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年打造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3年打造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6月9日下午,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瑞先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专职副书记梁述军,市财政局副局长刘文光,市委农办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绍波对《意见》进行专题解读。

青岛:3年打造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3年打造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活动,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岛理应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自此背景下,《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应运而生。

《意见》要求,在前期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基础上,通过示范片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全市遴选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坚强有力的片区,每个片区覆盖6个左右的自然村,采取青岛市和各区(市)分级分类、梯次建设、同步推进的打法,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样板”,集聚资源要素,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定了十八字目标

画图贵有点睛之笔。认真梳理这张“施工图”,我们不难发现,《意见》重在一个“实”字,从实际出发,典型引路、抓点带面,集全市之力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意见》强调示范片区建设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党建统领、农民主体。强调要坚持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二是,规划引领、系统集成。坚持“一盘棋”策划规划,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建设,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五个振兴”共同体。三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树立绿色自然生态理念,突出乡村特色,不求千村一面,不搞形象工程。把握好工作节奏,唯实唯干唯先,求好不求快、避免一刀切。四是,分类推进、各美其美。坚持分类打造、特质发展,探索不同乡村振兴路径,体现差异化、独特性,彰显乡土味、青岛韵、齐鲁风。

《意见》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6条、18字,即产业兴、组织强、环境美、治理优、要素活、生活富。在产业兴方面,要求主导的现代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良好。在组织强方面,要求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创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在环境美方面,要求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乡村风貌特色鲜明,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在治理优方面,要求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全覆盖,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在要素活方面,提出村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各类改革试点并取得明显改革成果。在生活富方面,要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倍增”,村均达到30万元以上,片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一张蓝图绘到底 将重点推进六大任务

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和目标,《意见》提出了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全面改善宜居环境、做优做强乡村产业、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升乡村善治能力、着力推进强村富民等六项重点任务。具体为:

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部署开展先期策划,在策划基础上,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产、村、人”融合发展方向,编制示范片区建设规划。区(市)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始终在规划中起主导作用,与专业的规划机构深入碰撞沟通,精心提炼示范片区的主题特色,做精、做细、做实,确保规划的高品质。

全面改善宜居环境。生态宜居是农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文件把全面整治提升片区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任务之一来抓,提出坚持片区化、标准化、景区化提升,系统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艺术设计进乡村,实施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重点开展杆线无序、残垣断壁、乱堆乱放等村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确保厕所革命全部过关,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田园。

做优做强乡村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部署统筹推进示范片区内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强村富民产业。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出要稳妥推进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探索宅基地平移、退出、收储等路径,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拓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进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

提升乡村善治能力。部署深化拓展新时代“莱西经验”,提升“一统领三融合”水平,加快平安乡村、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农村“三资”监管、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信用建设、矛盾调处等一批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

着力推进强村富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实现示范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件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中低收入农民增收。支持村庄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抱团发展,实施强企兴村、部门联村活动,增强村庄和农民增收内生动力。

制定专项奖补政策 奖补资金不搞平均分配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发布会上,刘文光表示,青岛市将研究出台市级财政奖补政策,对市级示范片区给予奖补。奖补资金不搞平均分配,根据建设效果适当拉开差距,主要用于示范片区的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投入,支持乡村集中连片建设和试点示范打造,提升全市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水平。

刘文光提到,将统筹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基金预算、中央资金与省市区(市)各级财政资金,对示范片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和倾斜支持。同时,加大对现有投入到农业农村的各类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通过政策集成、资金整合、资源集聚,统筹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

刘文光强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涉及改善宜居环境、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方方面面,资金需求量较大,仅靠财政投入难度比较大,难以全面保障。我们将积极探索符合乡村振兴项目特点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信贷担保、财政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格局,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供有力地资金保障。

在资金管理方面,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指导相关区(市)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绩效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用抓项目的方法抓资金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控和评价结果运用,有关绩效评价情况将作为市级示范片区兑现奖补的重要因素,切实提高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示范片区认定考核机制变“相马”为“赛马”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如何体现高质量两个字,这之中少不了考核和认定标准。标准越高,质量往往越高。在10个青岛市级、30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认定和考核中,有哪些硬杠杠?对此,杜绍波表示,将按照分级分类、梯次打造、同步推进的要求,在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基础上坚持公开公正、优中选优,选择资源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设施比较完善、党组织坚强有力的示范片区进行打造。

“我们在市级示范片区的认定过程中采用‘赛马’机制。”杜绍波介绍,专门组成专家组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对区市级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行现场观摩、综合评估,在建设进程中看规划、看项目、看进度、比特色、比干劲、比效果,变相马为赛马,真正把跑得快、跑得好的示范片区选出来,确定为市级示范片区,最大限度激发区市、镇街、村庄和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争着干、主动干,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的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梁述军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意见,目的是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初步的考虑来讲,将示范片区以及示范片区所在的村和镇全部纳入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的创建范围,按照区市有亮点、镇街强特色、片区树样板、村庄创示范的推进思路,通过上下联动、政策赋能、系统培育,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一批在全市领航、全省领跑、全国领先的示范点。适时评选命名一批“青岛市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发挥好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

《意见》印发后,市级层面由市委农办牵头推进;各区(市)由党委、政府牵头,镇(街道)负责具体实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任务进度。市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专项资金,对市级示范片区给予奖补。对于进入市级示范片区建设名单的,优先安排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下步我们将采取观摩、督导、通报、考核等亮晒评比形式,加大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推进力度。

从这张蓝图,我们也可以看出,青岛正举全市之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力度大、措施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以点带面抓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