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六个城市”开新局 | ⑥探索现代城市治理的“青岛实践”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六个城市”开新局 | ⑥探索现代城市治理的“青岛实践”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六个城市”定位一张蓝图绘到底,其中,“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既确定着城市外在风貌,更深刻塑造着城市内在的精神气质,乃至生活其中的每个人的感受。

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现代化是应有之义。增民生福祉、筑智慧新城,青岛以创新突破锻造宜居品质,向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加速迈进。

顶层设计

勾勒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内在需要,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外部要求,城市治理都已经被摆在突出位置。城市治理不仅仅是治理技术和方略的升级换代、优化调整,而且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提出“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要求。

显然,美好的城市生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源自精心治理。良好的城市治理由多要素耦合而成,面对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一个总体目标、五个建设愿景、十项重点工程——青岛用“1+5+10”的框架体系,为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标注坐标,塑造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治理能力。

围绕《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五年规划》,青岛编制了2022—2024年《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制定了重点推进的58项行动计划。

青岛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社会文明和谐、安定有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长效机制日益完善,但不容忽视的是,仍需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一方面,城区违法建设、市容乱象等仍存在,环卫保洁、景观品质等方面还需提升,另一方面城市运行管理服务需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行业监管能力,通达民情民意。城市管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青岛需勇于突破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以科学化、智慧化建设为精细化提供支撑。

“五个建设愿景”共同构成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的“青岛方案”,其中,平安青岛是基础,法治青岛是保障,文明青岛是底蕴,美丽青岛是形象,数字青岛是引领,彼此相互联系、有机统一。

而在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的“十项重点工程”中,道路交通畅通治理、城市管理品质提升、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智慧赋能城市治理、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五项,正是针对青岛城市治理中的突出短板和关键领域重点推动提升。

品质塑形

文明风貌近悦远来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

一直以来,青岛坚持安全发展,筑牢城市安全“底板”。

2021年,全市刑事、治安立案数分别比2019年下降10.9%和16.6%,八类严重暴力案件数量下降10.7%;继获评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2年青岛又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候选城市;青岛申报的“‘1+1+N’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项目获评第六届“法治政府奖”……一项项荣誉、新举,是青岛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写照。

安全感之外,青岛也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靓丽底色、内在气质和不变情怀,连续多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青岛,如今向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发起冲击,目标维度提升意味着创城工作需要更细致、更精确。

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载体,青岛坚持精细化治理这一科学方法,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以“绣花功夫”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规范治理市容秩序,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的青岛,也将持续开展以环境卫生为主题的“七个洁净”行动,打造市容秩序示范路1000条,建设园林式居住区(单位)150个建成区,小区楼院洁净率达90%以上。而精益求精的城市管理水平,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方便。

创造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共享成果,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是重要抓手。为此,青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葺城市面貌,并从细节入手整治机动车乱停放、违法建设等现象。

颜值与品质兼顾,内外兼修吹响文明号角的青岛日有所新,城市文明程度和国际美誉度不断提升。

城市的美好,还源于城市中每个人的奋斗与创造,其背后是良好的社会治理水平支撑。

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青岛推进“法智谷”建设,推广“3+N”互联网仲裁“青岛模式”,力争实现法治区块链链盟成员单位和上链企业数据平台增长50%,多元法律服务中心入驻调解组织增长60%,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位居全省前列,营商环境综合评比进入全国同类城市五强。

在突破千万常驻人口、跻身特大城市行列之后,今年上半年青岛人才总量突破257万,稳居全省第一,新引进青年人才4.35万人,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在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建设上,青岛致力于让工作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实现“近悦远来”的宜人愿景。

以人为本

智慧赋能城市治理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的安全、幸福保驾护航。

现代化治理贵在“实”,更需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用心、用情、用足功夫,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积极回应市民高品质多元化美好生活需求,这也正是青岛的追求。

一直以来,青岛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实事、办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在70%左右,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8.7%,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54万人;十年间,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0.4%,医疗床位数年均增长6%,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4万套。

在优学、健康、安居、乐业、众扶等方面,青岛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聚焦民生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青岛还打造“青诉即办”平台,以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大城善治”。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如针对道路交通畅通治理,青岛将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标准和动态调整的价格机制,实现全市停车资源联网共享,建设120个公共停车场7.04万个泊位,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0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转型赛道成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要素。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正是打造一个更加高效、透明、平等、共享和民主的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级现代化。截至目前,青岛已实现智慧安防小区(村庄)实现全覆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政府数据开放水平2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列。

坚持改革创新这一内生动力,青岛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方向,构建“城市数据中枢”,拓展“一码通城”服务体系,推进“一网通办”,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能进化、有温度。

如在打造政务服务标杆方面,青岛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减证办、免证办、一码办、主动办,部门电子“证”“照”“卡”“码”互通融合,超过30个一码通办的应用场景即将实现。可以预见,更高水平的数字青岛建设,将为更加高效的城市现代化治理进行赋能。

行至半山不停步,中流击水再出发。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青岛让人民更加富足幸福,更有机会实现精彩人生,从而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质人民城市。