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策一清单 青岛构建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一院一策一清单 青岛构建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防融合工作,持续推进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双促进”、“双提升”,着力构建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一院一策一清单 青岛构建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

持续性推进医防融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早在2012年,我市即在全国率先开展防治结合型医疗示范机构建设,出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规范。2017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设置、公共卫生职能进行明确。2022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构建平急结合、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体系”,为未来一个时期以医防融合为导向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紧抓改革机遇

市级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医防融合实现“双突破”

实现“人员通”。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推动市疾控中心与6家市级医疗机构开展医防融合工作试点并签订协议。根据签约医疗机构具体需求,市疾控中心向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科、内科、皮肤性病科等派驻人员,定期参与科室工作。

实现“业务通”。结合双方优势、需求和工作基础,建立“一院一策一清单”,推动业务深度融合。市疾控中心联合市市立医院推进实施青岛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出台全省首个疾控机构参与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方案。联合市口腔医院开展青岛市首次居民口腔流行病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联合市中心医院在全市4个区市180个社区实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开展重点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同时签订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医防融合合作协议,派驻公卫医师参与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尘肺病康复诊疗等工作。联合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展备孕妇女促甲状腺激素阳性病例碘营养监测和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检测;筹建市级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评估门诊,为早产、免疫缺陷、黄疸、过敏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进行评估。常态化参与市传染病医院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加强病毒载量等检测工作质控,并探索开展HIV感染高风险人群暴露前预防可行性。

实现“资源通”。依托市疾控中心成立全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实验室质控中心,与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市市立医院)实现检验报告互认,并联合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督导检查。市疾控中心与市中医医院签订微生物实验室合作协议,完善全市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开展样品采集、疑难菌鉴定等工作。积极推动艾滋病确证及病情监测能力下沉,疾控机构全程指导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建成全省首批医疗机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

深入打造样板

推动上下联动的医防融合新发展

以重点慢性病早期发现为突破口,推动关口前移。通过首诊测血压制度化、重点慢性病机会性筛查普及化等措施,加大重点慢性病“早发现”力度。2018年起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和重点癌症机会性筛查,至今已筛查45万余人次,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覆盖80%的区(市),规范化防癌体检和重点癌症机会性筛查实现区市全覆盖,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以健康教育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健康促进主阵地作用。我市于2007年起即投入专项资金,依托5家委属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涵盖慢性病预防、肿瘤防治、口腔保健、心理卫生、院前急救的健康教育基地,免费向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健康科普、健康咨询、互动体验等多维度健康教育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国家级、13个省级、25个市级健康教育基地,其中市级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已形成特色品牌,是国家首批“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并作为山东省两个典型案例之一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进行展示。

以基层医防融合为支撑,大力推进基层医防融合团队指导。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质量控制与指导中心,组建疾控、三级医院专家等市级专家库,联合开展全市基本公卫技术指导及日常评价。在5个区市组建了10支医防融合指导团队下沉基层,采取“点对点”“点对片”方式开展8轮项目指导,有力推动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水平。

原标题:坚持一院一策一清单 构建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