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在青岛设立新公司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中国重工在青岛设立新公司

9月26日,中船青岛北海船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5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代德民。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船舶制造、船舶设计、水上运输设备零配件销售等。

船舶行业有着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在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重工又将携青岛北海船艇驶向何方?

齐鲁财研社第825期

撰文/苏桐

审校/冯亚楠

为何选择青岛?

9月25日,中国重工公告称,子公司大船集团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24日在大连市签署“大船集团搬迁建设升级”项目的两份合作协议。

公告中还提到,项目中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市政设施配套的建设投资的太平湾的开发主体,超前规划并推进太平湾高铁站建设,提前建设并完善新厂区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确保在项目投产前新厂区、园区生活区、大连主城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便捷、高效、低价的物流运输和人员通勤。

从公告中可以看出,由于船舶行业生产特点,中国重工十分注重地理位置的选择以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两点,恰好也是青岛这座港口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1年,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要加快在绿色化、智能化领域布局,巩固船舶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支持深海和极地探测等科技前沿领域攻关等。

此时青岛瞄准了我国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装备转型的行业大势,积极谋划布局中高端船舶产品及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打造国内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

海洋装备产业链是青岛重点布局的24条产业链之一,也是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作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优势特色产业,青岛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形成了西海岸新区海西湾、古镇口融合区和青岛蓝谷等三个各具产业特色的集聚区。

更重要的是,青岛已经形成了具有从船用钢板加工与配送、大型船舶主机曲轴到大型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港口及船用机械等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大型产业集群。

如此完善的船舶产业布局,让青岛船舶海工装备优势不断放大,无论是在中高端船舶产品及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还是海洋装备产业链的延伸,都将不断驶向“深蓝”。

此番中国重工超1亿元的投资,更是为青岛角逐海洋赛道,增添更多助力与信心。

图片

船舶行业将驶向何方?

船舶行业是全球充分竞争行业,新造船市场在金融危机后经历了多年持续低迷,自2021年起出现明显回暖,加之近年国际海事组织(IMO)环保公约的陆续生效,船舶工业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

然而,在新造船市场快速回暖的同时,宏观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反复等因素给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带来一定影响,造船业人工成本、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企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利润空间,我国船舶行业发展仍面临一定压力。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船厂新接订单量同比下降41.3%,材料设备、能源等价格高位运行,综合成本面临较大上涨压力,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今年8月份,中国重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49.35亿元,同比下降7.8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2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5.26亿。

另外,2022年上半年,中国重工新增订单共计327.89亿元,同比下降19.72%,其中,民船新接订单185.21亿元,同比增长2.9%。在此背景下,中国重工选择投资青岛,建设中船青岛北海船艇有限责任公司更显意义非凡。

展望下半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认为,国际航运市场将保持活跃,新造船市场仍将保持较高成交量,预计2022年全球新船成交量接近1亿载重吨。

作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船舶行业未来将遇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随着中国重工这首巨轮的驶入,青岛也有望在全球船舶产业新一轮转型升级中占据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