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主官“四不两直”调研,为何选择这里?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城市主官“四不两直”调研,为何选择这里?

当“创建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被写入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便预示着青岛对于民营企业的关注与支持,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5月11日,山东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出席。会上,李干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为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次日,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青岛市部分民营企业调研,并强调要强化产业配套,推动产业集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当青岛已经进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蕴含更大创新动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向前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凰探第960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图片来源:青岛新闻

公开报道显示,陆治原此番是以“四不两直”的形式前往部分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的。

何为“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以这种方式调研,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真实状况。

如今面对疫情的冲击,民营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通过“四不两直”的形式调研,更能发现企业的难点和痛点,方便今后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陆治原在调研期间还特别提到,要认真落实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近期,江苏、山东等经济强省以及苏州等传统经济大市,陆续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显示出了民营经济之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出席领导规格来看,山东省党政“一把手”以及政协主席悉数出席,绝对诚意满满。会上,李干杰强调,无论什么时候,高质量发展都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有任何动摇。

同时,他也明确当前要针对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变化,狠抓生产运营、市场开拓、投资带动、供应保障以及降本增效,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还邀请到了8名企业家代表,围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其中,6家为制造业企业、2家为服务业企业。

图片来源:青岛新闻

再来看陆治原此番调研的四家民营企业,分别是青岛杰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

市党代会报告中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提出要实施“沃土计划”,滚动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倍增。

四家企业中,海泰新光为科创板上市企业,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杰华生物则处于上市辅导阶段。同时,杰华生物也是青岛乃至山东首家独角兽企业。而海泰新光以及乾程科技,都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加持。

作为上市企业,海泰新光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2.19%。2022年一季报显示,企业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36.98%。

从所处行业来看,杰华生物、海泰新光以及乾程科技为制造业企业,镭测创芯则属于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但从主营业务来看,4家企业均涉足制造业,且与青岛明确的24条重点产业链,有较大的重叠度。

再从成立时间看,杰华生物、海泰新光以及乾程科技均为“00后”,经营年限在10年以上;镭测创芯则成立于2018年,公司运营超过4年。

镭测创芯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松华等科研人员发起成立,立足于中国海洋大学和中科院安光所在激光遥感及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化成果,通过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激光雷达产业化平台。2020年,企业年产值就已突破6400万元,迅速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 陆治原此番调研的四家民营企业均位于崂山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崂山区对于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代表了崂山区发展的“含金量”。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的崂山区,今年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31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列全市第二、总量排名全市第三。显然,企业已经用“脚”投票,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青岛新闻

再上升到全市的层面。调研中,陆治原提到民营企业是推动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为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他也从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实施中小企业育苗计划、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方法,基本上涵盖了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客观来说,青岛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较大。青岛是15个副省级城市中首先设置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城市,还多次邀请民营企业家召开相关的座谈会,体现出了对于民营企业的尊重和重视。

去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推广青岛、成都、常州、温州、台州、泉州、佛山、江阴等8座城市共72条典型做法。由此,青岛也成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首批创建城市,也是唯一的北方城市。

而2022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实施民营经济壮大计划,培育民营领军标杆企业100家以上,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如何做好示范?显然,不能只靠喊两句口号,更要有一些实际的行动。像此次城市“一把手”以“四不两直”形式的带队调研,就能够体现青岛对于民营经济的态度。

尤其是考虑到当前疫情对于经济发展的冲击,民营企业不像国有企业经营稳健,而此时城市主政者的调研,无疑为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证明了民营企业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从来没有被忽视。

同时,民营企业发展的水平,也将左右青岛未来的发展态势。眼下的青岛,正处于与宁波持续角力的阶段,一旦不能咬住对手,可能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再赶上。

宁波近年来的异军突起,从表面上看是实体经济与外贸的亮眼发挥,但究其深层原因可以发现,宁波“单项冠军”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而不论是“单项冠军”还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营企业都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

民营企业的涌现,除了为宁波带来切实可见的经济贡献之外,还有创新氛围的营造、人才的聚集等等可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度影响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这些,正是亟需实现争先进位目标的青岛,所渴求的优质资源。正如陆治原所说,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对接城市发展战略,扎根青岛,深耕主业,勇于创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还是那句话,只有让企业活起来,城市的发展才能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