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2021年企业营业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名。
今年的榜单里,不乏青岛本土企业的身影,共有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等5家企业上榜。其中,山东省港口集团、海发集团系青岛首次上榜的新面孔。
万亿级企业扩至12家
从榜单来看,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再次名列前三,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44家,占比接近50%。有12家企业营业收入迈过万亿元门槛,中国中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人寿等4家企业成为万亿级企业新成员。
榜单显示,202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实现较高速度增长,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2.48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4.08%;资产总额为372.5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43%。
与去年相比,2022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上升13.74%至446.25亿元,成为中国企业500强自发布20年以来入围门槛绝对值提高最多的一年。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区域竞争的依托。从地域分布来看,京粤鲁三省市500强企业分布最多,入围企业数量分别为88、59、50家,浙江、江苏、上海、河北、福建、四川、湖北等地紧随其后。
从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企业入围增至256家,比上年500强增加7家,连续第二年保持增加;服务业企业为171家,其他企业为73家。其中,黑色冶金、房屋建筑、石化及炼焦、商业银行、一般有色为500强企业分布最多的行业。
青岛5家企业上榜
今年的榜单中,共有5家青岛企业上榜,分别是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
在排名方面,海尔集团以3327.37亿元年营收位列79位,与上届榜单持平。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1695.53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157位,排名较上届榜单提升14位。青建集团则以680.77亿元年营收位列331位,较上届下滑23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企业500强上榜的青岛企业中还多了两张新面孔,山东港口集团以839.83亿元年营收,位列第272位。海发集团作为本届榜单的黑马,以792亿元年营收位列第297位;营收增长率高达264.46%,跻身榜单营业收入增速前10名的第二位,仅次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那么,这家黑马企业究竟什么来头?
青岛海发集团缘何脱颖而出?
诞生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发集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市直大型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100亿元,下设10家一级子公司和4家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
2012年3月,为加快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青岛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海发集团,对青岛西海岸新区部分功能区实行市场化开发。
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是海发集团厚积薄发的一年,也是其在公众视野中频频亮相的一年。9月,融创和海发集团注册成立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影视产业投资和影视园区管理运营。
再往前1个月,海发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并购重组了南京三宝科技集团,又返程优化整合集团智慧科技板块资源,搭建自贸区商贸供应链平台,全面助力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
密集的股权并购案后,海发集团再扛“大旗”,现身澳柯玛集团混改案。同年2月4日,A股上市公司澳柯玛发布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澳柯玛控股集团转来的青岛市国资委《关于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的通知》,将青岛市国资委持有的澳柯玛控股集团100%产权无偿划转至海发集团。
彼时,海发集团已初步形成境内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布局。成功实施三宝科技、东方影都、瑞港建设等重大股权投资,控股或参股4家上市企业。发挥资本的力量促进“双招双引”,设立齐鲁前海新动能、中金资本新经济等7支基金、首期募集资金总规模200亿元以上,通过“基金+直投+产投”方式“以资招商”,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00余个。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29日,企业完成了从“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到“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更名。
“为支持海发集团改革发展,消除企业名称对企业信用评级、业务拓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经企业申请、市国资委会商西海岸新区管委研究提出实施企业更名。”在《海发集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工作情况简报》中,青岛市国资委对海发集团更名做出如上公示。
对海发集团而言,更名不仅是企业名字上的去地域化,更将有效搭建起全市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为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战略、集聚发展新兴产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回到本次榜单,一座城市有多少家中国500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所涉城市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期待青岛未来会有更多新面孔出现在榜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