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2月17日上午,胶州市党代会如约而至,会上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期间,在总结过去五年相关工作以及成绩的同时,也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定策。
透过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既能看到胶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也能看到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等战略机遇垂青下的“势”。而“时”与“势”的叠加,最终也将让胶州成为“支撑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真正实现“从梦想照进现实”。
凰探第921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乘势而上
锚定支撑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时至今日,科学全面分析GDP规模和增速,能够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一个直观判断。
回顾过去的2021年,是青岛区市经济格局重塑的关键年份,而胶州实现连续进位,从全市第四,上升到了全市第二。全面聚焦区域发展有效需求,坚持实践实干实绩导向,胶州跑出了青岛全市最快的GDP增速。
当然,我们审视胶州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全市的范畴内,更要把维度放到全省乃至全国,从更广的视域,复盘胶州的成绩。
报告中提到,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由2016年全省县(市)第5位、第4位,均跃居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始终位列全省县(市)第一。
比起生产总值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突出表现,实际上更能体现胶州发展的含金量。
对此,报告中也将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归功于“良好的发展成效”。而透过下面一组数据,也能印合胶州发展的高质量。
建成青岛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78家,青岛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数量是2016年底的16.7倍,青岛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是2016年底的8.6倍、8.7倍,28家企业入选隐形冠军,新增上市企业4家……一系列数字,体现了胶州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
胶州的成功并非“异军突起”,而是“厚积薄发”,前期底子打得牢了,后面成绩的取得自然是水到渠成。
而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乘势而上的胶州,也被青岛市委赋予“成为支撑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的使命与任务。这既是青岛市层面对胶州的重视,也是对胶州下一步发展的动员令。
更重要的是,报告中还提到“有信心、有条件、有基础、有底气为全省、青岛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这体现了胶州发展的格局、潜力以及自信。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与有效需求的释放息息相关。此前青岛市对外公布的300个2022年市重点建设项目中,胶州入围数量达到47个,排名全市第二。
在2月15日举行的青岛市2022年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仪式上,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也明确,胶州市将树牢“大抓项目、大抓落实”的导向,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气神,开工就要拉满弦,起步就要加速跑,坚决打好项目建设、招引、服务保障三大战役。
不可否认的是,胶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乘势而上的内在驱动。同样,也离不开国家顶层战略的外部赋能。
顺势而为
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
党代会的召开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而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时的胶州,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发展黄金期。
这些年的胶州多次迎来高光时刻,上合示范区、胶东国际机场等重大战略以及机遇相继落地。未来五年,将是胶州积极践行国家战略与机遇的关键时间段。
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使命。在当今中国更加关注联动与合作的语境下,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已成为胶州“在更高水平开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升能级”的核心要义。
对胶州而言,其最大依仗与自信心就来自于上合示范区这一“国之重任”。此番,党代会上也明确,将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
具体来看,现代化上合新区的内涵是“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
其中,“全域统筹”是指现代化上合新区是一个整体,涵盖胶州全域,既要统筹胶州和上合,又要推动陆海统筹、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统筹,搭建耦合发展平台。
胶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海河湖交汇、陆空铁联动的城市。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更是拥有25公里黄金海岸线,以面向胶州湾的广阔胸怀,协同邮轮母港、前湾港,打造环胶州湾国际合作新平台。
而透过党代会上的最新表态,实际上也能看到胶州与上合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确实,作为一个长于乘势的城市,胶州始终以积极主动的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上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开放空间。
今年2月7日,履新胶州不久的市委书记张新竹以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于冬泉,便带队拜访上合示范区,明确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情全力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
透过主要领导的顶格行动,确实也能看到胶州全力将“全域统筹”落到实处。
而“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则指向以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为引领,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品质城市示范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联动发展。
同样,“一核三区”并非彼此割裂的个体,而是辐射带动、融合互动、相互驱动的关系,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围绕着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这“一核”,报告中明确将对标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国家战略,在“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下功夫,建设极具“国际范”的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引领带动全省扩大对外开放。
可以说,胶州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奠定了基调,既体现了对其引领发展的重视,也突出了与上合示范区“同心同向”的理念。
而具体到“三区”,则分别是建设极具“现代范”的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极具“活力范”的品质城市示范区以及极具“生态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其中,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正是胶州抢抓新机场启用机遇,顺势而为的表现。
报告中明确,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加快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加快绘制临空经济招商图谱,引进头部企业,带动“腰部”、延伸“长尾”,培育形成雁阵集群,实现临空产业垂直崛起、迭代升级,为推动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提供有力支撑。
与上合相似,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同样有望成为新一轮的发展“引爆点”。
