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用实干托起2万亿!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用实干托起2万亿!

图片

"

4月15日上午,青岛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青岛市长赵豪志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相较党代会报告擘画五年发展愿景,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更为具象化,也会对一些关键经济指标设定预期目标。

报告显示,今后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将力争迈上2万亿元台阶。而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

随着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浮出水面,胶东经济圈五座城市2022年以及未来五年的预期目标均已明确。

其中,五市2022年预期增速全部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胶东经济圈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引领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但除青岛潍坊,其余三城的两会均召开于疫情发生前。而除青岛已过万亿元,烟台与潍坊分别提出将力争在2023年以及2024年突破万亿元。

这意味着,最快三年后,山东将拥有四座GDP破万亿元的城市,其中青岛所在的胶东经济圈,将独占三席,颇有些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子,而这也对作为龙头城市的青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图片

图片来源:青岛市电视台

当下的青岛,可谓内外交困。

对外,与青岛同处GDP1.4万亿区间的宁波无锡增长势头依旧强劲、山东强省会战略实施仍然坚定不移;对内,城市制造业实力还不够强、空间布局有待优化拓展、功能品质亟需提升。还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市长赵豪志作报告时所讲,“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这就是青岛所面临的发展态势。

而随着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正式出炉,前瞻稿件提到的GDP增速、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经略海洋、区域统筹发展等内容,在报告中均作了表述。且与市党代会报告一脉相承的是,对于国家中心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大目标”,两会报告中依然只字未提,更多也还是在围绕“实干”做部署。

毋庸置疑,GDP预期增速历来都是报告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今年青岛设定的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货物进出口固稳提质。

在GDP增速预期上,青岛用的是“以上”,这传递出实现目标的信心。尤其是考虑到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青岛用“以上”,而不是“左右”,不仅是通盘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后的全局统筹,也是基于“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目标之下的自我加压。

如宁波预期增速为7%以上,无锡预期增速为6%以上,两座城市用的同样都是“以上”,对青岛而言,慢进也是退,且三座城市彼此间的差距特别小,一步慢,就可能会步步慢。

更需要关注的是,报告中明确今后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将力争迈上2万亿元台阶,而宁波几经调整后,已上调至2.2万亿元,这代表了青岛将被宁波拉开不小的距离。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青岛不能等着别人放慢脚步,还是需要保持不进则退的紧迫感。

同时,随着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浮出水面,胶东五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已出炉。其中,青岛与潍坊是本周召开的两会,其他三座城市都召开于本轮疫情发生前。

五座城市中,设定全年预期增速最高的是潍坊,达到了7.5%,大幅高于山东省的5.5%。此外,烟台、日照设定的目标均为6.5%左右,青岛、威海则为6%。

不约而同,胶东五市设定的增速目标均高于全省预期,这或许意味着胶东经济圈在山东三个经济圈中的龙头作用,将进一步放大。

此前发布的《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了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2021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实现生产总值31074.6亿元、35534.7亿元和16463.7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0%、43.2%和20.8%。

与2020年相比,胶东经济圈对山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了2个百分点,结合五市设定的2022年增速,胶东经济圈对山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作为龙头,在照顾到增速的同时,胶东经济圈还应该做好“质”的文章,真正担当起新增长极的重任。

另外,在青岛明确今后五年要力争迈上2万亿元台阶的同时,烟台和潍坊也在各自城市的两会上提出,分别要在2023年以及2024年迈入“万亿俱乐部”。

《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也曾提出,到2025年胶东经济圈常住人口达到3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目前来看,如果烟台和潍坊可以如期突破万亿,胶东经济圈也将有望提前实现4万亿元的目标。

最快三年后,山东将拥有四座GDP过万亿的城市,其中三座位于胶东经济圈,颇有些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佛山和东莞的影子。其中,青岛要对标的显然就是深圳。

同时,随着都市圈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经济圈,需要向着晋升“国家级”的目标发力,因为入列国家级城市群、都市圈,意味着会有更多政策上的倾斜,这也对青岛接下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报告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青岛要强化龙头作用,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具体行动上,2022年将出台胶东经济圈共建市际县域合作区方案,高水平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建立轨道交通装备等13个胶东经济圈产业链联盟。推进胶东半岛铁路(高铁)公交化运营,实施跨市域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举办首届胶东经济圈合作发展大会。

一方面,更加注重周边区市的“支点”作用,期望以点带面实现胶东经济圈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则明确要以交通为切入点,进一步拉近与周边城市的距离。

同时也要看到,胶东五市在产业协作与分工方面,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也将更加明确。这一点,透过报告中的建立轨道交通装备等13个胶东经济圈产业链联盟,并举办首届胶东经济圈合作发展大会,已有所体现。

而在报告中,还提到要加快潍柴动力科技研发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家来自潍坊的企业,其在2021年最后一天与青岛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明确将在青岛布局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而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研发中心,便是战略合作项目之一。

考虑到潍坊将今年的预期增速设定为7.5%,还储备了一批优质的大项目,对青岛来说,不妨加大与潍坊的互动力度,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两座城市的共赢。

图片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亟需提升自身辐射力与影响力的青岛而言,首先需要做好的,还是内功的修炼。

报告的主要工作安排中,排在首位的依然是实体经济。而作为实体经济重中之重的工业制造业,今年的主攻点是“提振”

推动实体经济提振的核心,在于项目。为此,报告中提到:

加快推进总投资4137亿元的227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滚动实施500个重点技改项目。加快虚拟现实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实现京东方物联网显示器件生产基地、融合光电显示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促进芯恩集成电路等项目达产增效。加快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奇瑞汽车生产基地整车下线。

可以看到,上述项目涉及的领域,涵盖了青岛重点发力的产业,如轨道交通、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

其中,京东方物联网显示器件生产基地是近期被频繁提及的一个项目。对于青岛而言,想要实现提振实体经济的目标,招引京东方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十分必要。因为其落地所带来的,绝不只是一个项目,还有围绕着这个项目,所聚集而来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从长远来看,龙头企业及大项目为青岛带来的,不仅有数据层面的贡献,更有对于这座城市产业体系以及产业生态的进一步重塑。

除此之外,报告还提出要“打好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硬仗”,并明确:

用好全市“产业地图”,引导区市聚焦重点产业,放大特色优势;推动功能区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专业化园区;规划建设十大千亩新兴产业园区,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加快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优化董家口经济区产业布局,集中发展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

统筹即墨龙泉、莱西姜山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显然,各区市接下来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将进一步放大自身的优势,更加聚焦“专”与“精”两大关键词。

当然,不论是强化龙头作用、推进项目落地,还是优化产业布局,最核心的内容还是要突出“实干”。

就像报告中说的: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大力培树“实干家”精神、锻造“实干家”队伍,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营造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