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常务副主任李天传赴济南,所为何事?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高新区常务副主任李天传赴济南,所为何事?

9月2日,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李天传带队赴济南高新区考察学习,在详细了解了济南高新区发展概况、片区规划、产业布局等情况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济南高新区与青岛高新区,前者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后者亦是众多高新区中的佼佼者,两地发展各有所长。透过此次考察学习,也为下一步两地联动,共同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打开新的局面。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青岛高新

当日,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进济南高新区发展规划展厅、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汉峪金谷云鼎大厦、华熙生物、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科技创新园考察调研。

图片

图片来源:青岛高新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对考察团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济南高新区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济南高新区作为济南市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抢抓“强省会”建设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青岛高新区作为全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聚焦主责主业,经济增长势头迅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双方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交流,推动两地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图片

图片来源:青岛高新

李天传则表示,济南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在园区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果突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全省高新区发展作出了表率。青岛高新区将积极学习借鉴济南高新区先进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并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济南高新区与青岛高新区,各具优势。

从近两年发展趋势来看,济南高新区在集聚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更胜一筹,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的崛起,不仅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因新科技带来不少“无中生有”的新兴产业,创新让区域发展后劲更足。

而青岛高新区则在企业培育方面比较突出。2021年底,青岛市科技局公示拟入库的2021年首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企业名单,高新区18家企业入选,以40%的占比位列青岛第一。由此可见青岛高新区的企业质量。

在高新企业的密度上,2021年初的数据显示,青岛高新技术企业为4396家,其中高新区的数量多达326家。这些企业,为青岛高新区谋求更进一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青岛高新区还拥有多个高新企业“培育基地”。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就是典型代表。

数据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构建起了“育成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生态。截止今年3月,引进院士、泰山学者等百余位,孵化高科技初创企业300余家,培育高企64家,估值过亿元企业超20家,拟上市企业7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今年印发的《关于通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的通知》中,济南高新区首次进入前十名,从13名跃升到10名;青岛高新区位列第16名,比上一年度提升4名。

根据这一排名,对标济南高新区,青岛高新区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为此,青岛高新区拿出了迈向四大高地、重回全国高新区前十的路线图——

牢牢把握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个方向”;

实施科技创新提升、项目落地提速、产业培育提质、人才集聚提效、金融赋能提档、城市品质提能“6个攻坚行动”;

强化党建统领、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安全稳定“4个保障”。

在6个具体的攻坚行动中,“科创”高居第一位。而青岛高新区要追赶全国一流高科技园区、完成“重返前十”的目标,就必须继续做好“科创”文章。

基于此,青岛高新区产业链条的延伸与补齐成成当务之急。

目前,青岛高新区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但隶属不同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补齐链条,形成更大规模,迫在眉睫。

2022年2月,《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明确提出“提升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能级,推动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促进全流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融合互动,凝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向济南、青岛集聚,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造条件”。

显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青岛济南作为黄河下游两座重要城市,将通过更多类似联动,走向“融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