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岛十区市GDP发布:胶州增速领跑全市,市北、崂山首破千亿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2021青岛十区市GDP发布:胶州增速领跑全市,市北、崂山首破千亿

2021年,青岛GDP总量提升了1735.9亿元,增量首次突破千亿。预示着十个区市的整体表现,也将不负众望。

2月14日,青岛市统计局官网发布各区市2021年“成绩单”。

总量上,西海岸新区以超过4000亿元的成绩,继续领跑;增速上,胶州市、西海岸新区以及崂山区增速均超过10%。同时,平度市和莱西市的增速,也跑赢了全市大盘。

值得一提的是,胶州市继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对市南区的反超后,又凭借11.2%的全市最高同比增速,在全年成绩上超过即墨区,晋升为“青岛第二区”。同时,随着市北区以及崂山区此番双双突破千亿,目前青岛已有七个千亿区市。

2021青岛十区市“年终考”:平度等五区市跑赢全市大盘

1月27日,青岛发布了2021年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为14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0%。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青岛增幅首次突破千亿。而在青岛交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意味着各区市的表现也将不乏亮点。

果然,2月14日青岛市统计局官网发布的2021年各区市经济运行表现,验证了这一点。

总量上看,西海岸新区以4368.53亿元的成绩,领跑全市,10.3%的同比增速在全市也能排到第二位。此外,胶州市、即墨区以及市南区经济总量均处于1400亿区间内,位列第二梯队的三者,竞争已趋于白热化。

作为青岛经济的“稳定器”,西海岸新区继续扮演全市发展龙头的角色。同时,其4000亿的成绩,也超过了全省16个地级市中的9座城市。

再从增速上看,2021年共有三个区市增速超过10%,分别是胶州市、西海岸新区以及崂山区。其中,增长最快的胶州市,同比增速达到11.2%。此外,平度市9.7%的增速以及莱西市8.4%的增速,也都跑赢了全市大盘。

尤其是平度,全市生产总值已连续两年实现百亿级突破,后发优势正逐渐放大。

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13%的增幅,几乎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两倍。

2021年7月29日,平度市召开全市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平度拿出8000余万元奖励企业以及企业家,显示出了对实体经济以及企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力度,而 这已经是平度连续第二年召开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平度对于实体经济的关注,最终也反映在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的优异表现。同时,在去年年初登陆A股的征和工业,不仅是“十四五”时期青岛A股上市企业第一股,也实现了平度资本市场“零的突破”。

2021年是青岛市标定的“项目落地年”,坚持“项目为王”的平度,依托“四区八园”,加速项目招引以及落地的进程。2021年,平度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2.2%,高居全市第二。

而在做好项目落地工作的同时,平度也十分注重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此前,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组织开展了2021年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其中,平度市人民政府报送的“‘无感审批’智慧模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就在平度’智慧小程序解锁人才聚平的‘金钥匙’”,均入选2021年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平度市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与平度表现相得益彰的是莱西。 其延续了去年前三季度迅猛的增长势头,在年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13.5%的固投增速,领跑全市。 而随着“双莱”一体化深入推进,在胶东经济圈内身处重要位置的莱西,有望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莱西而言,发展最重要的依仗是纷至沓来的大项目,发力高端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华人运通,就是其中的代表。

2月6日,莱西市委书记周科,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刘瑛在市行政办公中心会见了华人运通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一行。期间,周科表示希望通过华人运通的落户,带动上下游企业到莱西落户。同时他也承诺,市委、市政府将为华人运通集团在莱西投资、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力促项目早日落地。

像华人运通这样的龙头项目,正是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的重要支撑。

在青岛定调2022年聚焦有效需求牵引的大背景下,平度和莱西的强势崛起,无疑为拉开“大青岛”的城市框架,增添了筹码。

而与外围区市强劲增长势头相辅相成的,则是主城区发展的持续回暖。尤其是市北区和崂山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均实现了重要突破。

市北、崂山首破千亿,主城区发展势头强劲

2021年,市北区与崂山区经济总量双双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由此,青岛已有七个区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

如何形容青岛区市的发展水平?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2021年GDP排在青岛前一位的宁波,同样有10个区县(市),其中六个突破千亿。虽然数量上比青岛少了一个,但其有三个突破2000亿的区县(市),另外三个也在1200亿元之上。

七个区市突破千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青岛“内外兼修”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新晋“千亿俱乐部”成员市北区和崂山区,均在主城区范围内。而观照这两个区可以发现,他们走出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先看市北。 市北的起势,证明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抢抓发展风口的重要性。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而在RCEP刚刚签署后不久,市北区便抢抓机遇,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核心,在全市率先布局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

借由RCEP试验基地这一发展机遇,市北区在加快推动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力发展“四新”经济上,也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这一点,通过2021年10.6%的固投同比增速可以佐证。

