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港产城一体化”核心区建设!市北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护航“港产城一体化”核心区建设!市北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这既 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唯有行稳,方能致远。

作为百年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原点,市北区在经过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两周年的磨砺后,各类优质要素在这里迅速聚集,以企业与企业家为代表的“城市合伙人”,为核心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创新中心核心区两周年建设全面起势的背后,是市北区锚定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而布下的一整盘“棋局”。而随着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进入一年强势崭新阶段,已正式启用的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市北区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创新力及行动力的缩影。而这种营商环境的优化,最终也将为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助力。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的创新中心核心区,已然走上了发展的新风口。

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两载

全面起势背后的营商环境之力

下好营商环境的“先手棋”,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全盘棋”。

近 年 来 ,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起势,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青岛 经济增速 在全国万亿城市中排名第四, 发展态势强劲 。 这一成 绩 的 取得, 与 青 岛市一直以来对于 营 商环境的 优化息息相关。

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其中,青岛与上海、深圳等地一同被评为 营商环境便利度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 的城市。此外,青岛还入选 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 的城市。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得益于青岛自上而下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

作为青岛主城核心区,市北区已奋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两载。两年间, 人才汇聚于此,企业不断加码,产业版图越拓越大。

2021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10.75亿元,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高于全市3.6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72.4%,位列全市第一。

优质要素资源的加速集聚,离不开创新中心核心区优渥的营商环境。 为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创新中心核心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前置化的创新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创新中心核心区相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4条、民营经济发展19条等举措。2021年启动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将系统开展15项行动,解决“六个不为”突出问题。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223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减50%,累计发布90项“一事全办”主题式服务事项,颁发300余件行业综合许可证;通过启用“政务e站”,搭建“一网多中心”特色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全区590类政务数据,打造政务服务新生态。

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 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4万户,总量达到18.9万户,民间投资增速19.2%,全市企业家政务服务环境满意指数调查列十二区市(功能区)第二位。

可以说,在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两周年全面起势的关键阶段,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北率先响应RCEP签署的利好,提出打造RCEP试验基地的发展目标,面对这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核心区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仍要持续走向纵深。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9月8日,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到市北区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要求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为主城核心区发展激发生机活力。

程德智先后到了国际邮轮港区升级改造项目、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实地调研。期间,程德智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治本之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推动与新兴产业有机融合,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让主城核心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程德智此行前往的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正是市北区在打造RCEP试验基地过程中一个重要落子。

作为国内首家聚焦RCEP领域的示范性引领性综合服务平台,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已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主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原产地证书签发、商事证明、企业出口退税等政务服务,以及法律顾问、海损理算、商事调解、境外投资等定制化服务,为RCEP落地生效再先行先试样板。

2021年7月,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入选上半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凸显出了这一项目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创新性与代表性。

自启用以来,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的各项业务有序开展,有力支撑起了这一对外开放新平台的建设。

截至9月3日,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海关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窗口签发纸质原产地证书7198份,发放空白原产地证书7595份;税务出口退税窗口受理退税申报1944笔;行政审批窗口办理网上业务1676件;国际人才综合服务窗口现场接待企业22家,办理网上审核业务2325笔。

这一系列的数据,代表了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更是RCEP试验基地向一年强势目标奋勇前进的缩影。

对于RCEP试验基地这样一个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而言,实际上也是青岛面向世界的一扇窗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对于形成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形成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就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营商环境必然优越。如今,创新中心核心区已将优化营商环境写进了发展的基因中,驰而不息。

护航港产城一体化

锚定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

事实上,市北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年积累下的璀璨绽放。

2020年6月5日,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主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小组工作调度会议。

会上明确,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北区的“一号改革工程”,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以改革精神全面提升市北区营商环境,向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迈进”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联动,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青岛市标定的“项目落地年”,也是市北区的“作风建设年”。在全市推进项目落地、市北区深化作风建设的当下,我们也看到了创新中心核心区自上而下对于营商环境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关键的人”的多次表态与走访调研,亦体现在了各个部门紧锣密鼓的行动之中。

在青岛中央商务区,通过牵头协调9个部门,现场办公服务,为拿地的项目开发单位专题研究后期审批手续事宜,让审批业务从“坐家里等”变为“主动出击”。同样,作为市北区商务楼宇聚集地,重点发力楼宇经济的中央商务区内云集了众多的企业,为此,中央商务区也建立了重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深入了解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已有青岛海智深蓝科技公司、海尔少海汇在内的数十家公司,在青岛中央商务区注册落户,在项目落地年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

众所周知,行政审批的效率与营商环境的打造息息相关。为此,市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深化流程再造,提升行政审批效能;通过服务端口前移,打造政务服务“一网多中心”,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同时,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广“一码通城”、实现“异地通办”,提升政务服务国际化水平,便捷群众业务办理。下一步,创新中心核心区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将通过加快电子证照应用推广、推进“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以及推行“政银合作”服务模式等优化营商环境。

商务诚信度事关企业的发展潜力与社会消费信心,也是营造辖区一流营商环境的发力点和着力点。

为此,市北区紧盯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以台东三路、登州路、营口路为重点,创新推出“统一海鲜加工价”三项制度,从根源上破解了欺客宰客、屡查屡犯的监管难题,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助力辖区企业提高商务诚信度,提振社会消费信心。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放心示范街22条,登州路啤酒街消费纠纷同比下降70%,营口路啤酒屋原来每年旅游旺季消费纠纷20余起,现已实现“零投诉”,营口路啤酒屋消费整治工作经验被市政府政务信息《每日要情》刊发。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为契机,积极打造“企业吹哨、税务报到”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忧纾困。自启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以来,市北区着力细化企业吹哨事项,及时完善接哨举措,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对“企业吹哨”6大类服务事项清单,进行了动态管理,坚持送政策上门、近距离指导、面对面帮扶、手把手解决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还是要落在“人”的身上。 为此,市北区人社局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主线,按照“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典型引路、坚持群众评价”的工作原则,结合省、市、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相关要求,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提升人社效率、人社速度、人社服务。

而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市北区人社局也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好用活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才引智金字招牌,撬动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力量助推人才集聚。提升产业园、博创园、博创总部平台以及专家工作站等载体的发展能级,促进人才资源配置效能提升,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

最后, 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9月23日,市北区法治智库法学专家库正式成立,其将对提高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法治工作实效,推动法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聚焦诚信法治维护公平,市北区努力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通过行政决策法治化、行政执法透明化、行政履约规范化、行政监督柔性化、行政约束常态化,着力护航营商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北区司法局出台《关于开展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制度,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遴选5家律师事务所并优选57名骨干律师,组成市北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港治引领,法助企航”专项惠企法律服务活动。同时,区司法局主动对接行政审批部门,在区审批大厅增设惠企法律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菜单式”服务,真正实现企业“点单”、政府“买单”、限时办结,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力求工作不断档、服务跟得上,将惠企工作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市北区司法局已完成辖区1028家企业的情况梳理,实地对接、走访企业543家,接受企业咨询764件次,为企业解决疫情之下的企业复工、房租减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同履行、工资发放、社保缴费、工伤处理、税务征管等实际问题327件,发放惠企政策宣传材料2560余份,真正实现惠企法律服务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覆盖,让惠企法律服务陪伴辖区企业做大做强。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

随着市北区锚定打造中国北方最优营商环境城区的目标定位,优化营商环境的纵深发展,以及持续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行动的不断推进,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并最终凝聚成高质量建设“港产城一体化”核心区的强劲动能。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建设两载的创新中心核心区,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之下,已然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