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把制造业点燃,工业互联网之都蝶变
青岛
青岛 > 财经 > 正文

青岛:把制造业点燃,工业互联网之都蝶变

【文/观察者网 周远方】

2022年的全球经济,高天滚滚寒流急。

地缘冲突阴霾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危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水平水涨船高,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超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加息解决不了通货膨胀,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供应链的中断,”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一语道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是调整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的。”

言下之意,如果通胀是生产、生活物资的短缺引起的,那么解决问题还得回归“传统”的实体经济。

工业之城的经济韧性

实体经济基础越扎实的城市,在今天的大环境下,越有更强的经济韧性。

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工业之城,在联合国划分的41个工业门类中,中国是唯一41个门类齐全的国家,而青岛拥有其中39个工业门类。

经济“韧性”,曾是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一张国际名片。有海外学者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多样化对经济韧性具有正面作用,它首先表现在适应韧性的第一维度(抵御冲击),多样化有助于分散风险。以往国外的实证研究认为,多样化集聚具有自动稳定器特征,能够在剧烈的外部冲击下,钝化经济波动的影响,防止产业单一所造成的消极“锁定”,具有快速实现自我修复的能力。

这一研究曾用以解释中国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得以较快恢复,并获得进一步升级产业所必需的基础和动力。

而青岛今年第一季度交出的亮眼经济答卷,似乎是对这一研究的再次实证。

青岛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5.3%的GDP增速力压北京(4.8%)、济南(4.5%)、郑州(3.5%)、西安(2.8%)、天津(0.1%)等一众北方万亿城市。

经历了供应链不稳,投资、外贸等增长引擎不同程度降速的考验,北方城市中GDP仅次于北京和天津的“第三城”青岛,经济能够平稳开局,6.1%的规上工业增速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GDP与规上工业在开年首季实现并跑,得益于青岛近年来对制造业的回归。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工业增加值3884.0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5%,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5.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资料显示,这是2007年青岛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出现下降以来,时隔15年首次止降反升。

“青岛制造”产业集群的高质量蜕变也令人惊叹。

目前,青岛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位;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起势;汽车整车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7.2万辆;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8.3%;生产性服务业增长11.4%,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市。

4月27日,青岛召开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根据部署,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七大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十大新兴产业;以及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是青岛布局的重点产业集群。

蝶变,“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转型之路

从青岛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占比有一个明显的由降到升的变化,成为观察这座城市竞争力和韧性的鲜明指标,其背后则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高质量发展的求索与实践过程。

2008年,曾是青岛城市排名的高光时刻,彼时,青岛GDP排名紧跟杭州,位列全国第9,当时的青岛制造业与服务业占比,分别为50.8%、44.1%。

但随后的近10年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一路断崖式下降,到2018年已降为11390亿元;2020年,青岛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仅为26.4%,较2007年下降20.7个百分点。虽然同期全国制造业占比下降较为普遍,但就青岛而言,降速过快,降幅过大,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正是由于制造业的此消彼长,青岛GDP先后被宁波、无锡等城市赶超。

这期间,青岛也经历过北方老工业城市的阵痛,一方面,青岛制造业曾是全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缩影,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并存,高污染、高耗能、高危险企业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旧动能不能一关了之,转型第三产业固然“看上去很美”,可能实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跃迁,但第二产业始终是第三产业的基石,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

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行政能力的考验。

青岛的破局之策瞄准工业互联网,早在2015年,也就是“工业互联网”概念被GE首次提出后的第三年,《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就提出,力争到 2020年,培育5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0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专家指出,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的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次,它能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第三,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转型的技术、路径、平台工具,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第四,工业互联网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依托。

这一切,似乎是为青岛这座城市“量身定制”。像很多北方城市一样,错过了电子信息、消费互联网两轮风口,产业后劲不足。但多年以来,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从我国产业结构布局来讲,越往北,工业越重,东三省是重工业基地,到山东稍微轻一点,到江浙再到广东,完全是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医疗设备、医药等等,这实际上是我国整个的产业发展布局状态。在这种格局中,山东处于华东,既有北方的重工业,又有一些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从这个方面来说,山东有比较好的产业融合经验,”业内人士分析,“山东在加工工业、材料工业等方面都有积淀,如果能加上物联网芯片、传感终端等等,就可以反哺老工业的转型升级。所以山东是一个非常好的融合、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区域,我认为山东在工业数字化浪潮下有一些比较优势。”

