银”的鼓励政策。譬如,按企业上市阶段实行提前奖补,将奖励政策时间前移到券商出具尽调报告阶段,有效降低企业上市前期成本,企业上市积极性持续提高。

2021年,青岛专门出台《青岛市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其中特别把“促进资本市场壮大”作为一节,提出对拟在国内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本市企业,根据企业上市进程分阶段给予补助,累计不超过400万元。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给予12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精选层企业,实现境内主板市场转板的,参照上市补助给予累计不超过400万元一次性补助。鼓励区市对“四上”企业改制给予一次性补助。

政策扶持只是一方面,青岛还为企业提供从培育、股改、辅导、上市和上市后再融资等全链条服务支持。青岛推动上交所、深交所在青岛设立服务机构,建立与港交所、新交所、韩交所等境外交易所常态交流机制,畅通境内外资本市场对接渠道。运用券商、律所等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股改、基金、发债、挂牌、上市等全链条专业培训,做到"企业有所需,政府有所应,机构有所助"。

同时,青岛还通过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等,让企业、企业家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近。两年来,青岛举办各类企业上市相关的培训近150场次,参训企业超过12000余家次,参训人员约13500余人次。

“十四五”期间,青岛提出了围绕“提升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争取到“十四五”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那么,针对这一目标青岛又该如何发力?

剑指北方资本“第三城”!青岛新增10家上市企业

青岛:探寻资本市场向上的力量

青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频频亮相,确实可圈可点,但将眼光放至全国,会发现青岛仍然存在差距。

以宁波为例,在青岛达到50家上市企业这一门槛前,宁波上市企业数量已达到100家,是青岛的两倍。而原因便在于宁波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以及对推动企业上市的大手笔扶持力度与全流程针对性定制服务。

正如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所说,“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做大做优做强企业,全面展示宁波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

从宁波推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青岛要学会实现有求必应与无事不扰。在企业走入资本市场后,鼓励其多参与市场的竞争,并少一些政府的人为干预。针对拟上市的企业,青岛要加大扶持力度,用好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资源,为有上市意愿的企业,嫁接优质投融资渠道。

另外,上市青企中缺乏高新技术企业曾被视作青岛资本市场的遗憾之一,尽管在2019年、2020年及今年上半年新增的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了绝对比例,但如何做好扶持工作值得青岛深思,同时也可以参考无锡。

对科技型企业,无锡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对企业各成长阶段进行扶持和引导,建立“创投无锡”加大对资本市场后备军的培育力度,并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产业集群。同时,无锡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头号工程”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也在不断开花结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上市企业数量连年增加,是最好的佐证。

为使企业更好地走向资本市场,无锡近年来先后落户了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苏南基地,深交所无锡路演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无锡分中心等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并与上交所、深交所、江苏高投等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资本市场中的“朋友圈”。

总而言之,52家上市企业不应成为青岛发力资本市场的终点,而是再出发的新起点。然而,若要延续势头,则应着眼长远、定向施策,持续厚植发展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