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委员潘晓莉:“双减”背景下应进一步为教师减负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市政协委员潘晓莉:“双减”背景下应进一步为教师减负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百年青岛恰是风华正茂,国家战略厚植青春土壤。正青春的青岛,面向2022,无惧挑战,自信昂扬,深度融入世界和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政协委员潘晓莉:“双减”背景下应进一步为教师减负

4月14日-19日,青岛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将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展望2022年城市路向何方。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超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潘晓莉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超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潘晓莉

自“双减”政策实行以来,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校外教育环境也得到了优化,“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双减”背景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更高,也需要老师们拿出更多时间与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但与此同时,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各学校纷纷响应课后服务、延时服务,教师负担在无形中增加。

国家各级部门也在有意识为教师减负,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2021年1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均为教师减负提出了要求。经过几番整顿后却“治标不治本”,教师减负难以真正奏效。

二、存在的问题

1.减负文件浮于表面,减负工作流于形式

2019年,青岛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对减轻教师“不合理工作”提出五项重点措施,显示出了青岛对教师减负工作的重视。但与我国各地大多的减负清单相同,内容大多处于并列、并行的状态,大多是严禁、规范、减少、不得等命令性的词汇,这些要求如何落实尚不明确。目前有关教师减负的文件大多未描述减负的具体方法,缺少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关注到教师负担的真正原因。

另外,山东省2021年1月已出台《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但区市还未将此文件涉及的教师减负工作纳入具体工作规划中及考核中。如果仅将教师减负停留在表面,无疑会“旧草未除新草又起”,难以落到实处。

2.教师事务工作繁多且低效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理应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教师却被大量低效的事务性工作绊住手脚。各类信息填报、情况摸排、调查问卷等非教学任务层出不穷、反复上报,也由此导致了教师工作时间长、强度高、效率低等难题,无法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及科研工作。

“教师减负应与学生减负同向而行。”教师作为“双减”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为教师做好“减法”,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研究,才能真正将学生减负落到实处。

三、意见建议

1.多方合作构建协同机制,加强源头管理

为教师减负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需要学校、家长、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多方合作构建协同机制。其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主导作用进行宏观统筹,梳理教师负担原因,加强源头管理,将各校教师减负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及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同时推进好各阶段任务的落实;专家学者、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思路和经验保障;学校主动探索和尝试各类减负措施,不给教师增加额外负担;家长与学校统一育人理念,让家庭教育回归本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障减负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试点地区+试点学校”,细化减负标准

青岛市区域面积较大,地区教育特点具有差异性,不同地区教师负担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段和各级各类学校特点,建立完善差异化、精准化的“试点地区+试点学校”机制:

一是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对应“试点区”,地区内学校自愿报名“试点学校”,以现有文件如《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为基础,制定“一区一策”或“一校一策”的教师工作减负清单,所有减负工作需列出优先级、明确责任主体。

二是定期对教师负担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完善减负清单,提高教师减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委托有研究基础、技术平台的专业机构进行监测,逐步建立教师工作负担数据库。

三是对效果显著的“试点学校”、“试点区域”进行表彰,并在此基础上对减负措施进行总结和提炼,从而推动各地区教师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3.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师减负增效

在教育信息化2.0和“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成为减轻教师负担的重要手段。在青岛,有的学校已经开始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搭建的智慧校园系统高效、开放、互联的特性切实减轻了教师负担。

利用信息化可让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学习资源由“孤岛式”向“共享式”转变;基于大数据跟踪和分析,可形成针对学生更加多元化的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准确的学情参考;信息收集、提取、应用、分析等一键式功能减少教师大量事务性、重复性工作;通过信息技术搭建题库、建立校本资源,减少纸质材料可为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教师负担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双减”工作与教师减负同步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