选定工业互联网这条赛道,青岛持续奔跑。

今年4月27日,青岛市政府召开发布会,发布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又一重磅行动——《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 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工业互联网建设如同一场定力、耐力、爆发力多维比拼的铁人三项赛事,按部就班很难满足‘四新’产业的增长逻辑。”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卢阳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前几年的积累,青岛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要想长期保持领先,必须持续发力。”

近年来,青岛已经相继出台《青岛市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由“试验场”步入“深水区”。

目前,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领先性,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垂直行业平台、关键技术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等门类上,青岛目前在库培育重点项目超过100个。其中,卡奥斯荣获中国社科院“2021年度工赋强国奖”,“工赋青岛”作为青岛市唯一案例受到2021年度山东改革品牌表彰,中车四方所、特来电和橡链云等特色平台已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另外还涌现出柠檬豆和集结优选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

在工信部对全国“双跨”平台发展成效进行的评估中,海尔的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3年位居榜首、浪潮云洲跃居第六(较2020年提升2个名次)。

在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榜单中,山东同样表现不俗——全国共140家企业入选该名单,山东省有济南二机床、青岛双星等23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榜上有名,大幅领先其他省市,位居全国首位。

2020年,山东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随后出台了《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截至2021年底,青岛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家,3561家青岛企业被“工赋”,新增工业产值超过210亿元。

其中,平台赋能的青岛中德生态园从全国2万多家园区中脱颖而出,入选工信部首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园区试点示范,塑造出以平台赋能百业改造、以数据增益千企升级的“青岛样板”。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持续搅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不断扩大,人们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追问从未如此强烈。

不论是对市场主体还是资本来说,活下来,稳得住,是眼前最现实的问题。

“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而拥抱工业互联网,卡位先进制造产业链,应是企业和资本面对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选择。

产业链上的优质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是更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更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排头兵”,不仅附加值高,且处于产业链最具有话语权的环节。让它们“串珠成链”,不但能够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还能强化产业链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在这方面,作为基础设施的工业互联网,正是一份参考答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我国大中小企业均积极投身工业互联网,大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寻求系统性优化提升与核心能力打造,中小企业则借助工业互联网加快数字化能力补课和实现单点创新突破,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更为活跃广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首先,工业互联网能够促进数字科技的共享,通过共性的技术研发平台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接口,提高数字化水平;其次,工业互联网能够帮助分散化的中小微企业在平台上产生高效的合作,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整合,发挥规模效应,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性;第三,除了产业链内部,工业互联网还可以打破各个分割行业的壁垒,促进行业融合,通过各种跨界实现生产和服务的转型。

今年3月份,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式上线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发布平台,致力于为青岛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常态化提供需求征集、新品发布、产销对接等服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积发布技术合作需求信息500余条,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对接100余家次,促成合作近10项。

5月24日,青岛市实体经济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工作恳谈会暨“2022助企服务专项行动”启动会举行,发布了《青岛市实体经济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2022助企服务专项行动”方案》,通过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青岛产业链的协同作用,把更多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纳入到产业链之中,让本土订单滋养本土企业。

青岛:把制造业点燃,工业互联网之都蝶变

金融支持也必不可少。5月31日下午,青岛举办全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政策宣贯视频会议,会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市民营经济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依次进行政策宣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卞成在总结中表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稳住经济,关键要稳住工业;稳住工业,关键要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市场主体,要重点稳住具有生态主导型的47家“链主”企业和100家倍增计划企业,稳住科技创新型的核心配套企业,稳住具有鲜明特色的50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在厚植的产业沃土、完善的基础设施、适时的政策呵护支持下,青岛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热带雨林”。截至5月23日,青岛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01023户,同比增长6.2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市场主体总量排名第5位,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量为193户,排名第3位;实有注册资本83508.95亿元,同比增长6.44%;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超98%,民营企业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超95%。

体量基数之上,“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也越聚越多。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5个青岛企业;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又有13家青岛企业入围;

“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5099家,其中9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获评重点“小巨人”企业,190家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此外,青岛已培育市级隐形冠军企业148家,拥有山东省瞪羚企业143家。

成绩得来不易,民营经济发展也从来不是一片坦途。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这些出生于草根、成长于市场风浪的青岛民企,已然显现出了“咬定青山” 的韧性,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完成蜕变。

2022年6月10日—11日,第四届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即将举办。对于全球资本而言,青岛无疑是一片投资热土,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不会变,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也不会变。

在这个优质投资标的稀缺的时代,成熟投资不会“晴天送伞,雨天收伞”,风雨中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质朴智慧,扎根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升级,长期稳定的回报必然可期。

2022年6月的青岛,大地微微暖气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