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以崭新之姿。瞻望,以求索之态。
历史上的胶州,扼北方海运咽喉,处东部陆运要冲,唐设板桥镇,宋设市舶司,“贡艘浮云、轴轳千里”的繁华景象,历数着它曾经的沧桑,亦使其跃升为长江以北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可以说,开放铸就了胶州变动不息的基因链。
传承千年开放基因,而今的胶州,国家战略、地缘优势、历史渊源等多重机遇叠加,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
在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看来,未来的胶州,要站在更高层面,在全球化坐标中寻找定位,奋力走出一条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同时,恰逢胶州进入“两会时间”,为此,张新竹表示:“2022年,我们将继续稳中求进,突出‘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这一主线,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
凰探第925期
撰文/于莹
审校/庄建成
战略赋能,一座使命之城
2021年12月9日,中欧班列(齐鲁号)上合示范区—老挝万象首班正式开行。这是上合示范区至越南河内线路后,又一条连接东南亚的新线路,进一步打通了南向陆海联运新通道。
古时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转变成如今中欧班列的悠悠笛声,在绵延不断的传承中开启新的征程。
而胶州,是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肩负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历史使命,拥有山东赋予的“做实、做好、做美、做响”的目标定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使命之城”。
而今借开放之势,谋求高质量发展之路,就需要胶州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而“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看,“全域统筹”是指现代化上合新区是一个整体,涵盖胶州全域,既要统筹胶州和上合,又要推动陆海统筹、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统筹,搭建耦合发展平台。“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即以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为引领,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品质城市示范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联动发展。
2022年2月25日,胶州市“两会”如约而至。透过2022年胶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佐证了胶州与上合国家战略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报告中提到,以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为龙头,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一核三区”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协同邮轮母港、前湾港打造环胶州湾国际合作新平台。
今年2月7日,履新胶州不久的市委书记张新竹带队拜访上合示范区,明确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情全力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透过主要领导的顶格行动,也能看到胶州全力将“全域统筹”落到实处。
凤凰网青岛专访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
众所周知,胶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海河湖交汇、陆空铁联动的城市,血脉里的开放包容延续至今,具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先发优势。
对于上合新区的未来建设蓝图,张新竹坚定地说道:“围绕‘做实、做好、做美、做响’胶州正进行全方位的谋划,下一步,上合新区的故事将非常精彩。”
产业提质,一座创新之城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离不开产业的强力支撑。若是一座城市能够抢占几个支撑产业体系的“擎天柱”,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持续发挥马太效应的优势积累。
而放眼胶州,一个航空港和一条大沽河生态产业发展轴,就如同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以临空经济撬动胶州经济的未来。张新竹提到,胶州还必须要壮大临空经济,把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以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引领,示范带动全域创新。
此番,胶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将临空经济放在2022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其中实现“提速”“提质”的第一要义便是完善产业布局,实施“南北突破”。
南部以胶东地铁站TOD为核心,加速开发空港南部商务片区,推进青岛航空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业态高端的空港商务区。北部则以空港综合保税区为核心,推动正式获批、封关运营,加快建设海尔日日顺等20个项目。
可见,与上合示范区相似,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同样有望成为新一轮的发展“引爆点”。
“加快数字化发展”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独立成篇,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数字经济也是张新竹关注的重点,他将其比喻为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动力。
早在虎年伊始,张新竹便主持召开新年首个专题会议,就数字胶州建设进行部署。同时,作为呼应,此番胶州市两会报告中也点题“数字经济”,指出要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头部企业,加速推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沃尔芯智能科技产业园等数字产业项目,打造少海汇智能家居、海尔(胶州)创新产业园等数字经济试点园区,加快发展芯片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速壮大数字产业规模。
站在新起点上,锚定新定位的胶州,若能闯出一条“便民、善政、兴业”数字新路,其将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为青岛乃至山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循范式。
改革先行,一座幸福之城
风从海上来,胶州谋开放。
“开放是在更大空间中优化配置资源,创新就是新元素和既有元素之间的重新组合,什么束缚了创新,改革就改什么。”张新竹如是说。
胶州作为胶东国际机场所在地,其城市建设水平关系着青岛城市品牌形象和整体竞争力。胶州要深刻理解“品质城市示范区”丰富内涵,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提品质、优气质、塑特质,把每个项目、每处建筑都建成标杆工程、城市地标,让城市经得起品味、耐得住细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胶州将从优化城市布局为切入点,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优化调整。同时关注城市路网的完善工作,新改建青年路等22条市政道路,实施澳门路下穿铁路桥工程。城市绿化也同样重要,胶州将整治公园绿地23处,新建林荫廊道7条,推进立体绿化15处,新改建绿地面积112万平方米,让市民出行更舒心、城市景观更美丽。
然而,胶州的改革之变,不仅体现在城市提质方面,创新改革型政府的打造让干部提神。
精气神,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意味着人们的斗志、信心和凝聚力,意味着官员整体精神面貌的革新——有了人心共振,才能继而有资源的汇聚,带动城市日新月异。
正如张新竹所言:“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谋划推进工作的思维方式,升维思考、降维落实。”直白来讲,就是引导干部队伍既要站在全局看问题,要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四化”工作法,指向落实。
“让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极具‘国际范’,让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极具‘现代范’,让品质城市示范区极具‘活力范’,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极具‘生态范’”一张关系履行国家战略走向的“胶州蓝图”轮廓,透过城市主官的描述,已然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