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营商环境日益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综合表现,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国内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积极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青岛而言,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是其不变的追求。近年来,青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也对“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
而作为青岛的主城核心区,市北区早已乘势而上、率先布局,成为青岛积极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先锋力量。
从2020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区“一号改革工程”,到“顶格协调推进”,再到连续三年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市北区正用一系列看得见的举措与成效,激活全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青岛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市北区发布“3.0指南”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永远都是进行时。
在言必称营商环境的当下,谁能做到营商环境的“先人一步”,谁就掌握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依托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全国首家RCEP对企服务平台——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等机遇,市北区早已面向“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率先垂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蹚出了一条“市北路径”。
2022年,是市北区“作风能力提升年”,也是市北区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市北区把“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作为推动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营商环境优化等“十大专项行动”,通过推出更多利企便民举措,引导全区广大干部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
为持续优化提升市北区营商环境,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市北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于日前签发,新一年市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了更加具体细化的行动“指南”,而这,已经是市北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指南的3.0版本。
相较于2020年度《关于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的指导意见》的建体系夯基础,2021年度《市北区持续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的行动方案》的蹚深水重突破,3.0版本更加注重优化提升,致力于打造整体优化、逐步领先的营商环境,用改革创新“硬”举措,打造发展优越“软”环境。
3.0版本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从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重点领域发力,围绕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六大板块,明晰了50项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和70条具体举措。
其中,不乏市北区对标先进城市改革创新经验所得的启发,也增加了城区结合本土发展实际而推行的多项有益尝试。而每一项改革任务和制度创新的施行,都是市北区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最好见证。
同时,3.0版本的诞生,也让我们看到了市北区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阶段性成果。
正是因为市北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才有了全速推进招商引资的“市北模式”。
这一点,在2022年市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阐述:过去五年,市北区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
开启优化营商环境的“市北模式”
实际上,在优化营商环境3.0版本的《行动方案》正式签发之前,市北区已经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了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并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任务目标: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90个“一事全办”主题服务场景,建立服务专员联企制度,形成“线上+线下”双融合服务格局。
深化“一网多中心”建设,建成运行6处政务服务分中心试点,打造22处综合性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真诚对待企业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市场主体全过程公正监管,让广大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前行。
再来看《行动方案》,二者在具体改革举措上多有重合,这既是市北区重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的体现,也彰显了城区通过营商环境优化提振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心与信心。而那些重点提及的“关键词”,无疑也成为这座主城核心区达成目标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方面,《行动方案》中明确,将实施“一事全办”场景式政务服务改革,打造90个线下“一事全办”主题服务场景;推进标准化“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按照“一网多中心”的布局,指导6处政务服务分中心试点运行,大力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
在“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方面提出,实施“春雨行动”,提升融资服务水平;提升政策服务便利度、抓好惠企利民政策兑现落实,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高水平建设RCEP试验基地,做强RCEP山东省企业服务中心线上平台,更好服务全省外贸企业,全力争创RCEP山东经贸合作示范区等。
“一事全办”“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免申即享”“‘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北尚英才”“开展服务企业‘温情行动’”……一系列改革“关键词”,正伴随着各项举措渗透到市北区的每个角落,为城区发展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制度改革升级、审批流程加快、服务便利度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正在这里加速成长。
优化营商环境,市北区除了顶层设计的加持之外,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日常精细化管理之中。近年来,市北区聚焦贴心“小事”,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温情行动”。通过分层服务、精准出击、牵线搭桥等举措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积极回应企业关于用工招聘、融资发展、政策咨询等方面问题,助力辖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而开展企业服务“温情行动”,是彰显市北区对企服务精准度、专业性的最好见证,这一行动也纳入了其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中,市北区正通过为创业者、企业家办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关键小事”,彰显服务温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在市北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人才、项目发展
营商环境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关键。只有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才能确保各企业项目落得下、启动得快、发展得好。
换言之,一个区域项目落得下、启动得快、发展得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已经被资本和市场所认可。
6月6日下午,青岛国际航运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启用仪式暨青岛市区两级航运保险政策发布会成功举办。会上,青岛国际航运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启用,太平洋财险、人保财险、人寿财险等21家财险公司作为首批企业签约入驻,为市北区航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而企业对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是否青睐,关键还是要看其是否愿意在此地落户项目,以及项目开工后的建设推进效率。
5月27日,市北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暨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会上指出,市北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十大攻坚行动均在有条不紊推进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截至目前,市北区已开工或在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118个。其中,第二海底隧道、唐河路打通工程、辽阳路快速路工程等市重点工程均按计划进场施工,南京路拓宽工程征收居民协议签订率100%,劲松五路项目已启动地上附着物清点工作。
此外,市北区加快推进低效片区土地高效利用,邮轮港区已开工建设项目10个,老四方工业区已开工建设项目11个。而邮轮港区改造更新方面,山东港口集装箱部落项目已竣工,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启动区地下道路及基础设施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世界之眼、RCEP博览中心、中铁海洋金融中心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这些项目稳步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市北区上上下下定期调度、务实推进的行动。这里面既包含了各责任单位的走访调研、问诊把脉,也包含了企业服务专员的积极沟通、精准服务,更离不开招商审批人员的资源聚拢、畅通渠道……各方共同助力,分析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事项,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
而在市北区为企业、项目大开“绿色通道”的同时,人才作为创新创业、营商的主体,从未被遗忘。
2022年5月,市北区出台人才新政《关于实施“北尚英才”计划 加快建设人才创新集聚高地的意见》,深入实施“北尚英才”八大计划,通过进一步解决人才痛点难点问题、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以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诚邀海内外人才来市北区共谋发展、共创未来,为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提供人才支撑。
在《市北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全要素人才服务体系。打造人才赋能平台3.0版本,聚焦人才服务痛点堵点问题,实施高端人才培土、产业人才培育、创业精英引领、科技人才突破、行业人才支撑、市场招引提升、青年人才倍增、人才环境发展8项计划,进一步解决人才痛点难点问题、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伴随着《行动方案》3.0版本的发布,市北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已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面向未来,深入实施“北尚英才”八大计划、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温情行动”等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制度、新措施还在市北区源源不断地出现并得以落实。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主体活力的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创业的更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实干创新的大潮下,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加速来到市北、扎根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