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青岛证监局组织举办“‘青心’北交所携手向未来——青岛辖区北交所上市工作推进会”。
会上,通报了辖区新三板市场发展情况,介绍了青岛证监局前期推动企业到北交所上市的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各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证监局也在会上表示将推动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北交所上市。
对于近年来愈加重视资本市场的青岛而言,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向北交所,不失为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一条“捷径” 。
齐鲁财研社第232期
撰文/苏桐
审校/于莹
拟上市公司34家
证监局助企提速上市
今年以来,青岛有5家企业成功过会。6月份,仅6月22日到6月30日9天的时间,青岛就先后有沃隆食品、海力威新材料、青岛青禾、以萨技术、三祥科技、雷神科技6家企业境内IPO申请获受理,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在推动六家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背后,是青岛证监局调配人员带队密集调研走访在审和拟申报企业,了解公司审核和申报进展、业务发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提醒公司夯实主业、规范运作、防范风险,最终在6月底之前集中完成6家企业辅导验收,创出了9天6家青企IPO申请获受理的“青岛速度”。
而在加大本土企业培育力度的同时,青岛也在不断引进外地上市企业,扩充青岛“上市阵容”实力。
日前,国新健康保障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经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批复,公司完成营业执照变更手续,并领取了新的营业执照,注册地由海口市文华路18号君华海逸酒店703室,变更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峨眉山路396号44栋401户。
随着国新健康迁址的完成,青岛也迎来了第60家境内上市公司。上半年,青岛企业保持了稳健快速的发展势头,拥有60家境内上市公司的成绩,让青岛稳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位。
目前,青岛有拟上市公司34家,除5家已过会企业外,还包括在证监会或交易所待审核企业11家,以及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8家。拟上市企业不断增多,也成为今年以来青岛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拟上市企业虽多达34家,但在此次青岛辖区北交所上市工作推进会中,青岛证监局仍然指出了辖区部分公司存在“挂牌积极性不够、对北交所认识不足、自身定位不准”的问题,对各公司提出了增强公众公司意识和规范运作意识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青岛证监局将继续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原则,履行督导检查的职责,深入挖掘青岛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充实企业上市后备梯队,推动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青岛产业转型升级。
7654家“专精特新”企业
激活青岛城市活力
今年已过会的5家企业都是青岛“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代表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创业创新全新态势。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65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0家,较去年增长32.7%;在工信部三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中,青岛市97家企业成功入围,44家获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青岛市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青岛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0家左右,新培育争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左右;在推动上市方面,计划到2024年底,推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辅导30家,上市冲刺5家以上。
《行动方案》的发布,也彰显了青岛在“专精特新”企业领域重点发力的决心。
7月28日,2022年青岛市民营经济系统半年工作会召开,会上通报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上半年运行情况。1月至6月,青岛市民间投资增长8%,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税收477.9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比重达60.3%。可以说,青岛市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民营经济中的优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成长性好,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础力量,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未来,青岛将持续引导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擦亮“专精特新”的名片,让优质中小企业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