充分发挥先发优势的市北区,实现了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青岛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RCEP商务商事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和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等多个示范引领项目落地。

尤其是从原有的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升级而来的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原产地证书签发、涉外审批等政务服务,以及法律顾问、海损理算、商事调解等定制化服务,并通过搭建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贸易全流程数字化驱动,为全省外贸企业服务。

此外,为放大自身优势,市北区还在近期出台了《市北区促进航运贸易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着力服务中日航线运营平台、泛外贸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及青岛国际航运保险运营服务中心等三大平台,进而促进优质要素的互动耦合。

而与市北区同时晋升“千亿城区”的崂山区,则体现出了用好国家战略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年,对于崂山区而言绝对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因为其不仅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在更具备“含金量”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崂山区更是首次突破200亿元,这一数据甚至与一些地级市接近,足以体现崂山区发展的“质”与“量”。

对崂山区而言,金融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是城区发展过程中两张耀眼的“名片”。

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崂山区更多是依靠于海尔、海信、歌尔等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超前的布局。那么,金融业则是崂山区发挥政策优势,最为真实的体现。

2014年,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由此,获得了一张“金字招牌”的崂山区,也迎来了发展金融业契机。崂山区显然没有浪费掉这样难得的机会,而是通过充分用好这一政策红利,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根据崂山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崂山区辖区内私募基金管理人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3家,10亿至100亿元以上的14家,分别占全市的75%、43.75%。

同时,海尔创投、巨峰科创等创投机构围绕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股权融资、链接上下游产业资源等方面支持,加快形成高新企业与配套企业共赢发展格局,优化提升崂山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

此外,楼宇经济也是崂山区发展的重要依仗。2021年,崂山区新增华通大厦等9座亿元楼,总数达到35座。其中,上实中心T3等7座楼宇的税收超过十亿元。

作为崂山区高质量发展楼宇经济的代表,上实中心汇聚了光大理财有限公司、陆家嘴国际信托公司等法人总部以及包括世界500强驻青机构、上市公司区域总部在内的500余家优质企业。

对于这两个主城区来说,只要能够做好存量资源的挖掘工作,未来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去年年底,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发布的《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十四五”行业规划》提到,将推动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并列出12个片区:历史城区、邮轮港区、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李沧区世博园及周边区域、楼山区域、城阳区白沙河北岸区域、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及周边区域、崂山区株洲路两侧区域以及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

其中关联到市北区的是历史城区、邮轮港区以及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而涉及到崂山区的则是株洲路两侧区域以及张村河两岸区域。

2月9日,青岛市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市委书记陆治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一同出席,足以体现城市更新之于青岛的分量。

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打造时尚活力的历史街区,推动邮轮港区启动区建设全面起势。而在会前,与会领导还观摩了崂山区张村河南岸片区集中整治拆除情况。

寸土寸金的主城区,如果能做好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工作,在导入更多优质产业要素的同时,也将有助于延续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

增速领跑全市,胶州晋升“青岛第二区”

不出所料,去年前三季度增速最为迅猛的胶州市,以11.2%的同比增速,再次领跑全市。而 更值得一提的是,继前三季度在总量上实现对市南区的反超后,胶州市又在年底超过了即墨区,实现一年两个位次的晋升。

胶州的崛起,一方面赶上了上合示范区、青岛新机场转场等重大机遇,但事在人为,更重要的还是胶州自己的不懈努力。

此前,胶州收到一封来自海尔集团的感谢信。这封近600字的感谢信里,海尔集团表达了对胶州营造的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办事更顺心、经营更放心、扎根更安心的感谢。

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以海尔集团的名义发出感谢信,且收信方是一个区市,这种现象并不多见,同样也能说明企业对于在胶州发展的满意程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精细化治理同样也是胶州的一个闪光点。2021年12月13日-14日,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观摩会在青岛举办,现场观摩了胶州的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在城市更新成为青岛“十四五”期间重点攻关课题的大背景下,将观摩地选在胶州,自然能说明其成绩。

事实上,对于被赋予“支撑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的胶州,还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用好上合示范区这一国之重任,再结合新机场不断释放的利好,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2月7日,履新胶州市委书记不久的张新竹以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于冬泉便带队拜访上合示范区,研究推进胶州市与上合示范区工作对接。党政“一把手”带队,足以体现胶州对于上合示范区的重视。

而张新竹在座谈会上也明确表示,胶州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示范区建设,这次到上合示范区拜访也是带头到上合“领任务”,看看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胶州将建立专班与上合示范区定期对接,胶州将把各方面资源集聚起来,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情,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好。

进入2022年,胶州市并未沉溺于过往的成绩之中,而是迅速投入到了工作状态中,而这种实干的作为,也有望化为胶州发展的实效。

同时,随着“青岛第二区”之争日趋白热化,无疑也将进一步带动青岛整体发展不断向前。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实现内外兼修,“大青岛”才算得是上一个完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