谋定而后发。为实现“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的目标,报告中也创造性地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升维思考、降维落实;必须坚持严真细实快;必须坚持安全发展。
透过这“六个必须坚持”,也能体现胶州对于有效需求的聚焦,既要高举高打,全盘系统布局谋篇,又能俯下身子,多干少说,狠抓工作落实。
时与势的叠加,以及自身的主动作为,正让胶州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极致,而这无疑也为胶州接下来的起势奠定了基调。
聚势而强
高质量发展的“胶州逻辑”
现如今,评价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总量等“硬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一个区域向前发展的内在逻辑。
迈进新征程,胶州明确将以“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开放、创新、改革不仅是胶州既有的优势,同样也是接下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真抓实干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首先来看开放。其核心依然是上合示范区。报告中也提到,要抢抓上合机遇,推动开放发展,释放现代化上合新区的蓬勃活力。
基于此,胶州也将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以及商旅文交流中心“四个中心”建设,全方位提升上合示范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而带动胶州乃至青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而在青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胶州也将做好陆海统筹文章。通过搭建海洋合作平台、精准引进海洋新兴产业、深化海洋科技创新以及加强海域生态保护等方面,助推青岛在海洋领域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胶州自身来说,做好开放这门“功课”,更需要自身采取一些针对性的举措,如探索建立招商促进委员会,搭建产业发展专班,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一业一策”专业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加快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正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胶州,用好、用活市场逻辑与资本力量,无疑是其呼应青岛对于有效需求施策的最好体现。
此外,RCEP生效等机遇,对于胶州拓宽外贸“朋友圈”同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胶州也将通过引导企业合理利用关税优惠开拓成员国市场,利用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优化供应链以及制定针对日韩德等重点国别的招引计划,引进产业层次高、带动力强的重大外资项目等方式,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再来看创新。创新是推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这一方面,临空经济无疑是“主阵地”。
报告中明确,把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以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引领,示范带动全域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设计链、创投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技术链、信息链“十链合一”,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将这项工作分解来看,分为四个方面,置于首位的是做强创新平台。承载创新职能的载体平台,是胶州面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绝佳“门户”。
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引进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推动临空产业迈向中高端;胶东地铁站TOD项目,则将布局一批基础设施配套,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胶州—高密临港临空协作区要重点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在做强优质平台的基础上,胶州同样将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作为重点工作。“四新经济”是青岛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胶州也明确将实施“四新”经济培育壮大工程,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亩均投资强度大、孵化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导三里河创业孵化器、中国科技开发院半岛国际科创基地等平台向专业化科技孵化载体转型。同时,借助海尔、中集等领军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
而随着“数字青岛”成为城市顶层推进的发展战略,胶州也提出建设数字胶州,通过搭建数字底座、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数字政府以及数字社会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全域的数字化进程。
当然,创新要素的集聚离不开人才。深知人才之于区域发展重要价值的胶州,正着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一方面把高校作为吸引人才的第一阵地,另一方面也通过建设中国(上合)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搭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真正将产才融合落到实处。
而与人才一样重要的则是资本。胶州将加快打造资本高地,完善上市培育梯队和储备制度,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同时,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以及深化普惠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等方式,全力服务区域内企业发展。
最后看改革。胶州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改革破难题、解新题,让改革为开放创新注入强大动能。
改革的核心在于激活“人”的作用,而胶州也把改革的着力点,精准指向了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社会治理体制以及农业农村四大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此前,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推进会议上曾提到,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此,胶州也提出将深化流程再造,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无感审批”“智能审批”,持续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巩固扩大“一事全办”“在线跨国登记注册”等改革成果。
同时,通过深化法治建设,建立健全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机制,有序推进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推广应用,落实重大失信案件通报机制,争创山东省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争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县。
有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各种优质要素的集聚也是水到渠成。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在开放、创新、改革之外,胶州同样也注重城市更新在激活有效需求方面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明确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通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厚植绿色生态基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全面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而这些对于城市软实力发展氛围的营造以及有效需求的释放,最终也将带来胶州综合实力的全方位提升,进而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当国家战略交汇城市梦想,我们期待着,胶州在“成为支撑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打造全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引擎,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新征程中,不负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