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活力城阳的湾区愿景!
青岛
青岛 > 凤观青岛 > 正文

五年,活力城阳的湾区愿景!

蓄势谋发展,笃行开新篇。

2月17日,城阳区党代会开启,会上区委书记吕鹏向大会作了题为《在青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担当重任 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的报告。

报告在全面总结回顾过去五年城阳各项工作的同时,也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区工作“路线图”,明确将聚焦推动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在青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担当重任。

透过报告,“承担重任、干在实处”成为关键词,预示着发展潜能巨大的城阳区,已蓄足力量、焕新再出发。

城市心观察第724期

撰文/冯亚楠

审校/张慧

锚定新坐标

湾区居“C位”

时代的闪光点,总是在区域价值出众的地方。古往今来,一座座国际大都市的崛起都离不开湾区经济的加持。而湾区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符号,发展定位与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在黄海滨的青岛,澎湃的胶州湾正是青岛城市蜕变的引擎,当青岛剑指高能量级的国际化湾区大都市之时,位于胶州湾湾底的枢纽新主城:城阳区,必然会在青岛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源:阳光城阳

2月17日,城阳区第七次党代会开幕。“在青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担当重任,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党代会报告中的关键一句,点明了城阳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城区定位。

近年来,青岛在各项国家和省级战略的加持下,城阳不断实现各产业领域的焕新升级,步入“十四五”时期,城阳更是迈入了主城区时代、后机场时代、“双铁”畅达时代。一系列重大机遇叠加,也让城阳迎来了顺势而为的黄金发展期。

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城阳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从产业基础来看,四大功能区优势突出,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四新”经济活力加快释放,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获评全国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中基协备案基金突破百只,上市企业达到12家,入选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

同时,从创新能力来看,城阳拥有青岛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拥有康复大学、中科院软件所青岛分所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

作为环湾都市区重要一极的城阳,肩负着提升发展能级、优化全市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的重任。

“活力城阳”的底蕴

目标既定,唯有实干。

围绕“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这一总目标,城阳的创新、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建设的坚实步伐,抓手在于“四区一园”,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和人文生态幸福家园

先进制造业,决定着城市实体经济的发展高度,以及产业结构的健康程度。具体来看,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城阳现代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主导产业清晰、产业生态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闭环。

此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新”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9%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以上。

客观来看,只有把“激活创新主体”作为重要着力点,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建设创新创意引领区,正是激发城阳各创新主体活力的应有之义。

深谙此道,城阳将致力于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创新金融等要素高度集聚、融合成势,创新生态全面优化。使得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实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上市公司数量“三个翻番”,分别达到2500家以上、1800家以上、30家以上。

以此为基,推进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集聚更多创新创业“新势力”,让“顶流城阳”渐入人心,令创新创业激情在城区全面迸发。

生于开放、兴于开放。开放是城阳的天赋基因,对日韩开放更是城阳的传统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意味着城阳将持续放大对日韩开放合作优势,打造中日韩人才、科技、投资、贸易、数字交易交流合作平台,辐射带动沿黄流域城市深化对日韩合作,实现实际利用日韩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当下,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至关重要,城阳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和连接点,对于建设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有着重要的区位优势。在内联外通的交通枢纽作用持续放大的同时,也将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阳互动耦合,区域城市圈“同城效应”充分显现。

将优势转化为发展内生动力,城阳已然抓住了机遇。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于一体的高端生产居住消费综合体,打造成为胶东“网红城区”,计划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突破650亿元。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报告始终。建设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将会使得城市面貌显著变化,湾区都市风范充分彰显,成为公园城市建设样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将城阳打造成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全龄友好城市”。

“活力”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如今处于胶州湾底部的城阳,借势雄厚发展积淀向目标前行,每一步也必将走得踏实、稳健。

城市更新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锚定新目标的城阳,期待在青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担当重任,以产业之力托起民生富足和城市跃级。

项目方面,城阳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用五个“环境”,即健全的法制环境、开放的政策环境、诚信的人文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全程护航项目的落户生根、开花结果。

眼下,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大幕打开,城阳区以勇当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排头兵”的姿态,聚焦为产业升级、项目落地提供空间载体,持续释放更新活力

据统计,2022年,城阳区拥有省市重点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1116.8亿元;区级重点建设项目352个,计划总投资2949.5亿元,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赛道上,全力冲刺。

伴随数字化吹起的号角,不断激起智慧的回音。在城市建设的竞争赛道上,一个确定的趋势便是城市将变得越来越智慧。

当数字城市建设浪潮涌来,城阳携带着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决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从内到外,从企业到市民,从安居到乐业,提升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向高品质之城蓬勃奋进。

报告中指出,将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建好用好智慧城市大脑。持续强化场景应用,年均建设智慧社区35个以上。加快全域视联感知平台二期等项目建设,构建“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键服务”的数字治理和民生服务体系。

回到城市建设发展本身,既要精修“面子”,更要涵养“里子”。只有件件民生实事,项项惠民举措,才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坚持教育优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以上、幼儿园25所以上;推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引进、建成三级医院6家以上;高标准建设运营青岛市中医院城阳院区,引进名中医;完善提升就业服务,每年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以上;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特殊困难老人月探访率达到100%……一系列民生硕果为城阳区城市更新工作,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创新融入城区发展血脉,让城区有格局、产业有路径、民生有温度的城阳,必将不负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